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俊
综合实践活动是活动类课程,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和亮点。其先进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早已深入课堂前沿。要实施好这门课程,必须走校本化之路。只有因地制宜,依托本土资源,结合学校的特点和学生的需要,整合优势,才能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校在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方面作了一些探索。
一、科学规划,挖掘指定性领域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指定性领域为新课程标准中限定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要有效整合指定性领域内的各种课程资源,挖掘资源的隐性价值。
1.开发社区课程资源
我校位于新区,生活小区多达十余个,社区环境为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创造了充分的条件。这些社区资源大大丰富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为研究我市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五年级学生组成红领巾假日小队,选择学校周围新天地等8个规模小区,深入调查垃圾处理现状,统计分析后,认真研究,最终写出了调查报告,递交给了环保部门,顺利完成了既定活动任务。《清洁工的一天》《社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先后在社区顺利开展。社区资源是无比丰富的,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方面。
2.开发家庭课程资源
学校要充分挖掘家庭蕴藏的课程资源,发挥广大家长的作用。在课程实施之初,学校通过给家长致公开信、问卷等形式,让家长们知道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调查得出家长的职业资源、个人特长等,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和配合。一段时间后,学校请来五年级一名退役飞行员家长来校开展“飞翔在祖国蓝天”综合活动,了解战斗员的特殊使命。请来六年级一名在江阴远望号测量船上工作的家长,来校开展“走近远望号”活动,了解国家远洋测绘的重要性,队员的艰苦海洋生活。还请来数十名有艺术特长的家长担任部分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大大充实了社团活动的内容。
3.开发自然课程资源
我们还应该注重环境的功能,挖掘身边的自然课程资源,和学生一起走出校门,走向自然,去探索,去发现,去探究校园周边的绿色资源。路边的小草、花儿、树木等,都成了孩子们探究的对象,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们接受大自然的洗礼,领略大自然的魅力,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我校还创建校外活动基地——百蔚园,开展“走近秋天”“基地植物分类调查”“现代园艺”等综合活动,为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创造了有效的载体,其活动的深度和广度都得到了适度的延伸。
二、立足特色,开发非指定性领域校本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过程,就是各种课程资源开发整合的过程。除指定性领域外,还可以立足学校特色,开发非指定性领域校本课程。非指定性领域为学校团队活动、学科活动等。校内课程资源是指学校范围内的各种可开发和建设的课程资源。学校是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不论是学科学习,还是校园活动,都能从中挖掘出课程资源来。
1.相得益彰,整合开发学科课程资源
依托学科课程生成研究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思想和理念,学生的学习生活是精彩的,收获是巨大的。在学完课文《海伦?凯勒》后,同学们对小海伦不屈不挠的精神感动了。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以“永远的海伦”为主题的研究活动,鼓励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适度整合两者内容,使学科领域的知识寓于综合实践活动中到得延伸和提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依托学科教学生成,展现了活动的创造性。
2.搭建平台,充分开展多彩校园活动
依托校园活动生成研究主题,把校园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整合,将会大大提高活动的效益。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各班围绕艺术节活动开展“晒晒我的艺术特长”“雏鹰展翅”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开展书画比赛、手工制作比赛等。体育节,可以开展“我为学校出点子”“我是小小摄影师”等主题活动。读书节,可以开展讲故事比赛、书签制作比赛,还可以生成“我读书我快乐”等主题活动。学生在一次次实践尝试中体验、感悟,享受到了实践活动的乐趣与喜悦。另外,还可以把综合实践活动与少先队活动进行整合,开展“我身边的雷锋”“缅怀革命先烈”等活动。这些活动依托校园活动生成,使校园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相辅相成,富有成效,富有艺术性。
3.因地制宜,有效开拓校内设施资源
学校与教师是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投入创设的主体,在学生、家长、社区力量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下,挖掘学校资源,因地制宜,选择有学校自身特色的主题,有效开拓校内设施资源。我校创立的学生科技园便整合了校内各功能室,开辟了学生开展活动的新阵地。“机器人教室”“三模教室”“手工坊”能让孩子们体验动手操作的快乐,感受成功的喜悦;科学教室里,孩子们亲自实验,领略科学的奥秘,感慨科学技术的魅力;陈列室内展出了各学生社团的作品、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成果,孩子们在这里找寻记忆的痕迹,回味童年的快乐。校园一角,学校特意留了一片空地,留给师生们成立种植基地。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紧紧抓住“本土”“有效”两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校的需要,构建具地方特色的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新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出适合学情,便于操作,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才能真正提高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
【作者单位:靖江市滨江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