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与反思——《匆匆那年》解读

2015-08-07 19:58李丽霞
戏剧之家 2015年13期
关键词:怀旧

【摘 要】独具魅力的青春,承载着每一位曾经年少的人的梦想与希望、快乐与忧伤。转眼,象牙塔中的理想与爱情已成过往。追忆成为祭奠那段青葱岁月的a主要方式。青春片应运而生,引发了国人的怀旧热潮,但其千篇一律、角色性格单一等同质化问题凸显,使此类影片少有突破。本文以《匆匆那年》为例,对其所展示的青春记忆进行解读。

【关键词】《匆匆那年》;怀旧;青春记忆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07-0119-02

一、引言

电影《匆匆那年》改编自九夜茴的同名小说。平心而论,小说《匆匆那年》的故事套路并不新颖,但因为她对80后经典青春场景的再现,引发了80后对曾经的青春岁月的回忆。故事以张楠的视角展开叙述,同在澳洲的张楠因女友欢欢的关系与方茴相识,机缘巧合,得以倾听方茴与陈寻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但方茴对大学时期的爱情却讳莫如深,后张楠回国,恰好与陈寻成为了同事,又从陈寻的口中得知了陈寻与方茴的爱情,及与赵烨与乔燃等的友情。从方茴与陈寻各自的角度对这段青春岁月进行追忆及反思,细腻的感情处理,千禧年、非典等时代符号的运用,使故事真切感人,当然也不可避免地落入青春故事的俗套,劈腿、打架、打胎、出国,特别是方茴和陈寻分手后与自己并不爱的邝强发生关系并怀孕的情节稍显突兀。电影《匆匆那年》由导演张一白执导,与原著中由暗恋方茴的张楠叙述故事不同,电影中引入了婚礼摄像师七七即方茴的妹妹,通过她的不断追问,开启了陈寻的青春追忆。镜头转向了陈寻遥远的学生时代及他与方茴的爱情记忆,当然也包括陈寻与乔燃、林嘉茉、赵烨等一众死党的真挚友情。在影片的刻意渲染之下,友情、爱情在诸多禁忌的年代里如野草般疯长,曾经那是他们所坚守的一切,却被无情的时光碾压得支离破碎。

影片充满了80后青春的影像,《灌篮高手》的主题曲,当时的热播剧《还珠格格》,无所不在的时代符号,强化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但不无遗憾的是,故事情节仍不可避免落入青春片的俗套。

二、解读《匆匆那年》

首先,《匆匆那年》的主题呈现及情节选择,既然为青春类型片,《匆匆那年》依然是以青春为主题,以陈寻与方茴的爱情为主线,描述了一群生活在北京的80后的情感与生活经历。其中包含了非典、高考、方茴的堕胎及出国等时代符号。时代符号固然是一个时代的重要标识,问题是,以上的时代符号,对于电影中特定的人物群体,有着怎样的特定意义?对他们的爱情及友情有着怎样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或许是我们应该关注的,也是影片是否能在同类型青春片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影片之中除了颜值高的一众主演,导演张一白更是下了一番工夫,可惜这种工夫并没有在影片情节设置中有所体现,在九夜茴的小说《匆匆那年》中,陈寻忘了方茴的生日是因为吴婷婷执意要等白峰,陈寻等一帮朋友陪着她,熬夜后回来睡过了头,从情节走向来看,这是合情合理的。小说对陈寻和沈晓棠的感情发展,也进行了细腻的描写和详细的铺排。陈寻游走于方茴与沈晓棠之间的痛苦也有比较深入的描写。但改编后,情节有了变化,因删减了白峰这一人物,所以影片对陈寻错过方茴生日的相关情节进行了改写,陈寻与沈晓棠一齐练歌,而方茴不停打电话,但最终陈寻只回了一个电话,没人接,就不再理会了。这明显不合情理,以陈寻和方茴在高中积累起来的感情来看,除非发生了重大事件,不然陈寻是不会忘记给方茴过生日的,何况当时方茴亲口承诺生日那天要和陈寻“在一起”。更为滑稽的是,影片竟然把上大学后陈寻和方茴的感情疏离归结为“大学太大”、“我们的课表不一样”等滑稽可笑的理由。众所周知,大学相对高中而言,有更大的自由空间与上课的选择性,而用“我们课表不一样”来搪塞只能说太过拙劣。更有陈寻与沈晓棠的爱情,也太过突然,缺少铺垫。在小说的角色设定中,沈晓棠的靓丽外表打动了陈寻,而二人对音乐的爱好成为了他们感情发展的坚实基础。军训拉歌时的经历也让彼此增进了了解。但在影片中,陈寻与沈晓棠的同居却显得突兀。如果说如《致青春》、《同桌的你》中的女主怀孕,我们还可以理解为情到深处难以自禁的话,《匆匆那年》里方茴与邝强发生关系就显得荒谬至极了。一个自尊自爱的女孩子,可以为爱铤而走险,但在“性”上如此随意实在令人费解。退一万步讲,陈寻与沈晓棠在一起后尚且知道去补救,何况是情场老手邝强,怎么可能不知道采取措施?为了怀孕堕胎的情节竟然不惜牺牲人物的性格,这在小说中就有体现,而在影片中呈现得更为滑稽。

再次,《匆匆那年》的叙事结构。《匆匆那年》在叙事上,由七七的追问,引出陈寻的回忆,让人仿佛再次回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的北京,在时间跨度长达十五年的岁月中有美好的青春校园生活记忆,有涉及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探讨警示,有大学时代的颓废迷茫,有工作以后的艰难奋斗,有婚姻生活的现状等。通过七七的追问,也体现了陈寻等人对曾经过往的反思。虽可以看出导演和编剧的良苦用心,但人物嵌入过于生硬,无疑损害了影片的叙事。影片叙述的是生活片段,为了弥合叙事的碎片化,影片将故事切分为“你还记得她吗?你发过誓吗?你的誓言实现了吗?你努力过吗?你后悔吗?”主要内容在某种意义上被逐渐地分割开来,在衔接不稳的情况下,对于内容的表现,显得生硬。

三、从《匆匆那年》看过度消费的青春记忆

我国的80后已经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80后也逐渐成为我国建国以后第一批会感怀、会伤感、努力向上的主流人群。而这部分人群在具有经济能力的同时,也开始了对精神文明、文化领域的关注,可以说80后的青春大多是相似的,在主流意识的梳理之中,《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全民开始无限追忆当初的校园生活,仿佛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沈佳仪,仿佛就是我们自己的柯景腾。到了赵薇导演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影片中的大学仿佛是我们每一个人生活过的大学,虽然赵薇作为导演的资历还有所欠缺,但是效果惊人,引发怀旧风潮。到了《中国合伙人》,集体的追忆并没有停止,人们崇尚认真做电影的电影人,他们为我们拍摄的电影,是在真实地向我们讲述故事,有些虽然用力过猛,但是内涵依旧值得我们尊重。

但是到了《同桌的你》、《匆匆那年》,导演开始厌倦于单纯地讲述故事,而是转而用具有年代记忆的符号向我们呈现故事,这种偷懒的行为有一个《同桌的你》就够了,发展到《匆匆那年》,青春记忆也开始被过度消费了。这类青春怀念系的电影在近两年来层出不穷,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匆匆那年》,笔者只有简短一句,那就是让女人想起恨过的前任。从目前几个主流的青春片来看,它们的套路千篇一律且角色性格单一。编剧在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压力之下思路单调、想象力也开始匮乏,青春片逐渐被商业化操作带来的物欲和浮夸气息掩盖,相信这些同样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青春片可以拍,也可以大量地拍,但是这种电影的拍摄需要主创人员走心,方能跳出俗套,拍出新意。如果单纯地为了记录,为了商业,为了票房,这种电影往往是费力不讨好的,所以,我国的电影业应该尽量减少对于青春记忆的过度消费。当然,这必须排除具有良心的好的青春电影。

参考文献:

[1]吴华眉.论萨特的存在主义爱情观[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08).

[2]赖一捷.张艺谋对先锋小说的影像化重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3]杨毅.当前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历史真实问题[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4]申朝晖.“年代剧”中的时间叙事与文化症候[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5]顾广欣,李亦中.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电影批评初探[J].民族艺术研究,2014(06).

[6]孙婧.民间性电影美学的建构:微电影审美形式分析[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1).

[7]陈炳杰.从《匆匆那年》看国产青春片的退化[J].戏剧之家,2015(01).

[8]邓珏.青春的叛逆与迷惘—评电影《四百下》和《无因的反叛》[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

作者简介:

李丽霞(1978-),河南省西平县人,文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怀旧
基于怀旧视角的古镇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基于怀旧视角的传统儿童游戏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港囧》中的香港城市影像空间建构
江苏卫视“怀旧”与“科技”的狂欢
浅谈电影怀旧传播模式对消费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