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女性主义视域下《蜜蜂的秘密生活》

2015-08-10 06:52:17马燕
校园英语·中旬 2015年7期
关键词:后殖民父权制种族主义

马燕

【摘要】本论文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来解读苏·蒙克·基德的处女作小说 《蜜蜂的秘密生活》,从而揭示出小说所蕴含的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和差异基础上的新的姐妹情谊等后殖民女性主义内涵。

【关键词】后殖民女性主义 《蜜蜂的秘密生活》

小说《蜜蜂的秘密生活》作为著名非裔美籍女作家苏·蒙克·基德的处女作小说,曾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达两年之久,并且获得了2004年Book Sense年度好书奖、英国橘子奖提名、“早安美国”阅读俱乐部推荐图书奖以及其他诸多奖项。国内外研究者多从原型批评、生态女性主义等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但鲜有人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这一宏大的视野来综合性地研究本小说,因此本论文试图运用后殖民女性主义这一崭新的视角来研究小说《蜜蜂的秘密生活》中典型的后殖民女性主义内涵。

一、后殖民女性主义

整个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萌发是以黑人女性主义的兴起为先锋的。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黑人民权运动与女权运动的第二次浪潮是促进第三世界妇女觉醒的催化剂。后殖民女性主义将后殖民主义和女性主义这两种分别旨在改善处于边缘的殖民地人民和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一系列它者地位的理论结合起来,将种族、阶级、性别等因素综合性地考虑进来,全景地考虑了世界各地的妇女在差异基础上的多元发展方向。反权威、去中心的解构主义是其强大的理论武器。它避免了后殖民主义强调种族而忽略性别、阶级的局限性,同时也避免了女性主义强调性别而忽略种族、阶级的倾向。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和差异基础上新的姐妹情谊是其基本内涵。

二、后殖民女性主义基本内涵在小说《蜜蜂的秘密生活》中的体现

1.反性别主义在小说中的体现。反性别主义一直是女性主义的题中之义,但后殖民女性主义中的反性别主义并不仅仅是传统的只服务于中上层白人女性的利益,它对传统的女性主义有了一个新的定义,那就是“女性主义是一场结束性别主义压迫的斗争。”且后殖民女性主义的代表人物胡克斯指出性别主义的根源在于父权制,因此反性别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反对父权制的压迫。

小说中主人公莉莉的成长历程就是对父权制的脱离过程。从她的母亲与父亲在打架的时候失手被莉莉开枪打死,父权制的恶果已经让四岁的莉莉感觉到了恐惧,因为莉莉的父亲狄瑞是一个特别大男子主义、不尊重女性的典型的父权制的代言人。正因为如此,在他的妻子黛博拉想要脱离这种父权制控制下的婚姻的时候,狄瑞想把妻子继续牢牢地控制在他的统治之下,才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使得惊恐万分的四岁的莉莉失手开枪打死了自己的母亲。在后来莉莉的生活中,这件事就像魔鬼一样缠绕着莉莉,父权制导致的不幸使她的生活充满了压抑与自责。

自从母亲死后,莉莉更是被她那粗暴专制的父亲虐待万分。狄瑞不仅不关心失去母爱的莉莉,还时常对她吆来喝去,莉莉一旦有违背他的意愿的地方,就会被罚跪粗砂石,并会大声说:“只要你生活在我的屋檐下,你就得听我的吩咐。”其父权制本质暴露无遗。面对如此专制的父亲,莉莉虽有所反抗,但她还未和父亲彻底决裂。真正让莉莉决定脱离父亲的导火索是面对罗萨琳的被捕,狄瑞不采取任何营救措施。罗萨琳生活中唯一疼爱莉莉的黑人女性,因此面对父亲的冷酷无情,莉莉终于决定彻底离开残暴的父亲,用自己的智慧拯救了罗萨琳,最后成功地到了蒂伯龙,找到了安身之处。这是她和父权制的彻底决裂,且后来在给狄瑞的信中,她对“Daddy”一词作了这样的阐释:“D(卑鄙的)A(愤怒的)D(失败的父亲,无用的父亲)D(失望)Y (脖子上的枷锁)。”这是莉莉对父权制的公开控诉。

2.反种族主义在小说中的体现。反种族主义是后殖民主义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对后殖民主义精华内涵的继承。欧洲中心论里边就包括“白人中心主义”,在欧洲殖民者看来,只有他们白人才是优等人种,其它的有色人种都是劣等种族。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广大有色人种尤其是黑人遭到了最不公平的待遇。“有大量的作家,其中包括诗人、小说家、哲学家、政治理论家、经济学家以及帝国的行政官员接受了《东方主义》中对东方与西方的划分,”并且自觉地将东方描述为落后的、愚昧的,而将西方白人描述为优等的、智慧的象征。后殖民女性主义沿袭了后殖民主义这一内涵,强烈地反对各种形式的种族主义。

黑人女性是小说中很重要的人物。首先是罗萨琳为反对种族主义所做的斗争。在黑人投票运动面前,她异常兴奋并积极准备且亲自去履行自己的投票权,却在去投票的路上,遭到了三个白人种族主义者的挑衅。面对三个白人男性的侮辱,罗萨琳吐唾沫以示对他们的蔑视,以至于被捕入狱。在狱中,面对白人男性的毒打,她还是不愿意向那些可恶的种族主义者道歉,可见她反抗种族主义意志的无比坚定。在她看来,哪怕挨打,也是万万不能向那些白人种族主义者屈服的。其次是黑人八月,小说中八月聪明、智慧,与传统种族主义偏见下的黑人的粗俗、丑陋、愚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彻底颠覆了白人对黑人的传统偏见。另外,八月面对无处可去的莉莉,热心地收留了这个落难的白人女孩,且给她提供心灵的引导。这种超越种族的大爱是对种族主义的最强有力的解构。

3.差异基础上新的姐妹情谊在小说中的体现。女性主义也强调姐妹情谊,但只强调中产阶级白人妇女之间的姐妹情谊,而把其它种族和处于社会底层的妇女排除在外。著名的后殖民女性主义者莫汉蒂指出,西方白人女性主义者视“第三世界妇女”为铁板一块,是一个同质的群体,且与第一世界的女性形成一种二元对立的区分:第三世界的妇女=守旧=传统=无知,而西方=文明=进步聪慧。针对这种情况,后殖民女性主义强调的是世界各国各种族、各阶级的妇女乃至男性在尊重各自的差异基础上形成的相对于传统姐妹情谊的新姐妹情谊。

小说第八章开头的引言中说道:“蜜蜂不仅依赖与群蜂的身体接触,而且需要群峰的社交友谊和支持。若将一只蜜蜂与她的姐妹分开,她很快就会死亡。”在这里,作者以蜜蜂为喻,阐释了姐妹情谊的重要性。小说中月历三姐妹的家,也就是那栋粉红色的房子是缔造姐妹情谊的理想场所。开始有月历黑人三姐妹和扎克、尼尔两位男性以及玛丽亚女儿会的成员们,后来随着白人女孩莉莉和黑人罗萨琳的加入,这个姐妹团体得以最后确立。在这里她们尊重各自的肤色以及其它差异,互相支持和慰藉,就像莉莉所说:“在八月家第一个星期的生活是一种安慰,纯粹是一种如释重负的解脱……你走向属于你的角落,那里有人在你挨打的生命上怜悯地抚摸着。”在这里,每一个人的悲伤与难过都会在姐妹情谊的力量下得以平复。当狄瑞想强行带莉莉离开粉红色的房子时,八月、六月和其它玛丽亚女儿会的成员联合反抗,最后终于成功地把莉莉留了下来。可见姐妹情谊的力量之强大。

三、结语

《蜜蜂的秘密生活》作为受广大读者喜爱的畅销小说,其中所蕴含的反性别主义、反种族主义和差异基础上新的姐妹情谊等后殖民女性主义内涵是值得关注的,同时这也是研究此小说的一个全新的视角。互相尊重差异的姐妹情谊基础上的和谐生活也是符合当今和谐世界的理念的,因此用这样的一个视角研究此小说,也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三联书店,1999.

[2]贝尔.胡克斯.女权主义理论——从边缘到中心[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3]林树明.性别意识与族群政治的复杂纠葛[J].外国文学研究, 2002.

[4]苏·蒙克·基德.蜜蜂的秘密生活[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后殖民父权制种族主义
与种族主义作战的艺术家
英语文摘(2022年6期)2022-07-23 05:46:20
正视美国种族主义历史需正视“种族”这一概念的起源 精读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0
全球化之下的少数族群——霍米·巴巴后殖民理论浅探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
新生代(2018年20期)2018-11-13 21:01:21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
后殖民解读与性别研究的有机结合
——评《后殖民女性主义视阈中的马琳·诺比斯·菲利普诗歌研究》
黑暗月光下的非洲丛林——《大河湾》的后殖民生态解读
陈染小说父女情感探析
浅析《梦回藻海》中的生态女性主义
试析《愤怒的葡萄》中的母亲形象
青年文学家(2015年5期)2016-05-09 1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