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上游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研究

2015-08-09 01:05王义民师永辉江鑫宇
关键词:支流行政区划本区

王义民,师永辉,樊 勇,江鑫宇,白 蕊

(信阳师范学院 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464000)

0 引言

大河沿岸因地势平坦、供水方便、交通便利、物产丰盈,是适合人类定居的理想场所.中国城市大多临水而建,这是城市选址的普遍规律[1-3].城市与河流的关系一直是国内外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选题.近年来,在研究手段与研究方法上有新突破:如采用分形方法,研究城市的多分形性质与水系的分维关系取得新进展[4],通过卫星遥感影像探讨城市与河流的关系不仅直观形象而且可以显示动态变化[5],运用GIS技术模拟平原河网的演变,分析城市连通性与河流的关系[6-7]等.淮河是中国东部的一条大河流,历史上地位很高,“江、河、淮、济”并称“四渎”.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淮河水系自古至今变化很大,城市与河流关系也纷繁复杂,以至于研究者有无从下手之感,所以关于淮河流域城市的研究,较之长江、黄河、珠江、汉水、汾河、渭河、辽河等流域是极为薄弱的.受“黄河夺淮”的影响,淮河水系变化主要集中在中下游地区,上游地区变化相对较小.本文选取淮河上游地区,通过实地考察,结合历史文献,运用GIS技术,从时空演化的角度探讨淮河上游地区城市与河流关系.

1 研究方法与研究区域

历史时期淮河资料,主要参考谭其骧编著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郦道元《水经注》、周振鹤编著《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和《二十五史》等文献.由于元明时期淮河一级支流汝河经常泛滥成灾,因而在郾城附近被截断,其上游北汝河河段改道注入颍河.为保证研究范围的完整性,从元明时期至今研究范围不变.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县桐柏山主峰太白顶,自其源头向东流去,沿途汇聚了南北众多支流.上游地区接纳较大一级支流主要有月河、陈刘店河、固县河、毛集河、柳河、十字江、明河、清水河、泥河、闾河、洪河、游河、洋河、浉河、寨河、潢河和白露河等.由于所选底图空间分辨率较低,故在不影响分析问题的前提下,对地图进行矢量化时仅显示出主要支流.东北部选取洪汝河流域与颍河流域中间的分水岭作为上游东北部的边界.淮河上游区域范围见图1.

图1 淮河上游地区河流特征图Fig. 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uaihe river upstream region

淮河上游地区包括从源头到豫皖两省交界的洪河口,干流长360 km ,流域面积为42 000 km2.流域西、南、西北三面为山区丘陵所环绕,其余地区为广阔的河流冲积平原.西部桐柏山,海拔500~1000 m,是淮河与汉水的分水岭;南面为大别山,海拔800~1500 m,为淮河与长江分水岭;西北面为桐柏山脉分支和伏牛山东部山区,其中桐柏山分支海拔500~800 m,伏牛山东部海拔1600~2000 m.本区位于北纬31 °~34 °,东经113 °~115 °,属河南省管辖.流域内县级及以上城市29个,包括信阳市、驻马店市、平顶山市、漯河市4个地级市,汝阳县、汝州市、郏县、宝丰县、鲁山县、襄城县、叶县、郾城县、舞钢市、舞阳县、西平县、上蔡县、遂平县、汝南县、平舆县、确山县、正阳县、新蔡县、桐柏县、息县、罗山县、潢川县、光山县、新县和淮滨县,25个县(市).

2 淮河上游水系变迁与城市演变

2.1 淮河上游水系变迁

地理环境的变迁虽然没有社会发展来得迅速,但在悠久的岁月中变迁的痕迹一样可以显示出来[8].淮河上游地区河流多发源于山区丘陵,由于地势较高,历史上基本没有受到“黄河夺淮”的影响,因此流域干流水系结构总体较稳定.《水经注》记载,“淮水出南阳平氏县胎簪山,东北过桐柏山”、“东过江夏平春县北”、“又东过新息县南”、“又东过期思县北”、“又东过原鹿县南,汝水从西北来注之”.在淮河上游地区中唯有汝水从古至今水系结构变迁较明显,现在的汝河只是淮河普通的一条二级支流,其发源于伏牛山,向东流至新蔡县东部注入洪河,流域范围在河南省境内,但古代的汝水曾是淮河最大的一级支流之一.《汉书·地理志》记载,“汝水过郡四,行千三百四十里”.《尔雅·释水》中说“河有雍,汝有濆”表明汝水在古代众多河流中的重要地位.《水经注》记载,汝水发源于河南梁县勉乡西天息山,在汝口戍注入淮河.汝水西岸主要支流有滍水、昆水、醴水、潕水、瀙水和溱水,而其东岸较大支流仅有澺水在新蔡县注入.历史上,淮河上游地区森林覆盖率很高,河床稳定,河流含沙量小,洪涝灾害很少发生.至两汉时期,本区开始得到大规模开发.至南宋时期,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的长期影响,本区生态环境遭到较大的破坏,洪涝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汝水中下游的部分支流出现明显变迁,但流域水系结构总体完整.至元明时期,汝河上游在汛期时经常承受伏牛山区的大量洪水,多发洪涝灾害,因此经过多次人为改道后,水系变迁很大[9].元朝初年,汝水泛滥,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1年),汝水在郾城澧水口被截断,上游最终汇入颍水,下游改以潕水为源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由于潕水入汝地区南部淤塞,导致潕水向东注入汝水支流澺水,即形成了现在的洪河.潕水向东注入澺水后,潕水之南的汝水另一支流瀙水遂成为汝水的上源,与下段汝水合称为南汝河,南汝河与洪河在新蔡县南班台汇流.由于此时洪河成为淮河的一级支流,因此南汝河演变为洪河的支流.原汝水入淮口遂改称洪河口.从明朝至今,洪汝河水系基本没有再发生大的变迁[10].

2.2 淮河上游地区城市演变

先秦是淮河上游初步开发的时期.区内分布着众多部族、方国和封国,但由于城邑、镇、乡、亭等规模较小,加之记载不详,本文不予过多考虑.秦朝开创郡、县制先河,特别是“县”,成为中国2000多年来最稳定的基层行政区划单位.一般而言,行政区划级别越高,其治所所在城市规模越大,反之,亦然.县城及以上级别城市,选址都需要较大的地理空间,而河流沿岸的平地恰好能满足城市选址的需要[11],所以本文主要考虑县城及以上级别城市.秦至现代2200年间,淮河上游地区城市分布及其演变见图2.

(1)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城市由流域北向南推进

《史记》记载,“秦王政二十六年,初并天下为三十六郡”,至后期增至四十七郡.淮河上游地区分属6郡10县,其中包括三川郡的梁县,南阳郡的犨县和叶县,颍川郡的郏县、襄城、昆阳、舞阳,陈郡的平舆、上蔡、新蔡,衡山郡和九江郡在此没有县城分布.区内没有郡治城市,淮河干流及南部支流区域没有置县.城市主要分布在淮河一级支流汝河沿岸及汝河主要支流沿岸.城市密度为个2.38个/万km2.

西汉时期(公元前202—公元9年)的行政区划为复合型的郡(王国)、县(侯国)二级制,至西汉后期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本区共置5郡36县,城市密度为8.57个/万km2.其中郡治城市为平舆,属汝南郡.新增复阳、成阳、安阳、新息、钟武、鄳县、轪县、弋阳、西阳、期思、阳安、安昌、朗陵、宜春、慎阳、安成、舞阴、吴房、灈阳、西平、红阳、郾县、定陵、鲁阳、父城、成安26县,每百年新增城市11.66个.其中干流城市新增4个,淮河南岸支流新增6个,北部支流汝河及其支流沿岸新增16个.

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行政区划分为州、郡、县三级.本区属于豫州与荆州管辖,至东汉顺帝永和五年(公元140年),本区共置4郡1尹34县,城市密度为8.09个/万km2.其中郡治城市为平舆,属汝南郡.新增城市有平春、褒信、定颍3个,成安、红阳、安昌、成阳、钟武5县废,这一时期城市数量没有增长反而有所下降,平均每百年减少城市1.4个.

曹魏西晋时期(公元220—316年)行政区划依然为州、郡、县3级.其中曹魏时期本区共置5郡1尹34县,其中郡治城市包括汝南郡治所新息、豫州治所安城和弋阳郡治所弋阳.淮河干流新增义阳县,复阳县废,这一时期区内城市基本没有大变迁.西晋时期本区共置5郡3国34县,郡治城市包括襄城郡治所襄城、汝南国治所新息和弋阳郡治所弋阳.本区城市在这一时期依然没有变动.

南北朝时期(公元420—589年)的行政区划仍为州、郡、县三级.这一时期是历史上的大分裂时期,期间政权更迭,战争不断.淮河作为一道天然的地理屏障,在此时成为南北政权的交界地带.因此淮河上游地区也经常受到战争的影响,城市的分布、名称有很大的变迁.而这一时期政府为了论功行赏,通常将现有的州郡区域划小,建立更多的州郡,然后把州刺史或郡太守封赏给有功之臣.至南北朝后期,州郡的滥置情况变得非常严重,尤其是州的大量增设,已使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名存实亡[12].从刘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年)至北魏太和二十一年即南齐建武四年(公元497年),淮河上游地区置4州10郡共44个城市,城市密度为10.47个/万km2.新增城市16个,本区原有城市减少6个,实增10个.其中干流城市实增1个,南部支流实增2个,北部支流实增7个.平均每百年新增城市5.52个.

图2 秦至现代淮河上游地区城市分布图Fig. 2 Distribution of cities in Huaihe river upstream region from Qin Dynasty to the present

(2)隋唐宋元时期——干支流城市数量处于负增长阶段

隋朝时期(公元581—618年)的行政区划为郡县两级制.公元589年,隋将南朝陈灭掉,统一天下,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近三百年的分裂局面.然而隋朝从建国初一直到大业五年(公元609年)一直在进行一项重大的地方行政制度改革,以结束南北朝后期以来行政区划混乱的状态.最终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而实行郡县制度.至大业八年(公元612年),本区置4郡共28个城市,其中郡治城市4个,城市密度为6.66个/万km2.其中干流沿岸置4个城市,南部支流沿岸置6个城市,北部支流沿岸置18个.平均每百年减少13.91个.

唐朝时期(公元618—907年)的行政区划为道、州(府)、县三级制.这一时期天下统一,社会稳定.至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本区置有4道6州共27个城市,其中州级驻所4个,城市密度为6.43个/万km2.区内城市数量变化不大,干流沿岸废除城市淮源和城阳,南部支流除县级以上治所有所调整外,城市数量保持不变.北部支流复置梁县、郏城、龙兴、鲁山、舞阳,废除汝南、犨城、汝坟、北舞,平均每百年减少0.77个.

宋代(公元960—1279年)的行政区划为路、府(州、军、监)、县三级制.在北宋建立之前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07—960年)出现许多地方割据政权.据《新五代史》记载,从后梁至后周的五十三年中,先后更换了十四位皇帝.淮河流域也成为南北政权的分界地带,地方势力相互攻伐,战争不断,区内城市破坏比较严重.北宋在前代基础上重置行政区域,至宋徽宗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区内置3路1府4州1军共24个城市,其中府、州、军司级驻所4个.城市密度为5.71个/万km2.流域内干流沿岸城市数量没有变化,南部支流废钟山县,北部支流废慈丘、梁县,城市数量呈下降趋势,平均每百年减少0.81个城市.

元代(公元1279—1368年)行政区划的基本结构为三级,即省、路(府)、(州)县.北宋之后,特别是蒙古人灭金和南宋时代淮河上游地区的城市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这一时期区内城市数量继续减少,到至顺元年(公元1330年),流域内置1省1路2府共19个城市,其中仅有汝宁府驻所汝阳1个县级以上驻所.城市密度为4.52 个/万km2.流域内干流地区桐柏县废,南部支流地区仙居县废,信阳被降为县级城市,北部支流地区褒信、平舆、龙兴废.平均每百年减少1.83个城市.

(3)明清时期——城市处于复兴阶段

明代(公元1368—1644年)的行政区划为省、府(州)、县三级制.明朝重新统一后,虽然对淮河上游地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复,但随着全国的经济重心南移,政治中心北移,上游地区城市的复兴受到了严重影响,再也没有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3].至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本区置有3府1州共23个城市,其中州府级驻所2个,城市密度为5.48个/万km2.流域内干流沿岸复置桐柏县,南部支流由于灌河改道注入淠河,因此区内增加商城1县,北部支流沿岸复置伊阳、宝丰2县.平均每百年增加1.59个城市.

清代(公元1644—1911年)秉承明制,行政区划几乎没有什么变动,亦为省、府(州)、县三级制.本区行政区划基本稳定,至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本区置有2府3州共22个城市,其中府州级驻所3个,城市密度为5.24个/万km2.其间灌河重新注入史河,商城县不属于本区范围,其他城市没有变动,城市格局基本定型.

(4)民国至现代时期——城市巩固发展阶段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的行政区划变化较大,北京政府时期(公元1912—1927年)行政区划为省(军政府)、道(军政分府)、县三级制,南京政府时期(公元1927—1949年)为省、县两级.至“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本区共置23县,“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淮河上游南部支流大别山区新增经扶县[14],城市密度为5.48个/万km2.平均每百年增长0.89个.

新中国建国至今(公元1949—2015年)的基本行政区划为省、县、乡三级制.新中国成立后,对淮河流域上游水域进行了综合治理,这一时期城市建设也不断发展,至目前本区共置有4市25县,城市密度为6.90个/万km2.本区干流沿岸新增城市有淮滨县,南部支流沿岸无新增城市,信阳市上升为地级市,北部支流区域新增城市有驻马店市、舞钢市、漯河市、平顶山市,复置平舆县.城市数量呈上升趋势,平均每百年增加7.79个.

3 淮河上游2200年来城市与河流关系的时空演化

从秦代至现代2200多年间,城市的时空演化与河流之间的关系如表1所示.城市的数量特征:从秦代至西汉时期,淮河上游地区得到快速开发,城市数量大量增多,至魏晋时期,城市格局基本稳定,没有出现大的变迁.到南北朝时期,由于地方割据,政权更迭,城市滥置现象非常严重.这一时期城市数量达到历史顶峰,城市密度也最大.随后一直到元代,城市数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城市密度也相应缩小.中间的隋唐时期政局稳定,城市数量与现代相当.通过对比分析,从明代至民国阶段,区内城市格局基本定型,城市数量比元代略有增加.明朝时期行政区划得到一定的恢复,但由于此时政治中心北移,经济中心南移,本区已经失去城市复兴的机会.从新中国成立至今,由于政府对本区进行有力的开发建设,城市数量有一定的增加.

表1 淮河上游地区城市数量演化与河流关系表Tab. 1 The relationship of rivers and the number of cities evolution in Huaihe river upstream region

资料来源:《中国历史地图集》谭其骧主编.

城市等级特征:在历史上,本区从未出现过区域性中心城市,而且距政治和经济中心较远,区内河流整体通航能力也较差.从秦至魏晋时期,本区统县城市缓慢增加.至南北朝时期,统县城市达到最多.之后统县城市数量又快速下降,中间略有起伏,至今没有明显上升.城市数量变化及城市密度变化走势如图3所示.

图3 秦代至今淮河上游地区城市演变图Fig. 3 Urban evolution of the Huaihe river upstream region from Qin Dynasty to the present

图4 淮河上游干支流城市演变图Fig. 4 The evolution of cities in the mainstream and its tributaries of Huaihe river

城市区位特征:现代地理研究证明,在水源充足的情况下,从自然条件考虑,城镇体系空间结构受地形空间影响成为主要因素.在狭长的地理空间,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往往沿线呈等间距分布[15].从城市空间分布上看,淮河上游地区西部为豫西丘陵山地区,南部为淮南山丘区,从西汉至隋代,干流沿岸城市数量稳定且城市之间基本呈等间距分布.由于地形的限制,流域内干流沿岸城市发育不多.从秦代至现代,干流沿岸城市变动不大,而其支流区域城市发育较多.从秦至西汉时期,城市数量快速上升,至魏晋时期基本稳定.南北朝时期达到顶峰,随后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发生频率上升,一直到清代城市数量总体处于减少状态.民国至今城市数量略有上升.其中流域南部地区处于大别山区,由于地形限制,适合建城的区域很少.所以,2200多年来,淮河上游南部地区城市发育不多,而北部地区城市发育较多.淮河干支流城市数量变化见图4.

4 结语

一个区域城市的产生及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淮河上游地区由于受地形等自然因素的限制,城市的产生及发展与河流关系密切.通过分析2200多年来本区城市与河流的时空演化特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淮河上游地区从秦朝正式确立郡县制起,至西汉时期城市发展迅速,城市数量显著增多.至魏晋时期城市稳定发展.由于社会政治原因至南北朝时期,城市数量达到最多.之后一直到元代本区城市数量一直处于减少状态.从明朝开始城市数量略有恢复,且初具现代城市分布格局,至现代城市数量略有上升.第二,淮河上游地区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城市发展呈现从北往南推进,2200多年来北部城市数量一直大于淮河干流和南部地区城市的总数.第三,淮河上游地区城市选址基本上都会选择在平坦开阔的河流沿岸和河流交汇处等临水的区域,充分证明了临水性是城市选址的重要原则.第四,历史上,淮河上游地区虽然距全国性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较远,但是本区自然条件优越,适合人类聚居和城市的发展,所以,在政权稳定时期,城市数量变化不明显,空间分布也基本稳定.但在政权动荡的分裂割据时期,本区经常成为南北政治势力相互争夺的重要地区,战争频仍,城市经常遭到破坏.在区域自然因素与人文因素综合作用下,该区域不可能出现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级别城市.

猜你喜欢
支流行政区划本区
柴达木盆地及其毗邻山地植物区系研究
广西主要支流柳江治理工程(鹿寨县导江乡段)护岸建筑物型式设计
开原市小甸子区多金属矿成矿期及分带性研究
南京市某城市内河支流水环境问题浅析
中国行政区划的前世今生
论近现代大庆地区行政区划的演变历程
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从2015年浙江高考第15题说开去
浅论唐代地方行政区划
金沙江支流东川玉碑地遗址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