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兆艳
摘要:语文教师除了理论知识传授外,更要关注提高学生语文的能力培养,使教育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所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于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把社会生活作为一个大课堂。语文和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两者不可分割。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把生活当成语文学习的动力和参照,从而关注生活,获得各种各样的人生经验,习得各种语文能力,品味不同的人生。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生活化
一、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非常重要,不仅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教学,还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经验,创设一个个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用心去体会,用心去观察。
二、创设生活情境,感悟教学难点
语文教材中,有些文章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况和生活经历相差很远,仅凭文中的一些语言文字很难准确地感悟、领会文中的精髓,这就是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所在。如《朱德的扁担》这篇课文,课文写的是红军为了守住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一起去距离遥远、路况难走的茅坪去挑梁的故事。为了使学生了解当时红军所处环境的危险,我让孩子们想象,现在我们教室外面有一大群非常饥饿的狼,狼群随时可能冲破我们教室的门,吃掉我们。让学生思考,这样的环境中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很快说出“危险”,从而让学生体会“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在教学挑梁路程远且难走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对于“山高路陡”直接出示图片,以帮助学生理解。
三、创设生活情境,感悟教学亮点
有些课文中常常出现一些看似平淡,却引人深思,值得大家一起好好品读的句子。而要很好地引导学生感悟这些句子,把它作为教学亮点,很多时候教师必须要想办法为学生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之后再去感悟才能起到事半功倍地教学效果。如《第一次抱母亲》,这是一篇叙事写人的课文。“我”无意之间第一次抱了母亲,抱出了许多感慨。“我”第一次抱母亲,由于不知道母亲如此之轻用力过大差点把母亲摔倒,护士看见“责备”“我”使那么大的劲干什么,与学生在此讨论“责备”的意思。看似很平常的话语,却实在很不一般。此时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思考“抱怨,责备,斥责”这三个词语的区别与相同。对于护士来说“我”和母亲是陌生人,素不相识,用“斥责”不太符合护士的身份,语气过重。而用“抱怨”则语气过轻,无法表达出护士对母亲的关心与爱护,用“责备”恰到好处,既符合护士的身份,又表达出对病人的关爱。随即通过品读感受这份关爱。
四、加强生活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朗读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将自己的名字由“知行”改为“行知”,由此可见,他特别重视社会实践,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和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同样也离不开学生对生活的体验。
五、体验生活,引导学生把文章读美
任何一种事物,只有亲身察看过或接触过,才能深深地把它印在脑海里,并情不自禁地对它们产生一种情感。只有心中有情,再去朗读和这个物体有关的文字时,才能把文章读好。如在教学《快乐的节日》这篇课文时,我先通过播放录音跟读,然后老师范读,让学生整体感受欢度节日的场景。接着,正好临近六一,组织了一次六一儿童节联欢会,孩子们开心极了,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節日带来的快乐,让学生知道自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而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又是祖国给予,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报效祖国。最后让学生带着对课文的理解再来听一听《快乐的节日》这首歌,感受欢庆节日的喜悦。
六、体验生活,引导学生把文章读透
在语文教材,有些文章内容所蕴含的意义较深刻,学生有时难以理解。这时,教师必须要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验文字中的一些生活情景,然后再去让学生练读,才能让学生把文章读透。如《家》这是一篇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儿童诗,儿歌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比喻,激发出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低年级学生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都比较缺乏,因此对文本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边读边联系自己的生活想想,把每一个画面都在脑海中清晰的构建出来:小鸟在树林里欢唱;鱼儿在清清的河水中自由自在地游……从而体会出家的温馨与快乐。而祖国就是一个大花园,我们少年儿童就是花园里的花朵,我们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所以说祖国是我们的“家”,是我们小朋友的“大家”。再通过让学生自由大声朗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比赛读,愿意读的学生站起来,指名读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由于先前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了充分的体验,朗读起来自然水到渠成了。
七、组织生活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语文的使用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该要注重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平时应多与学生进行一些课外的语言沟通,说说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可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也可让学生参加学校或者社区组织的各种各种的活动,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展示自己并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总之,语文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思想情感,一种生活,我们时刻都要学以致用。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改革创新,让课堂走进社会生活,把语文教学与生活完全融合起来,彻底改变封闭式的教育,发展开放式的,面向生活的教育,培养学生语文方面的各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