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竹
(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 海南 三亚 572000)
浅谈扬琴独奏曲《瑶山夜画》
陈思竹
(海南省民族歌舞团有限责任公司 海南 三亚 572000)
扬琴独奏曲《瑶山夜画》由带引子、尾声等四个标题构成。四个主题环环相扣、紧密相连。乐曲以神秘的引子营造出静谧的瑶山夜境,柔美的主题音调引出如诉般的情歌,祭祀先祖的篝火舞蹈寄托着山民对自然的崇敬之情,尾声在迷离的音调中进入物我两忘、人鬼共处时的幻境,好似一幅大写意般的风情水墨画。
瑶山夜画;气韵;感悟;音乐
《瑶山夜画》采用的是中国的曲调,蕴涵着浓郁的中国之韵,具有人鬼合一的气韵。以鬼情表达人意、以人意动鬼情,而使两者如此和谐交融的是大地之情,印证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的表达方式:天人合一。曲名点题“夜”,一切都在夜色下进行,故整曲的主调色彩是围绕着黑色而展开的,是在寂静的黑夜中蕴藏着无数的神奇和奥妙,是在无形下深藏有形。
我将分段阐述乐曲的艺术功能与自我的感悟:
夜色下的瑶山只有一种颜色——黑色,山与水都在夜幕的掩盖下隐藏了,此段只用了三种技巧,却将瑶山夜色下的静谧、不受外界打扰、怡然自得的静表现得惟妙惟肖。低音轮浑厚的音色将主题色彩压至沉底,表现了在深山中,大自然的魅力不容侵犯。左手的小二度音程,犹如在夜幕下水滴轻落在叶片上开出的水花,又犹如山林深处小动物们在窃窃私语。三十二分音符的连续半音下行,打破沉默,点出万物的灵动;上下行交替的六连音由慢渐快再渐慢,则点出沉寂中暗藏着的莫名涌动。
瑶山的夜景是“纯”,纯的我们只能看见黑色,但这不是寂静的黑。扬琴独特的技巧“勾”出在夜下幽会的少男少女们慢步踏至山林,从远处渐渐传来情人们的对歌声,歌声婉转、悠扬。此段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处于中弱的力度下,描绘了刚相见的情人们默默注视对方,轻声诉说相思之苦的情景。其中右手的音模仿男子厚重的声音,衬托出左手反琴竹所发出的的清脆音色,好似女孩正在羞答答地吟唱。转入D调后,音调提高,情绪也随之高涨起来,女子唱罢,男子接。男子的唱腔高亢、浑圆,似不忍心心爱之人再受相思之苦,用歌声来抚慰心上人,两人的爱情至纯至真。
随后,伴奏织体变成连续的六连音,将情绪推向高潮,左手的旋律就是女孩的歌喉,而右手丰满的织体就是男孩的应答,一唱一和,所有的情感都上升,激情已被点燃。转入G调后,速度、力度、节奏型回归平静,轻柔的音色将画面从情人们身上再次转回瑶山,寂静的瑶山在人们的歌声中渐渐远去。
一组强而立马弱起渐强的双轮音在不断的离调中弹奏小二度音程,预示着将有神秘的事情发生。十六分音符的快速下行,似乎有意将大家的好奇心扑灭,其实不然,这只是虚惊一场。这是一场祭祀活动,人们在有序地忙碌着,心情是激动的。变奏手法的运用则表现出山民们的准备已进入尾声,大家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此起彼伏,以及力度的不断加强,在最高点迅速下滑至最低点,模拟了人们将点燃的火把掷向木柴时的弧线。一瞬间,篝火被点燃。119小节模拟了木柴在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音。山民围绕着篝火狂热跳舞,尽情歌唱。双声部的演奏将情绪调动起来,动感极强,主旋律穿插于两个声部之间,使场面气势宏伟。
在演奏此段时,一定要注意旋律在两个声部间交错,双手的衔接要自如。主题在变奏后,情绪更为欢跃,推动旋律前进。随后左手三连音做铺垫,右手演奏主旋律,运用低音浑厚的音色,加上左手三连音的连贯性,展现了先祖的魂魄及大自然的万物生灵在山民们虔诚地召唤下,如风般飘至祭祀现场。旋律线再次转入左手,而双手则是进行交叉演奏,无论是气势还是力度都上升了一层,展现了人鬼共处的融洽。其中,右手不时出现半音阶上行,更是推动情绪的高涨。转入G调,大规模的半音阶模进、变化音及小二度音程制造出奇特的音响效果,表现灵物之间的召唤、交流,这些是肉眼无法看到的。进入F调,再现主题。此时,此人非彼人,而乃万物;此鬼非彼鬼,而指天地与万物、人与鬼的融合,这正体现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最高的境界:天人合一。在夜色中,“火”与“夜”以及被火光映照得通红的人,热情的红与神秘的黑激情碰撞,使山民们看到了白天看不到的事物,感受到了白天感受不到的激情。即使是在狂欢,但心灵却得到了最纯净的洗礼、升华。转入A调,一切都到了白热化的程度,抛却了所有的浮躁、仇恨、欲望,投身融进大自然的怀抱,这是对自然表达崇敬之情的最淳朴的方式。高潮过后,一切都慢慢归于平静。激情是短暂的,留下的只有人们恋恋不舍的火热之心。激情退去,一切回到原点,瑶山的夜景再次只留下深不可测的黑色。
虽回到主要调性C调,但迷离的音调在右手中不断流淌着,左手三指轻垫着旋律进行,稍自由的节奏,再次把我带入人鬼合一、物我两忘的神奇幻境中。此段的表现集中在“幻”字,一切都是那么的缥缈、虚幻。曲虽终,但余音缭绕、久久不散、回味无穷。
以上是我对《瑶山夜画》这首曲子的整体理解和感受。感谢许学东老师创作了这样一篇佳作,通过这个作品,我不仅学到了新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更是从中得到一个启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件美好的事情,我们应该珍惜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J648.51
A
1007-0125(2015)07-006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