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2015-08-06 11:09李永刚
魅力中国 2015年32期
关键词:运动兴趣主体参与

李永刚

摘要:学校体育教育是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的关键,它不仅是为学生终生体育打好体质基础,更重要的是用积极的心态参与活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有超越自我的信心和理念,以便于增强将来适应社会的能力。体育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可以提供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运动参与、自我锻炼的时间和空间等,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提高终生体育意识。

关键词:终身意识;运动兴趣;运动习惯;主体参与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这句话道出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全民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需求,更道出了终身体育是关系到每个人人生幸福的最基本保证。学校体育是促进每一个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终生发展的基础,而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下面结合我十几年来的体育教学实践,从以下五方面谈谈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几点做法:

一、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识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完全人格,首为体育”。 体育不仅强健体魄,而且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载体,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极好舞台,是弘扬民族精神的极好形式。

首先,教师要了解学生发展之需,明确体育对青少年的思想品德、智力发育、审美素养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学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工作观。

其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深刻懂得: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生坚持锻炼、热爱运动,他们在青少年时代练就的健康体魄,为他们实现远大的革命理想打下了基础,伴随他们走过艰难困苦的战争年代,保证他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能够承担繁重的工作任务。青少年的健康是国家的财富,更是每一个人健康成长和实现幸福生活的根基。

二、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满足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如:学生不同程度地受到来自文化学科方面的压力,相比之下,体育课的压力就小得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去精心设计课中的各项环节,能够让学生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更大程度地产生快乐,得到乐趣,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同时还使学生们能够把来自文化课方面的压力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从而产生出积极的作用。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了。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成为孩子们运动的乐园,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就能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三、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形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的过程。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我认为,应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有目的地把体育的力量、智慧、健美、和谐的独特魅力展示在学生面前,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重视体育知识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的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发展,为学生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能够用多器官多角度多侧面体会到体育是跃动的音符,体育是舞动的旋律,体育是运动的艺术。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探究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育教学现代发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学,将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演示容易出现的错误,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整体功能使学生在更充分的体验获取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中喜欢上体育,乐于体育,享受体育的价值和魅力。

五、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无论其身体素质怎么好,技术有多么全面,都不可能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必然有其自己的专长。而学生各有各的兴趣和爱好,如: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踢毽子;有的学生喜欢看各种体育比赛项目,但又看不懂等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自然而然地找体育老师来帮助。这样,作为体育老师的素质高低就很关键。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自我的知识面。随着多媒体、网络信息化进入课堂,体育教师应不断地自我进修,开拓信息方面的知识,才能不落后于时代。教师还要有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应表现出创造的天赋和好奇心,使体育教学常教常新,能把最新的体育信息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体育的氛围,产生极大的兴趣,了解到体育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结语

总之,学生经历的每一节体育课、每一次体育活动和竞赛都在教育熏陶着他们,培养他们团结、合作、坚强、献身和友愛的高尚情操。作为一名教师,要担负起为学生终身负责的重任,在平凡的工作中,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而努力,让每个学生幸福一生!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运动兴趣主体参与
探讨如何激活初中思想品德课堂
拨动兴趣琴弦 奏响体育乐章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主体参与”课堂教学重在“学习活动”的创设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
论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运动性区域的预设与生成研究
中学体育教学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