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为什么“鸣金”代表收兵?

2015-08-08 20:25
月读 2015年8期
关键词:方位古人战争

我们在书上、电视上经常看到古代打仗有“鸣金收兵”的说法。中国古代的“五行”观认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构成,而“金木水火土”五行又分别对应“西东北南中”五个方位。金,就是指金属。在“五行”中,金对应的方位是西方,西方象征着收敛。收敛,就意味着不再进攻,因此,古人用“鸣金”来表达停止进攻、战斗结束的信号。

“鸣金”的“金”,是一种铜制乐器,名叫“钲(zhēng)”,形状像钟,但是比钟狭长,上方有柄,可以悬挂。古代战争中,一旦敲钲,就意味着战斗结束,双方各自撤退。从战场实际来看,古人“击鼓进军,鸣金收兵”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鼓用皮革制成,敲击时声音浑厚,震撼人心,能够起到激励的作用;敲击金属的声音清脆,穿透力强,传播距离远,便于士兵清楚听见撤退信号。

到了北魏时期,人们发现:铜锣的形状平圆如盘,敲击时声音响亮,比钲的穿透力还强,就逐渐使用锣代替钲,“鸣金收兵”也就渐渐演变成了“鸣锣收兵”。

进入近现代之后,无论是击鼓还是鸣金,已经不再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进攻撤退的信号也相应发生了变化,如吹响军号、发射曳光弹等等。当代的高科技战争,战争信号甚至可以是电子命令。唯一不变的是,战争信号,是对军队的统一调度,军令如山,军队必须做到令行禁止,否则便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猜你喜欢
方位古人战争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时尚文化秀
古人的过年诗
象牙战争
Word Fun
战争催生的武器
战争
练思维:看图学方位
方位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