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怡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快速推进,素质教育模式已经渗透到多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也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普遍认可。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一个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与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以“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为题,展开具体的分析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在目前的教育背景下,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构建高效初中语文课堂就显得十分重要,关注课堂效率,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重点所在。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才能有所提升。接下来,笔者将探讨“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具体方法”。
一、运用现代技术,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
互联网作为二十一世纪信息高速发展的产物之一,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政治领域。现在,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多媒体以其直观、形象、生动、灵活等特点,使语文课堂教学大放异彩,迅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背影》这篇课文时,教师完全就可以将多媒体引入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其中有这样一段动作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教师将这段话利用PPT展示出来,重点标注几个表示动作的字,让学生重点理解和分析。再者教师可以利用这篇课文,让学生将生活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背影用拍照的方式记录下来,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拍摄,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展示出来,讲讲这些背影的故事,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二、引导小组讨论,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改变传统满堂灌的语文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小组讨论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课堂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就某些学习问题,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任务的分配和合作学习,经过充分讨论,自由交流,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探究和掌握知识。小组讨论教学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课程当中来,不断掌握知识,不断提高各项综合能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小组讨论的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效率。
例如,教师在讲解《蜡烛》这篇课文时,就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他们小组内讨论一些问题,发表各自的见解,保证每个学生都思考问题并回答问题,小组内互相补充后进行汇报,归纳和总结出最后的答案。
如,“做好了坟堆后,老妇人就从她那黑色的大围巾底下,摸出她离开地窖的时候揣在怀里的东西,这是一只大蜡烛,是45年前她结婚的喜烛,她一直舍不得用,珍藏到今天。”根据这段话,有许多的问题和疑问,为什么要对这只蜡烛的来历做补充说明;从“黑色的大围巾底下取出又一只蜡烛来”中的“又”字有什么作用?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讨论的时间可以长一点儿,但是必须保证每个学生都发言,同时学习其他学生看待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角度,取长补短。比如蜡烛的来历:①可以是表现了蜡烛对于老妇人来讲是多么的珍贵,具有意义:②可以是表现了老妇人对牺牲的战士无比的悲伤和敬意;③也可以是表达了老妇人对侵略者的痛恨和蔑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发点,不同的方向,得出不同的结论。
三、组织课前预习,打造高效课堂,增强教学效果
课前预习实际上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对即将所学知识进行的自学。在学校教师能教给学生的只是最基本的、起码的知识。大量的新知识靠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去探索,根据需要去自学。学生在预习新课文的过程中,会有一些不懂的内容,这些看不懂的地方,往往就是该篇教材的重点、难点,或学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弄懂这些不明白的地方,恰好是学习深入的关键所在。教师要引导学生预习的时候把这些看不懂的地方记下来,上课时特别注意听老师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这样,听课的目的非常明确,态度积极,注意力也容易集中,听课效果肯定会好。
例如,教師在讲解《伟大的悲剧》这一篇文章时,教师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引导学生,首先要看文章的题目,读完课文,要知道题目中的这个悲剧指的是什么,大概明白整篇文章讲述了怎样的事件;其次是课文的开头和结尾的论述,文章开头写“为的是能早一点看到无比美丽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无比魅力的?预习之后,要掌握这个秘密是到达未曾被世人瞧见的地球的南极点。再者,细细的阅读整篇文章,要对文章进行深一层次的理解,将文章划分层次,明白每一层次所描写的主要内容,注意对文章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进行分析,标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这样的学习,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文章有一个大体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上学习时,就可以对自己要重点听讲的地方有一定的基础,更好的解决自己不会的知识,增强语文学习的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课改实施以来,语文课堂教学仍然有低效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理念比较落后等,导致了初中语文课堂学习非常枯燥和乏味,学生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不高,最终影响教学效果,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经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理念的革新,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苏宜培. 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策略[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年08期
[2] 高智山. 如何利用多媒体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7年19期
[3] 王萍珠. 探究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 高考 2017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