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莺
儿童的好奇心与生俱来,他在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通过对材料的观察操作、分析比较,了解事物的特征,发现科学规律。如果材料投放得当,就能调动幼儿参与科学游戏的兴趣,提高幼儿的操作技能,发展幼儿的探索精神。以下是我在进行班级课题“主题背景下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中,材料投放的一些做法:
一、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主题性与目的性
以幼儿的发展目标为主要依据,在科学游戏中,教师投放的材料应有明确的目的性,与所要达成的主题教育目标紧密相关。从幼儿思维特点(直觉行动思维和形象思维)出发,应该为幼儿提供可见、可闻、可触摸、可操作的材料,以便让幼儿通过游戏操作,获取直接经验。
以中班为例,在主题活动《我们身边的科学》中,我为孩子们提供了“我的好帮手——各种各样的刷子”、“会动的玩具——各类玩具”、“颜色变变变——各种颜料”、“方方圆圆——圆形、方形物品”等。在《热闹的夏天》主题活动中,我们则结合夏天的季节特征,开展一些有关水的实验,并提供相关材料,如:“沉与浮--各种比重不同的材料”“竹篮打水——丝袜、敞口杯、脸盆、绷带、胶布”、“冰块钓鱼——冰块、盐、棉线、杯子”、“不会融化的方糖--玻璃杯、砂糖、方糖、勺子”等。孩子们在丰富有趣的科学材料中,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与主题相关的经验,同时也获得了初步的科学启蒙教育。
二、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指向性与层次性
幼儿的兴趣,主要来自于材料,幼儿的发展更依赖于对材料的操作。在科学实验中,老师可以通过演示过程,激发幼儿兴趣、获得操作经验。比如在“颜色变变变”实验中,如果只是提供各种颜料,让幼儿变化色彩,幼儿就变得无从着手,随便乱变一通,最后就是一团污色。于是我准备了一些图卡,比较“红-黄”会变成什么色?让幼儿有指向性地进行调色实验,这样,体验到成功之后,幼儿对调色游戏就更有兴趣,而且能将这种实验结果进行保留。不会像之前一样,每次都是过程性加色。到孩子们对两种调色掌握后,还可以逐渐递增,进行三种、四种颜料的调色,幼儿对材料的操作兴趣就大大增加。再如玩具的拼装,老师如果只是把各种拼装材料一味放在那里,孩子们就不知道操作后的变化,一段时间内,就会对材料失去兴趣。但如果提供相应的步骤图片,幼儿就会自己照着图片进行探索式构建,有不懂的地方,加上老师的语言启发引导,幼儿在感受到一些方法、体验到自己成功之后,对游戏中有趣的变化、对材料的操作兴趣就会大大增加,我班的孩子经常会问我“老师,步骤图放哪了?”。这也让我考虑,如果在材料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提供多份步骤图,而不是一一对应,一个操作材料只提供一份步骤图。所以区域材料的投放应具有层次性,要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要求,有层次的投放。并且在幼儿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给予适时和必要的提示引导,使每个幼儿都能亲自动手、积极参加,并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使自信心得到发展。
三、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游戏性与开放性
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喜欢触摸、摆弄、操作。所以在科学活动中加入游戏元素,会让幼儿觉得有趣。如磁铁实验,我就在设计迷宫游戏的时候,加入了磁铁的元素。一般的走迷宫形式是用手指点着走,或者用笔画,立体的画是用滚珠。但是我在设计迷宫游戏时,把滚珠改成了磁性玩具。走迷宫的滚珠用一些人物图片替代,但是我在下面别了个回形针,用磁铁来引导上面的人物走迷宫,人物还可以换成动漫角色或者小动物等。这样玩起来,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并且在玩中还感受到磁铁的特性,因为一旦离开磁铁,上面的人物就停止,走不动了。好玩的材料,能激发幼儿主动去探索和学习。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通过感受材料的变化,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来体现“玩中学”的特点。
四、区域材料的投放具有多样性和操作性
多样性的游戏材料对幼儿的探索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材料多样,能促进幼儿从中去探索。例如,在集体科学活动《变长》中,我为幼儿提供了不少材料,如:橡皮筋、皱纹纸、报纸、细铁丝、橡皮泥等让幼儿利用这些材料通过“拉一拉”、“拧一拧”、“撕一撕”、“粘一粘”等方法来变长。活动后,孩子们意犹未尽还沉浸在这一内容中,于是我又拓展了材料的内容,除了课堂上提供的材料之外,我又提供了扭扭棒、积木、盒子、弹簧、夹子等,让幼儿运用多种材料发现更多的让物体变长的方法,如:“扭一扭”、“插一插”、“剪一剪”“拉一拉”、“夹一夹”。幼儿在一次次的探索过程中,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可见,提供丰富多样可以激发幼儿大胆探索和尝试,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生活中,幼儿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作为教师,就需要引导幼儿做个有心人,随时随地收集身边安全卫生的废旧物品,放置在班级中的某一个区域,成为“百宝箱”,并引导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根据需要,自由地去“百宝箱”选取所需的材料,使探索活动更加丰富和深入。如在“沉与浮”的实验中,需要各种轻与重的物品,我就引导幼儿去“百宝箱”中找一找,比如有泡沫、纸片、铁块、木块及一些空瓶等。然后放在水中,观察它的不同变化,并进行简单的记录。适宜的材料是引发幼儿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因素。此外,教师还可以用合适的方式引导他们感受操作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比如:空瓶子拧紧了盖子,放在水中是浮的。那有办法让它沉下去吗?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只要把瓶子装满水,就会沉下去了。那铁块又能不能浮在水面上呢?只要它放置在木块上,也能浮起来。通过材料与材料结合的多样性操作,帮助幼儿获得新经验,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使探索活动进一步深入。
总之,教师在投放科学区材料时要把握各年龄段幼儿的基本特点,并以此为依据,有针对性地投放对幼儿有促进作用的材料,将目标隐性地体现于材料中,适应不同水平幼儿的发展需要,使幼儿的能力获得发展,真正成为科学探索活动的主人。
【作者单位:昆山市柏庐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