Horizons<视野
2015年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毛利率水平分析
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5—2022年中国农机市场调研回顾及投资前景战略分析报告》显示,总体来看,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利润水平逐步提高。根据《中国农机市场发展报告(2013—2014)》数据,2012年和2013年农机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分别为223.15亿元和244.16亿元;近几年,农机企业利润率基本保持稳定,2013年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利润率为6.46%。
2006—2013年我国农业机械行业利润率
1.我国农机产业政策推动行业持续发展
近年来,国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连续多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三农”问题,农业机械化进程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2004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2010年 7月 5日,国务院以国发〔2010〕22号文件正式公布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针对农机化和农机工业发展的国家级文件——《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强调了在下一阶段农机推广中“着力提升玉米机收水平”的任务。
2004年起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经过10年的发展,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0.7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237.55亿元,补贴的范围由2004年的66个县扩大到涵盖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和所有农场;补贴机具种类从9大类18小类扩大到12大类48小类,几乎包括了所有主要的粮食生产机械。同时,国家实行农机减免税长效政策,对农机制造业实行倾斜的税收政策,增值税为13%。
各项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持续实施,降低了农民购买农机的成本,调动了农民购买积极性,促进了农机在广大农村地区的普及,极大的加快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2.国家政策支持传统制造行业向现代制造业转型
一直以来,我国传统制造业存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问题突出、资源效率利用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15年,国家提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主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重点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农业机械装备十大领域。该政策的实施有利于推动农机行业由低成本同质化竞争向质量效益竞争转变,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创新的现代制造业转变,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3.农村经济运行良好,农民购买力持续上升
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收入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我国农民收入和经济增长进入良性循环阶段。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有利于农业机械销量增长,同时有利于现有农业机械的更新换代。
4.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将加大对农机产品的需求
现阶段,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幅度远大于农产品价格的温和上涨和国家的相关农业补贴增速,务农的相对经济性持续降低,进城务工效益远高于务农经济效益,因此农村劳动力加速向非农产业转移,农村存量劳动力不断减少。此外,由于农业生产季节性比较强,在播种和收获季节劳动力短缺的情况更为明显。
日益突出的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矛盾导致农业生产人工成本持续上升。以机械代替劳动力作业,将能有效应对劳动力人口结构性的转移。由于农机能够对劳动力形成有效替代,机械化的经济效益逐步凸显,使用农机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需求将愈发旺盛。因此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背景下的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是农机普及的重要内在推动力。
5.适度规模的土地集约化经营客观上将加速农业机械化
长期以来,以户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地流转受限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规模化,并不具有开展大规模机械化的现实基础;但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升和农业生产效率的严重低下使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行业,原有土地的闲置在一定程度上内生性地推动了中国农业的规模化进程。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确定了“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允许农民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上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流。
2014年2月24日,农业部印发《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 (农经发〔2014〕1号)。该意见提出,为应对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等问题,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
土地集约化经营下农业机械化成为必然趋势,一方面农业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另一方面农业机械化也增强了农业活动抵御风险的能力。因此,家庭农场、土地的集约化发展为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1.农业机械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加剧
我国政府制定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农业的投入较大,农民购置农机的积极性较高,农机行业前景巨大,近年来农机装备企业也迅速增加。尽管各类资本纷纷涌入农业机械行业,但资金的投入重点多在增加产能,而非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容易引发低价竞争。
此外,农机行业的快速发展给农机制造企业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吸引了国外同行。国际农机制造巨头纷纷采用合资或独资的形式进入了中国市场,如凯斯纽荷兰在哈尔滨建厂、克拉斯收购山东金亿、约翰迪尔在天津和佳木斯等地建厂、日本久保田在苏州建厂,外资进入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的竞争态势。
2.自主研发能力有待提高
我国农机行业发展主要采用技术引进、模仿创新的模式,主要产品和技术均依赖国外。行业中的大部分企业对知识产权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创新意识,单纯依靠仿制,产品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此外,我国农机行业高端产品的性能、质量以及研发手段与国际知名公司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在产品标准化、模块化、信息化、智能化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考虑到技术研发的周期性和积累性,国内农机企业在短期赶上国际农机生产企业有较大难度。
(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