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花棍秧歌教学现状探究

2015-08-07 00:36:50李梦莹
戏剧之家 2015年13期
关键词:绥化秧歌满族

李梦莹

(绥化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黑龙江省花棍秧歌教学现状探究

李梦莹

(绥化学院 黑龙江 绥化 152000)

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花棍秧歌的研究,对现代教学现状及发展作出有效的、科学的论述和预测。找出其应有的社会价值,并对未来花棍秧歌进行展望研究,找出花棍秧歌的存在价值、社会意义以及教育作用。

黑龙江;花棍秧歌;教学;现状;探究

黑龙江省花棍秧歌兴起于民间,经过民间艺人的整理加工与传承,花棍秧歌比较完整地保存了下来。在历史长河中,黑龙江省花棍秧歌逐渐发展并被老一辈的舞蹈艺人吸入到教学当中。黑龙江省花棍秧歌被吸收到教学当中并不是凭空而来的,它在课堂训练中被归入东北秧歌的范畴,是在黑龙江省满族的怀抱中孕育的具有东北特色的秧歌舞。

一、花棍秧歌从群众走向教学的转变

(一)从群众中来到教学中去

黑龙江省花棍秧歌是保留下来的满族秧歌的一部分,被老一代民间艺术家悉心呵护着、传承着。花棍秧歌得到了群众的认可,并逐渐走进了课堂。要掌握民间艺术丰富的、娴熟的、美妙的艺术技巧以及表现形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深深扎根于民间艺术的土壤中,也就是要经历长期的采风观察,才能充分掌握素材和资料,才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舞蹈教育者的探索

黑龙江省花棍秧歌的继承很难。绥化市庆安县的花棍舞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当时任县文化馆辅导员的许丽萍同志,从1980年起就和同事对花棍秧歌舞进行了收集、挖掘和整理。1982年,她与其他民间艺人们编导的《节日花棍》在全省第二届舞蹈比赛中获得编导一等奖和集体表演一等奖、文学文艺大赛三等奖和全国业余音乐舞蹈比赛丰收奖。在花棍不断普及的同时,许丽萍将这一技艺传给了庆安县文化馆副馆长关静云,关静云便成为了花棍舞的第四代传承人。后人们有义务有责任去更好地完善、传承黑龙江省各个县市的花棍秧歌舞。很多舞蹈艺术家更系统、更规范地将花棍秧歌运用到教学当中。

二、花棍秧歌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内容的完善

笔者在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深入了解了花棍秧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风格。黑龙江省花棍秧歌教学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其中1992级的学生们在中央电视台表演的《花棍舞》是花棍秧歌教学从地方走出的第一步,也证明了花棍秧歌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随后,东北花棍秧歌教学不断完善与发展。课程设置原为中专女班为三年级上学期,男班为三年级下学期。因舞动花棍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所以学生们在训练时,要做到手和棍的协调,并掌握动律特征。

(二)教学体系的建立

黑龙江省花棍秧歌教学体系的建立还在探索之中。黑龙江省花棍秧歌和满族花棍秧歌在打法上是不同的,满族花棍秧歌是以骑射为主的动作,女装主要是以折扇为主。但是吸收到教学当中的就变成了东北秧歌的花棍舞,主要是以东北秧歌的风格韵律、动作性格所编设的。花棍秧歌在教学中具有不同于东北秧歌的舞蹈体系。它吸收了满族舞蹈和东北秧歌的精髓,是具有黑龙江东北特色的花棍秧歌。黑龙江省花棍秧歌教学体系在建立之初,舞蹈者们就对其进行了探索,但此时的探索是非常艰苦的。

(三)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我们应该进一步研究黑龙江省花棍秧歌的起源,做好寻根的工作,用我们的智慧挖掘花棍秧歌的发展脉络。很多现代舞蹈只注重表面的表演而不去看它的根源,舞蹈也是有生命的,必须找到它的出生地,了解它是从何而来又是怎么样得到发展的。如果不去了解它的过去,那么我们是很难了解到花棍秧歌内在的东西的。所以说,现阶段的舞蹈需要寻根。

其次,我们应该加强教学中舞蹈风格动作套路的圆满化。何为圆满,就是说舞蹈教学不要只训练固定的套路模式,教学者应该创造出更多适合花棍秧歌、花棍秧歌课堂教学的打法套式,思维不要固定在原有的舞蹈打法上。在舞蹈多元化发展的形势下,花棍秧歌也应该被舞者们重视起来。

最后,就是舞蹈家们的辛勤付出和努力。正是因为这些舞蹈家的辛勤付出和努力,花棍秧歌剧目才被很好地保留了下来。在采风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东北石油大学艺术学院学习舞蹈的学生都能跳出花棍秧歌的几套动作来,这说明花棍秧歌给她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可想而知,在黑龙江花棍秧歌教育事业中,舞蹈教学者的辛勤劳动是多么重要。

[1]明继学.挖掘满族历史抢救满族文化[N].黑龙江日报,2010-10-18.

[2]栾榕年.满族民间舞蹈[M].抚顺:抚顺出版社,1990.

[3]周宏荣,马景星.满族萨满教舞蹈神的文化意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7(01).

[4]刘金昌,熊琨.探索东北秧歌的渊源及其演变[J].温州大学学报,2003(02).

[5]罗雄岩.中国民间舞文化探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1997(02).

J722.211

A

1007-0125(2015)07-0218-01

李梦莹(1988-),女,2013年进入绥化学院音乐学院舞蹈专业就职。

猜你喜欢
绥化秧歌满族
何藩纪实摄影创作中的主观因素研究
绥化天气雷达系统建设实施过程的关键点回顾
黑龙江气象(2021年2期)2021-11-05 07:07:08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河北画报(2021年2期)2021-05-25 02:06:00
富平村里唱秧歌
新宾满族歌舞音乐创作及时空表述
乐府新声(2019年3期)2019-10-17 02:17:14
昌黎地秧歌
大众文艺(2019年13期)2019-07-24 08:26:42
新闻评论应注意在“度”和“点”上着力——《绥化日报》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实践与思考
新闻传播(2018年5期)2018-05-30 07:03:01
让满族剪纸艺术走向辉煌是我一生的追求
改成汉族的满族人
把咱的秧歌扭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