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江都区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的做法和体会

2015-08-07 17:29蔡坚刘剑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15期
关键词:做法体会

蔡坚 刘剑

[摘要] 妇幼保健服务体系是实施妇幼卫生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近年来,扬州市江都区的妇幼卫生工作在服务、人才、设备、保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目前该区的妇幼卫生工作处在江苏省的先进行列。本研究对该区在妇幼工作方面的具体工作经验做了相应总结,并且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妇幼保健体系;做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 R1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5(c)-0127-03

[Abstra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ystem is an important carrier and platform to carry ou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work.In recent years,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work in Jiangdu district of Yangzhou city has obtained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on aspects of service,talents,equipment,and health care technology.Nowaday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work in Jiangdu district was in advanced level in Jiangsu province.The study summed up the specific working experience of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and put forward to relevant suggestions on working direction in future.

[Key words]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ystem;Practice;Experience

近年来,本区以妇幼卫生工作方针为指导,以贯彻实施“两纲”“两规”为重点,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优化服务模式,拓宽服务领域,全区妇幼卫生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已建成设施完备、妇幼卫生信息、医疗保健技术、服务水平、服务理念和管理模式基本完善的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基本适应多层次的服务需求,较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妇女儿童主要健康指标任务。现将本区建设农村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的经验介绍如下。

1 政府重视是推进妇幼卫生工作的前提

本区将妇幼卫生工作纳入全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总体规划》《妇女发展规划》《儿童发展规划》,并将孕产妇死亡率、儿童死亡率作为政府年度考核指标,制订了妇幼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明确各相关部门职责,建立妇儿委、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协调工作机制,落实妇幼卫生项目配套政策和补助经费[1-3]。有效推进全区妇幼卫生工作的开展。

2 体系健全是开展妇幼保健服务的基础

2.1 加强全区妇幼保健指导中心建设

为拓展区妇幼保健院作为全区妇幼保健工作指导中心、技术中心的规模和功能,我们多方争取财政支持和政府扶持。去年整体搬迁区妇幼保健院,新建一幢23 000 m2集临床、保健、医技于一体的综合大楼,为全区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提供更加优美的环境。在此基础上,区妇保院建成扬州大学医学院教学医院,妇产科为扬州市重点专科。在全省县区级独立建制妇幼保健机构中,本院综合指标位居前列,为“全国百强妇幼保健院”。

2.2 全面完成乡镇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建设任务

根据市卫生局相关文件要求,本区从前年年初开始拿方案、定标准、搞设计、抓试点,着手对全区16个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妇儿保门诊装修改造、设备设施配置,全区共计投入100余万元。同时完善软件资料并配备人员,村卫生室均配齐必须的妇儿保装备,创建任务三年目标两年内全部完成。

规范化妇儿保门诊建成后,全区设有儿童保健和妇女保健机构17家,除区妇幼保健所设有专业的儿童保健门诊和妇女保健门诊外,全区16家卫生院都设有妇女保健门诊和儿童保健门诊,全区共有专兼职妇女保健和儿童保健工作人员82名,学历均达大专以上。各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事母婴保健服务的工作人员,全部考核合格,取得《技术合格证书》,机构合格率、人员持证上岗率达100%,基本满足辖区内妇女儿童的保健需求[4-5]。

按照规范化妇儿保门诊要求,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叶酸发放、孕产妇系统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儿童系统管理以及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干预等各项工作,均建立台账,登记细致,资料完整。

2.3 明确村卫生室妇儿保人员工作任务

本区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率达100%。目前全区240个村卫生室均明确妇儿保工作人员,具体承担产后访视、叶酸补服、信息上报和通知体检等工作任务,近期区、镇组织对村卫生室绩效考核指标显示,村卫生室的相关台账齐全、记录及时完整、群众满意度较高,切实做到任务明确、制度健全、工作到位。

2.4 健全全区重危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

为加强本区重危孕产妇的管理。建立快速、有效的急救“绿色通道”。本区制订下发了《关于成立江都区重危孕产妇抢救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组的通知》和《江都区重危孕产妇抢救预案》,明确区妇幼保健院、区人民医院为孕产妇危急症抢救定点医疗机构,设立24 h畅通的孕产妇急救电话,配备相关医疗专家。几年来,以区妇幼保健院为主导的重危孕产妇绿色通道快速、得力、有效的施救措施挽救了数名重危孕产妇和新生儿的生命,保障了母婴安全。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的重危孕产妇急救应急方案,为本区重危孕产妇的抢救积累了丰富、实用的经验。

3 强化督导是提升妇幼保健服务能力的关键

3.1 每月督导

区卫生局防保科和区妇幼保健院群体保健科每月组织开展对基层单位的督导,了解全区妇幼保健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情况走村入户,发出督查通报,及时报告相关领导并反馈到各单位;镇防保所每月对村妇儿保工作的督导,核对相关资料,了解运行情况,并向卫生院和镇政府负责人汇报,争取重视并予支持。各级督查结果都与公共卫生绩效考核挂钩,作为公共卫生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6-7]。

3.2 严格准入

严格实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人员资格准入和人员培训。每年举办两期产科人员培训班,邀请市专家对全区产科人员进行产后出血的预防处理、产程观察及处理、催产素的使用、产科病历的书写等知识培训,培训考核合格率100%,从业人员均持证上岗。同时完善助产机构建设,我们对照省、市助产机构评估标准和要求,对全区医疗机构助产技术服务检查验收,对基层卫生院产科的人员、房屋、设备、业务状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并对条件差、隐患多的单位发出书面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复查,取消不合格助产机构9家[8-9]。

3.3 加强培训

每年全区召开妇、儿保医生例会共6次,以会代训,学习公共卫生项目要求,布置阶段工作任务。安排乡镇妇儿保医生轮流到区妇幼保健院相关科室跟班学习3周60人次,结束时进行书面考试。为提高全区妇幼保健服务水平,针对妇幼保健工作存在的问题,邀请市妇幼保健院专家对全区妇幼保健人员进行高危孕产妇管理和DDST业务知识培训。

4 质量提升是履行妇幼保健公共卫生职能的目标

通过改善全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了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与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联系,促进了卫生部门与各级政府的沟通,促进了和谐卫生的建设,使卫生行业与人民群众关系更加紧密,健康成效不断显现。

4.1 妇幼保健指标圆满完成

去年,本区各项主要指标均达到省市考核标准。孕产妇死亡率为0,婴儿死亡率3.7‰,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5‰,孕产妇保健管理覆盖率99.2%,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9.5%,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6%,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9.5%。

4.2 两个系统管理得到强化

①孕产妇系统管理进一步加强:建立了辖区内孕产妇系统管理工作制度,加强基层高危孕妇的筛选、管理、转诊制度和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剖宫产率的降控和产后访视的工作质量。②儿童系统管理进一步加强:在做好儿童日常保健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对体弱儿、高危儿加强管理。积极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依据《江苏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试行)要求,通过对新生儿苯丙酮尿症、甲状腺功能低下、听力缺陷三种疾病的筛查工作来降低新生儿致残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10-11]。

4.3 “三网”监测信息规范准确

为进一步提高“三网”监测质量,我们统一规范了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台账,以便于统计数据的归档和追踪分析;充分发挥网底功能,减少漏报,保证了台账和报表的一致性。及时对监测情况进行分析,为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4.4 重大妇幼卫生项目制度化得到巩固

根据省市统一要求,本区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农村妇女叶酸补服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等重大妇幼卫生服务项目按序时推进,对省下达的25 000名名农村妇女进行“两癌”免费检查,每年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三年来全区共完成77 587人次“两癌”检查任务;认真落实分娩补助项目,对符合条件的产妇在出院前由接产机构直接补助500元,并将住院分娩补助制度、基本服务项目公示及限价收费制度、住院分娩实名制、控降剖宫产率等有机结合,组织业务培训,定期督查。近年全区剖宫产率始终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全区产科质量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规范实施叶酸增补项目,加强镇妇保医生和村医生对叶酸发放、随访与管理的考核,使发给育龄妇女的叶酸“不仅发在手里,还要吃进嘴里”,防止领而不服或漏服,不断提高叶酸服用率、依从率[3,12]。

4.5 围儿保协作机制长效建立

本区在调整和充实围产期保健工作协作组成员的基础上,成立儿童保健协作组,两个协作组的调整和成立以及定期例会制度的建立,进一步加强各医疗保健机构的协作,对共同做好妇女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工作,提高产、儿科质量,加强面上工作指导力度,协调单位间妇幼保健工作任务的落实,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每年召开两次以上全区围儿保协作组会议,组织对全区出生缺陷和儿童死亡及危重孕产妇抢救典型案例分析讨论,制订干预措施,确保母婴安全[13-17]。

4.6 妇幼卫生健康宣教氛围浓厚

本区各级医疗保健机构通过门诊时口头宣教、印发宣传画册、开展健康讲座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和广大群众广泛宣传妇幼卫生政策、管理及健康知识等等,在全社会形成浓厚的氛围,对妇幼卫生工作起到了强大的促进作用。

5 体会与工作建议

加强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为广大妇女儿童提供更好更专业的服务,本区做了一些工作,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还存在一些差距,今后我们将主要围绕以下4方面下功夫。①在拓展服务功能上下功夫,根据妇女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努力提供全方位服务;②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围绕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营造人文环境,加强人文关怀,使群众身心愉悦地就医保健;③在改进服务措施上下功夫,简化流程,方便群众,努力造就各种便利,最大限度地满足妇女儿童需求;④在提高服务质量上下功夫,以高超精湛的技术达到一流妇幼卫生工作水平[18-19]。

综上所述,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坚持不断地改进和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卫宪,叶菲,蔺刚,等.新形势下加强妇幼保健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2,3(1):42-44.

[2] 钱振宇,钱立杰,闫承生,等.河北省乡村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6):5113-5116.

[3] 任莉,白继庚.2009年山西省妇幼保健机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5):645-648.

[4] 卫生部.全国县级妇幼卫生工作绩效考核实施方案(试行)(卫办妇社发[2010]201号)[Z].2010.

[5] 罗敏.全区妇幼保健工作现状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1,5(8):43-45.

[6] 浙江省政府.浙江省妇女及儿童发展规划(2011~2015年)[Z].2011.

[7] 李立国.加强基层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服务[J].求是,2011,3:45-47.

[8] 王秀梅,刘敏.江苏省盐城市2011年县区级妇幼保健机构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2,3(6):349-351.

[9] 卫生部.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

[10] 许国璋,程志华.推行‘全科疾控工作模式践行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1,27(1):3-5.

[11] 付艳娥.基层妇幼保健工作的思考[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3):261-262.

[12] 黄蛟灵,梁鸿,类继权,等.国外妇幼卫生信息网络平台建设特征及启示[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7):985-987.

[13] 王睿.芜湖市妇幼保健机构的现状与工作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6):827-828.

[14] 梁万年.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2.

[15] 刘芝梅,吴修荣.三级妇幼保健院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质量缺陷定额管理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4, 12(35):234-235.

[16] 邓莉,谭伟,李长明.浦口区妇幼保健服务现状调查[J].医学信息,2014,27(28):324-325.

[17] 王慧琴,傅葵,郝卿.市级妇幼保健院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48-1551.

[18] 庞玲.以实施公共卫生妇幼保健服务项目为抓手,全面提升妇幼网络体系建设[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4(4):811-812

[19] 林萍,蒋荣华.扬州市提高妇幼保健服务水平的做法与体会[J].江苏卫生保健,2013,15(3):40-41.

(收稿日期:2015-02-28 本文编辑:许俊琴)

猜你喜欢
做法体会
浅谈利用网络浇灌党建之树
一名电视体育记者转型新闻教育的观察和思考
急诊救治腹部闭合性损伤的临床心得与体会
浅谈如何做好办公室文秘工作
浅谈留级生的教育管理实践与体会
盐城市农业保险发展现状遇到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呼吸科实习护士带教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