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尔》的理论价值及其当代启示

2015-08-07 02:10:53舒寒
亚太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理论价值自然主义启示

文/舒寒

摘 要:《爱弥尔》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一本重要著作,该书充分体现了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掀起了一场突破宗教禁锢向往人性自由的革命。本文首先剖析了《爱弥尔》的理论价值,继而以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当下的儿童教育,发现了当下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自然主义;理论价值;启示

《爱弥尔》的理论价值及其当代启示

文/舒寒

摘要:《爱弥尔》是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一本重要著作,该书充分体现了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掀起了一场突破宗教禁锢向往人性自由的革命。本文首先剖析了《爱弥尔》的理论价值,继而以自然主义视角审视当下的儿童教育,发现了当下儿童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自然主义;理论价值;启示

作者简介:舒寒,男,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中图分类号:B03

文献标志码:码:A

文章编号:号:2095-9214(2015)08-0271-01

一、《爱弥尔》的主要教育观点

《爱弥尔》是卢梭的一部教育学论著,也是他关于儿童教育的经典之作,由于其传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与当时天主教会统治下的教育思想不符,该书一问事便被视为禁书。该书以小说的写作手法虚构了一个主人公“爱弥尔”,而卢梭则化身为爱弥尔的教育者,分四个阶段叙述了爱弥尔在不同生长阶段应该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本书体现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1.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于培养“自由人”。卢梭认为,人的自由包含三个方面:自然自由,即人生而有之不可剥夺的自由;社会自由,即人在成长过程中克服社会中的人性堕落,避免被社会异化的动态过程;道德自由,即个体作为人类所具有的人性本身在历史过程中完善的动态过程。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虽然能自由但是理性与道德不会得到发展,因此,自由是相对的,但他反对仅用理性建立的社会教育。

2.消极教育与人性本善。卢梭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因此在儿童时期的教育不应该灌输学生以道德和知识,因为仅用理性建立的道德基础是不牢固的,只需要防止他的心灵沾染罪恶。任何的学习都会逐步替换掉他本身对于外界的认识,并且逐渐会使他丧失认识事物的能力。

3.天性至上与自然生长。卢梭主张教育应该遵循儿童的天性,使教育与人身心发展阶段相一致,为了保证儿童的自然成长,他认为教育的最好场所在应该在农村,而孩子最自然的教育者为其父亲。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尽可能的避免干扰孩子的自然生长。

二、《爱弥尔》的理论价值

爱弥尔一书所体现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整个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发展史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与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教育的目的本就在于效法自然,并对其加以补缀。而后夸美纽斯从教育学的高度拉开了自然主义教育序幕,他认为教育应模仿自然,依据儿童的年龄能力进行教育。

18世纪以前,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于自然的认识倾向于客观自然,即人作为自然之物,教育应遵循自然规律,基于此据点,自然主义教育摆脱不了神学宗教对于人自身属性的局限。18世纪以后,启蒙教育思想家期望冲破神学的牢笼,把注意力放到人本身,突出人的价值和人的主体意识,完成这一关键转变的人便是卢梭。他成功的把“自然”的内涵由客观自然转向主观自然,即人本身就是自然的,儿童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那样,自由自在发展个性。卢梭思想中占据主导的是对人性、人本的发现和尊重。

卢梭《爱弥尔》中体现出的教育思想赋予了自然主义教育人本化的内涵,突出了儿童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开辟了教育科学人本化的道路,也为从心理学出发探索教育的斐斯泰洛齐以及福禄贝尔、第斯多惠等人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提供了基本支撑点。

三、《爱弥尔》的当代启示

《爱弥尔》一书体现的卢梭对于儿童教育的构想及其渗透出的对于儿童的尊重和关怀对当下儿童教育具有启示意义。从自然主义教育视角审视当下的儿童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儿童、灌输超出儿童理解范围的知识、用过于统一的标准要求儿童等等。虽然《爱弥尔》一书中的一些教育构想不合实际,但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下儿童教育仍有深远启示:

1.儿童教育应尊重儿童文化。所谓儿童文化,即儿童与儿童在生活学习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性的文化。儿童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儿童的世界是充满想象力的、充满艺术性的、幻想性的,这是因为儿童的发展水平处于主客体相互渗透的状态。而世界在成人眼中是客观的、具体的。在当下的儿童教育中成人往往将自己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强制灌输给儿童,以对错为戒尺扼杀了儿童对于外部世界的自我感知和想象力。

2.注重儿童身体发展。卢梭在《爱弥尔》中指出,对孩子们讲体力,对成年人讲理性才是教育的自然法则。而当下的儿童教育中,儿童在小小年纪就要承受来自教师与家长的压力,为了考试分数放弃了属于童年的那份快乐。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近视者愈来愈多。在卢梭看来,在儿童时期要促使他们嬉戏,活动,培养他们美好的本能,而不是为了所谓美好的未来强制剥夺天真烂漫的儿童享受稍纵即逝美好的权利。儿童时期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学校教育应保证儿童足够的运动与锻炼,自由的活动更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均衡发展。

3.不要为儿童刻意的规避痛苦。当下的中国家庭中,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父母从孩子出生便尽全力满足孩子的需要,为他们规避一切可能使他们感受痛苦的因素,这就逐渐的使孩子丧失了面对苦难的能力,当一些挫折来临时,孩子往往会做出超越挫折本身的反应,甚至患上心理疾病。在卢梭看来,儿童从小就应该学会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当教育者刻意避免孩子遭受大自然给予他们的一些痛苦时,往往会带给他们许多不源于大自然的灾难。因此,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遭受一些苦难更有利于其成长,为了感受巨大的幸福快乐,需要其体验一些微小的痛苦。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尔.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徐银碧,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对当前儿童教育的启示.教育探索,2009(14).

张志泉,自然主义视野下的中国儿童教育.南通大学学报,2011(03).

猜你喜欢
理论价值自然主义启示
马克思社会结构理论的当代价值
女装设计中的自然主义元素渗透研究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21:30:03
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13:11:25
浅谈现代农业中农艺的重要价值
浅谈金东仁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主义
西方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有效实施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4:36:03
论美国警察院校政府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及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28:23
武陵山片区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的建设与启示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3:01:16
论王阳明民族观的当代启示
求知导刊(2016年20期)2016-09-27 00:2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