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珠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中学 054001)
语文是中小学阶段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其中写作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纵观现状,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写作兴趣缺乏,无话可说。要想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必须激发起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这样学生才能在写作表达过程中,充分调动起自己已有的语文知识,把自己在平时生活中观察到的、听到和看到的事情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学生缺乏兴趣,拿起笔来毫无头绪,即使写出几行字来也是空洞无趣的。下面我将浅谈自己的一些教学尝试。
很多学生在语文考试过程中对于作文都存在一种畏惧心理,“害怕写作文”这种心理障碍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成绩,普遍认为作文难写。那么,教师如何做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呢?
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语文教师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学生连最基本的语言都组织不好,又怎么能够让写出一篇令人心旷神怡的华章呢?没有最基础的系统的写作练习,学生写出的作文往往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免不了要对这些问题提出批评和指责,本来学生对于写作文就有抵触,再加上教师的指责,学生便对写作更加畏惧。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从最基础的写作开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初始阶段,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让他们练习写一写片段,从身边的人或事写起,可以是对某个人物的描写,如朋友、家人、老师等,也可以是对某个场景的描述,如学校、房子等。总之,先从相对简单的记叙文开始入手,尤其对于写作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范文让其进行模仿写作,渐渐地,在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之后,再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创作。
在学生写作初期,教师可以在提出写作题目之后,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提示,如文章构成的主体和可以运用的表现手法等,如果是相对较难的题目,教师可以先出示一些范文让学生学习,然后根据范文来进行模仿练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直接示范写作,让学生把握写作的技巧,降低对写作的畏惧心理,使他们敢于下笔去写,这样学生才能乐于去写。
教师在整个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己的教学语言,不要过多地用批评指责的语言去刺激学生,要经常鼓励学生,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有了乐观自信的情绪,学生才能不怕困难,勇于迈出写作的步伐。另外,在学生的作文中,教师不要只挑毛病,而是要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处,不管是新奇的创意还是精彩的语言,只要有闪光点,教师就要以此为契机去肯定学生的写作,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取得的一点点的进步和成长。即使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教师也不要用及格和不及格来衡量学生的作文,而是把好的地方提炼出来,让学生多体验成功的喜悦感,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有了兴趣,学生就会愿意去尝试写作,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之后,学生就会逐渐培养起写作能力。慢慢地,作文的内容会越来越精彩,情感的表达也会越来越顺畅。
作文很多时候描写的是自己的真实生活,抒发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所以要写好作文,先要了解自己身边的事物。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应适当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用心去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素材,这样就能使学生在写作时写出与众不同的好作文。
人们常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的写作更是如此。没有生活的体验就没有写作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体验真实的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认真观察。由一棵棵绿色的小草感受春天的清新气息,从一枚枚沉甸甸的果实体会秋天丰收的喜悦,从一朵朵冷傲开放的梅花感受到坚强的品格……总之,让学生体会到:只有用心去感受和体验,才能有所收获,体会到生活中的美好。在这个体验和收集写作素材的过程中,学生既有了写作的材料,又有了情感的积累,一举两得。所以,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方方面面,用自己的心去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有了对生活的感悟和积累,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自然就有话可说。
阅读是知识和语言输入的过程,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通过课外阅读训练,学生既可以学习到作文的一些写作技巧,又可以开拓视野。但写作技巧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练成的,这需要学生对各种书籍进行涉猎,在认真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语言材料,让这些材料成为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把文章中好的词句积累下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去,熏陶情感,开阔视野。
另外,语文教师在课下也要做好积累语言的工作,把一些简短有趣的小文章以范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他们在模仿和借鉴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为了避免学生总是犯一些写作时容易出现的千篇一律的毛病,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关于提高写作技巧的小文章来帮助学生去观察和把握写作特点。
总之,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出发,消除学生的对于写作的畏惧心理,培养他们写作的自信心,然后结合课文教学,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必要时还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训练,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有了这些基础,学生的写作能力必将得到明显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