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形成型大学城街区研究——以厦门集美学村石鼓路街区为例

2015-08-10 06:15肖凌志
福建建筑 2015年3期
关键词:集美大学城居民

肖凌志

(华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泉州362000)

在近代,大学城的生成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然生成,如英国的牛津、剑桥等大学城,它们都经过百年以上的历史自然形成;另一种是主动构建,主要是二战后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由国家、地方政府、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而共同构建。而我国大学教育虽可追朔到古代的书院制度,但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严格的来讲是从近代开始的,是慢于西方国家的。随着近年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对于大学城的建设也愈加重视。据统计,目前全国各地已建或在建的大学城共有50多所,但其中绝大部分属于主动建构型的大学城,如广州大学城等,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扩招这一特定时期的产物。他们一般远离城市,位于城市的边缘地区,学校成为了独立于城市的“个体”。而集美学村,它是经过一个世纪的“自然发展”,形成了如今由集大各个学院与学村的互动、自组织形成的集教育、工作、生活为一体的社区模式的大学城,使得校园与城市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在近代的中国是较为独特的,稀有的。

石鼓路街区是集美学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村发展的“缩影”,在2013年,集美区政府的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出了“加速提升城乡管理,加强石鼓路等道路立面改造及市容管理,集中整治城中村周边环境”,并将石鼓路的改造提上议程。所以本论文从石鼓路街区的调查研究出发,管中窥豹,去了解学村的基本现状和其特殊性,为即将实行的集美学村改造提供基础资料。

文章主要从历史、街区功能、建筑现状这三个方面对集美学村石鼓路街区进行分析。

1 石鼓路街区的背景及历史

1.1 集美区与集美学村

1.1.1 集美区

集美,其早先是个小渔村,位于福建省同安县南端小半岛的尽头,也是同安县浔江西岸的末尾,故俗称“尽尾”或“浔尾”(今为集美大社)。明代天启年间(1621-1627年),改名为集美。

图1 厦门市集美区空间布局规划图(2012年)其中黑框表示集美学村范围

图2 集美区城市规划分区图

集美区位于厦门岛的西北部,由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杏林大桥相互连接(图1)。集美区下辖2镇4街,即灌口镇、后溪镇、集美街道、杏林街道、侨英街道、杏滨街道,共22个行政村、34个社区,全区常住人口58万人。其中,集美街道的前身就是集美镇,是集美区的文化、行政中心,同时富有盛名的集美学村也位于这里。根据“集美区城市规划分区图”(图2)中可以发现整个集美区分为集美旧城、集美北部新城、集美文教区、杏林中心区等18个片区,目的是将集美区打造成为厦门市重要的工业区、文教区和新城区,成为厦门经济特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

1.1.2 集美学村

集美学村(图3)位于集美旧城的集美街道,是集美各类学校及文化机构的总称。其由陈嘉庚先生创办于1913年,建设了第一所学校(集美小学)后,学村又陆续建设了以大学、中专为主的各类学校,其中包括:男女师范、中学、水产、航海等中等学院及国学专门部。除此之外,学村中还设有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医院、电灯场、钟楼、美术馆等教育配套设施。由于其规模宏大,设备完善,以及师生许多是来自南洋各国的侨胞,口碑相传,“集美”从此蜚声海内外(表1)。

表1 集美学村形成及发展时间表

图3 集美学村概貌

目前集美学村中的在校师生已有一万余人,学校建筑百余座,总建筑面积达十万多平方米。学村包括有水产学院和航海、体育、师范、财经学院等高校,以及中专、中小学和幼儿园、托儿所。除校舍之外有大礼堂、游泳池、体育馆、电影院、医院、航海俱乐部等配套设施。学村的规模之宏大,设备之完美,在国内尚属罕见。加上集美学村其中西风格溶于一体的建筑风格,使得集美学村成为了集美的一个象征。

2 石鼓路街区现状

2.1 石鼓路

(1)石鼓路的定义:石鼓路开辟于19世纪60年代,是贯穿于整个集美学村的一条主街道,它北至集源路,南至嘉庚路,总长约2公里。集美大学的20个学院便分布在这条南北的道路的两侧,烘托起了独具一格的学村文化。石鼓路的街边也布置着各式各样的店铺,是学村内部一条主要的商业街。

(2)石鼓路的形成:石鼓路的开辟源于解放初期(陈嘉庚先生为改善学村面貌开始大量的开辟道路)。石鼓路是继大社路、鳌园路、嘉庚路之后第二批开辟的道路,其经历了从土路到石砖路再到水泥路变化的过程。在整个形成过程中,学村中各学校的建设是石鼓路形成的主因,正由于60年代的南侨学院、航海学院及集美小学的校舍建设促使了石鼓路南段的形成。随着集美本部城区不断的向北拓展,石鼓路便不断延伸至集美大学印斗校区(图4)。

图4 石鼓路的形成图示

(3)石鼓路的现状:石鼓路如今已经成为贯穿集美学村、集美大学各院校的最主要的道路。由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随着学村的不断发展,集美的行政区、各大公共服务性设施及商业区也陆续设于石鼓路的附近,使得石鼓路成为了集合商业街、校内道路、主要上班通勤道路等多功能的街道。正因为多重功能的聚集,使得石鼓路拥有了更多的使用者,学生的上下课、工作人员的通勤、居民的购物以及旅行团的穿越等活动每天都在石鼓路上发生,使得石鼓路街道人流过于复杂、拥挤。

2.2 石鼓路街区

石鼓路街区是包含以石鼓路这条南北向大街为中心,携两侧繁华的商业带及集美大学本部各院校而构成的街区。其中,街区主要根据用地的功能以及相邻的市政道路进行划分,将街区分为学校区域、景观以及居住服务区3类(图5):

(1)学校区域(图中1号区域):在这个区域主要是由集美大学的各学院组成:航海学院、水产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轮机工程学院、师范学院、财经学院及成人教育学院以及集美小学。街区基本含括了学村内的几大主要院校。

图5 石鼓路街区范围

(2)景观区域(图中2号区域):这部分主要包括敬贤公园及龙舟池两个部分。是居民、学生活动休息的主要场所。

(3)居住及公共服务区域(图中3号区域):这部分包括了居住区、集美的部分行政区及主要的商业区。

从图中可知,街区中学校区域占据了街区的大部分面积,并且学校分布于街区的两个端头,使得学生活动与街区内居民的日常活动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这增加了街区的多样性,然而也存在着学生活动流线与居民日常生活流线过于交叉的问题。

2.3 石鼓路街区现状

对于石鼓路街区的现状主要从功能分布、街区建筑现状以及街区居民构成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街区功能分布

石鼓路街区按照商业建筑用地、公共办公建筑用地、公共服务建筑用地、教育建筑用地、居住建筑用地、绿地用地、水域及工业建筑用地八个类别进行分类。并且对于其占地面积进行了分析(图6),其中教育建筑与居住建筑用地占地面积最大,超过用地的60%,绿化、水域面积次之。

(2)街区建筑现状

图6 石鼓路街区各用地占地面积比例图

由于本文对石鼓路街区研究不涉及对历史建筑的研究,所以在街区划分上也尽量将历史建筑划分在研究范围中。由于建筑是街区空间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的立面形态及在街区中的地位(标志物)是影响行为活动的关键因素,所以通过建筑的结构分布及高度分布两个方面对街区建筑进行分析了解。

a)街区建筑结构分布现状

石鼓路街区内的建筑结构主要分为砖结构、砖石混合结构、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简易搭棚五种。从分布图示可以发现,在街区的南端以砖石结构为主,其建筑也大部分建于19世纪50年代,其功能主要为学校或者居住用。而街区的北部因为大部分的建设于80、90年代,所以大部分以砼结构为主。在整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沿街巷布置的简易搭棚,其许多都是较低端的沿街商业,其顾客也以学生为主(图7)。

b)街区建筑高度分布

街区内的建筑主要以三、四层为主,其建筑功能大部分为50年代的学校建筑(航海学院及华文学院)及居住建筑,其他少数为一些沿街商业建筑。街区中的七、八层主要为80、90年代以及新建的居住区(图8)。

c)街区居民构成现状

行为活动是由居民发出的,所以对于街区的居民构成的了解尤为重要。石鼓路街区位于集美街道,所以以集美街道的居民情况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集美街道面积3.6km2,户籍人口3.6万人(归侨、侨眷4000多人)、流动人口0.7万人(以小商小贩居多)。并且街区居民的年龄主要以18~30岁为主,多为学生。并且居民的职业主要为专业技术人员(大学老师为其主要组成部分)及在校学生。这种特殊的居民构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石鼓路街区在行为活动上、人流上的特殊性(图9)。

图7 石鼓路街区建筑结构分析图

2.4 石鼓路街区现存问题

总结以上的现状分析,在街区功能、建筑及人口分布上,都体现了集美各学校与集美学村城市街区的紧密联系,以及学校对于石鼓路街区较大的“占有率”。通过对街区全天的走访和调查,有一个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由于街区集合了学生、当地居民、游客等多种复杂流线并且集美大学学生上下课需要穿梭于街区中(主要是石鼓路)导致了石鼓路街区与一般街区相比:

(1)在工作日的一天当中,街区存在着街区人流高峰期频繁且人流突增量大而导致的街区人流过分拥堵的现象(表2)。

表2 街区集美体育馆路口人流量调查表

图8 石鼓路街区建筑高度分析图

(2)在寒暑假(或重大节假日)时期又由于学校的空置而导致的人流突减街区萧条现象。

学校与街区的“融合”,使得集美学村这座自发形成型大学城有别于其他大学城的“孤傲”。一方面,学校与城市融为一体,街区资源和学校资源实现了共享,增加了学生和在地居民交流机会;另一方面,石鼓路街区也正由于这种过度的、无序的“融合”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3 小结与展望

论文从石鼓路街区现今的功能布局和建筑分布状况出发,研究当地居民及学生的活动特点,发现由于大学的融入,石鼓路街区以学生为主的特殊的人群构成对街区产生了诸如人流高峰期过于频繁及人流量波动大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上文的分析总结,得出石鼓路街区在优化改造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几个方面:

(1)应强调对街区历史文脉的保护

石鼓路街区由于学校的融入,街区在居民构成、建筑分布上对于学校肌理均有较好的衔接和呼应,这些都是街区历史和发展过程的最好体现,是这座自发形成型大学城的优势和特点,在街区的优化改造中需着重保护。

(2)从“居民”的视角发现问题

在对街区进行改造更新时不能停留在只对于其“物质性”要素的公共设施或者道路界面的研究上,应该深入街区居民的日常生活中去。阿摩斯·拉普卜特曾提出,建成环境的意义来自于使用者对环境的反应。本文便是在这个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居民(包括集美大学的学生)对街区的反应(即在日常过于拥堵,在寒暑假过于冷清),来得知建成环境存在的问题,给予未来优化工作以启发。

(3)“多层面”解决街区问题

针对街区在工作日的时段存在着人流高峰期频繁且人流突增量大而导致的街区人流过分拥堵的现象等问题,很多设计人员会直觉性地把解决的方法集中在“道路、交通”的层面上。但其实导致街区拥堵的问题其实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石鼓路街区调研发现,街区交通的拥堵在一定程度上也与街区内公共空间缺乏吸引力有关:由于街区其他地段公共空间的缺乏,使得当地居民和学生的娱乐休闲活动空间除了石鼓路之外无处可去,导致主要的交通压力全部集中于石鼓路上。所以在实际的街区优化工作中,应该多角度地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更全面地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论文最终的目的是希望石鼓路街区能够摆脱盲目的“大规模重建”的优化模式,设计者能真正从在地居民、学生的角度出发,在保留这座自发形成型“大学城”街区特色的基础上,良好地解决街区的现有问题,对石鼓路街区的优化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1]王成超,我国大学城的空间模式和区域联动关系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2005.

[2]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

[3]简·雅各布斯,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5.

[4]参考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5]郑高蔌,集美[M].厦门集美图书馆,1990.

[6]凯文·林奇著,方益萍,何晓军译.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集美大学城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悼念许集美同志
勿忘初心不改其乐——许集美同志生平简介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论剑集美 2014COC总决赛报道
大学城体育课程资源共享初探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