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思考

2015-08-06 11:09吴永田
魅力中国 2015年32期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素质教育

吴永田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任务要侧重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健全学生的优良人格上。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全面围绕素质教育理念开展管理工作,在管理事务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公共参与意识。接下来,本文将谈一谈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思考。

关键词:素质教育;小学班主任; 班级管理

管理工作本身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人文科学。班级是学校的基本教育单位,班级是否有良好的班风学风,是否团结互助、共同进步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好坏。小学的班级管理事物繁杂,情况多样,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充分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发展需求开展工作。

一、素质教育理念下班主任的教学工作

传统的教学中,班主任的工作总是侧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班主任要将培养学生多方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一体化发展作为工作重心,而不是单方面强调学习成绩。因此,在管理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与任务,不能仅仅把学生成绩作为工作重心,而是时刻把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作为行动指南。其次,在学习方面,班主任教师在各学科的教学中需发挥统筹安排的作用,积极地和各学科老师沟通交流,倾听任课老师对学生的评价才能理性客观地评价学生,这样也有利于班主任老师及早地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纠正。在学习上还要要求班主任老师对各学科有一个基础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学习各学科中的兴趣,不要仅仅关注语数外三门学科的学习,也要关注学生在一些培养学生品德和思维的学科中的表现。如果班主任教师只注重三门主要学科的学习,那么素质教育依然没有得到深化与落实。在班级的日常管理事务中,班主任要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管理理念,要制定一系列的班级活动计划、班规、赏罚条例来使班级良好地运转。班主任的教学工作除了要抓好自己本学科的教学任务,还要统筹兼顾,宏观调控,和其他的任课老师组成一个团队,经常地开展班级教师的研讨会,针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出现的问题进行集中地商讨,团队成员之间团结一致,保持高度一致的教学目标与教学理念,一同把班级工作做好做精。

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用于当代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了,素质教育更是要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在素质教育理念下的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班主任老师切忌“包办一切”。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呢?第一,班主任教师一定要转变思想,跟进时代,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也要和各科老师一道坚守这个原则。只有当各科授课教师把教育思想转变到素质教育模式下的理念,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小学生在思想上没有主体作用的概念,班主任教师要积极传达这一观点以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自己是班级的主人,有“当家做主”的权利。在班会中,班主任可以开展一些主题式班会,例如“班级大家庭中我能做些什么”“假如我来管理班级”等等类似形式的讨论会。通过讨论会让学生培养主体意识,增强主人翁的责任感。最后,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展示自我。班主任要抓住生活学习中的点点滴滴,采用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主体意识的深化。此外,班主任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代表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要在一定的规则范围内自由地发展以养成学生自我的独特个性,自然也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规则意识的培养,其实,让学生讲规矩、守规则,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无冲突。

三、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和公共参与意识

小学生由于心智思想尚不成熟,对自己的管理很难做到。在小学阶段,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习惯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大有裨益。古人曰“慎独”,一个人的时候管理好自己是一件难事,因此从小学阶段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自觉性。比如上自习的时候,班上没有人吵闹;在家要认真写作业等等,班主任或是家长不可能时时刻刻监督着学生的生活学习,由此看来,学生的自觉性尤其重要。在培养学生的自觉性上,可以先让一部分人自觉起来,即挑选几个得力的助手,从平时学习中就要考量学生哪些学生自觉性较好,让他们先承担起一些管理责任,发挥学生自治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班委为学生们起到了良好的表率,促进其他学生养成自觉性。当然,也让班委自身更加严格要求自己。除了班委的管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觉的重要性。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杀一儆百”的方法已不能深入人心,要不断地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好德育教育,可以通过一些电影、短片、纪实美文等等来进德育教育的渗透,直击学生的内心深处才能起到好的教育作用。現如今,学生大部分是家里的“小皇上”,不但在优越的家庭环境下成长起来,而且多半是独生子女受到父母的百般宠爱,这让学生从小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感。许多学生在一些小事上斤斤计较,而且不愿参与班级的公共事务,认为公共事务是班委的任务,和自己无关。这些想法都不利于学生自己和班集体的成长与进步,因此,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尤为重要。在班级中可以设置每日的值日班长,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管理班级,参与班级决策的机会,让班级更加民主,也能让学生更加融入集体,懂得团结的重要性,学生在这样的班级里也会更有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四、创新教育,促使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师在小学的管理工作中大多面对许多繁琐细小的事物,因此教师在管理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学生的不用情况,因材施教,创新教育。班主任在教学中要首先做出示范,实施创新教育,即只要学生能将所学知识掌握就应当支持,对不同的学习方式要加以指导,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一味要求学习方法相同。此外,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勇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教师应当欣赏能提出大胆设想的学生,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提出的创造性的问题,教师要有一定的思考并耐心地进行讲解。在班级的管理中,鼓励学生对班级规则的质疑和批判。诸多做法都是为了不打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教学宗旨,不断鼓励学生的多方面、个性化发展。

结束语:新时期下,小学班主任要深入落实素质教育,不能仅把素质教育落在纸上,身为教育改革的一线执行者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新一代的青少年将在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下全方位发展,成为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吴书平 浅谈素质教育下的班主任管理工作[J]教育与管理,2011年第三期

[2]齐岩 谈素质教育下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J]2012

猜你喜欢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也谈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