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海+褚世海
摘要:对目前中国花生田主要杂草的种类、分布、发生规律以及防除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旨在为更加安全、高效地防除花生田杂草提供参考和建议。展望了未来各花生生产区杂草的全面普查、主要杂草的发生规律、土壤杂草种子库、杂草可持续治理技术等研究方向。
关键词:花生田杂草; 危害状况; 发生规律; 杂草防除技术
中图分类号:S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10-2305-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10.001
花生是中国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栽培面积仅次于油菜,位居第二位,占油料作物栽培总面积的1/4,然而其总产量位居全国油料作物之首,占50%以上[1]。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花生生产日益受到重视。我国是花生生产大国,2007~2013年全国花生面积连续6年增加,达到471万hm2,占全球花生面积的近20%;2007~2013年连续6年总产量增加,达到1700万t,占世界花生总产量的4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其中河南、山东、河北、江苏等省种植面积较大[2]。我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由于耕作制度、栽培措施、种植方式等差异,花生田有种类繁多的杂草群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花生的产量与品质。花生田因草害一般造成减产5%~15%,严重的田块减产达20%~30%,甚至更多。杂草还是某些花生病虫害的寄主,可以助长病虫害的发生蔓延[3]。草害问题是花生生产中必须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促进花生田草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高花生田杂草防除技术水平,服务我国花生产业发展,本文就我国花生田杂草发生危害状况与防除技术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今后花生田杂草研究应当关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展望。
1 花生田杂草的种类与分布
我国花生种植以农业自然区为基础可划分为7个花生产区,北方大花生区、南方春秋两熟花生区、长江流域春夏花生区、云贵高原花生区、东北早熟花生区、黄土高原花生区、西北内陆花生区[4]。我国花生田杂草有约70多种,隶属于约26科。其中发生量较大、为害较重的主要杂草有马唐、狗尾草、稗草、牛筋草、狗牙根、画眉草、白茅、龙爪茅、虎尾草、青葙、反枝苋、凹头苋、灰绿藜、马齿苋、蒺藜、苍耳、刺儿菜、香附子、碎米莎草、龙葵、问荆和苘麻等[4,5]。
不同地区、不同耕作栽培条件下,花生田杂草的种类与分布有所不同。山东省花生田杂草种类繁多,共有26科70余种。其中,禾本科杂草的种类最多,近20种,占花生田杂草总种类的25.0%以上,马唐为最主要杂草;其次为菊科,近10种,占田间杂草总种类的15.0%左右;蓼科、苋科、藜科和茄科杂草的种群也较大。平泊地较山丘地杂草密度大,沿海地带较内陆密度大[6]。河北省花生田常见杂草共44种,隶属于18科,以菊科、禾本科杂草种类最多,各有8种。其中,菊科、禾本科、旋花科、莎草科、藜科和茄科6个科占全部杂草种类的65.9%。马唐的相对多度高达95.5%,为绝对优势种[7]。
播种季节、前茬作物不同,花生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也各异。夏播花生田杂草密度大于春播花生田。玉米茬花生田马唐、铁苋菜、苋菜、莎草、狗尾草等较甘薯茬密度大,而马齿苋、牛筋草则比甘薯茬密度小。不同播种方式对花生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平种较垄种的杂草密度大[6]。旱地杂草种类多,不同杂草生长习性有差异,而且杂草的萌发期较长,可以延续至花生封行期[8]。
2 花生田杂草的发生规律
花生田杂草有一年生杂草、越年生杂草和多年生杂草3种类型。分布普遍而为害严重的是一年生杂草,主要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旱稗、铁苋菜、苋菜、马齿苋、藜、碎米莎草和异型莎草。越年生杂草主要有荠菜、附地菜,多年生杂草有刺儿菜、白茅、问荆等[8]。
杂草在花生整个生育期均发生危害,其出苗和发生规律在不同地方有较大差异。北方春播花生田一般有2个出草高峰,第1个高峰在播后10~15 d,出草量占总草量的50%以上,是出草的主高峰;第2个高峰较小,在播后35~50 d,出草量占总草量的30%左右;春花生田出草历期较长,一般可达45 d以上。北方春季一般天气干旱,杂草发生不整齐。北方夏花生田马唐、狗尾草的出草盛期在播后5~25 d,出草量占总草量的70%以上;杂草的出土萌发可延续到花生封行。夏花生苗期多为高湿多雨天气,杂草萌发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发生相对集中[8]。
在河北省的研究表明,马唐、牛筋草、铁苋菜、稗草、狗尾草、马齿苋和莎草一般在5~6月出苗,6~7月开花,8~9月成熟。杂草为害高峰期集中在6月份。调查发现,以马唐为代表的部分禾本科杂草在花生田有2个明显的出草高峰,第1个出草高峰在花生播后10 d左右,几乎与花生出苗同步,出草数占总出草量的15%左右;第2个出草高峰在花生播后30 d左右,出草量占总出草量的60%左右,其出草期一直延续到花生封行期。狗尾草只有1个出草高峰,主要集中在花生播后10~15 d之间,一般出草量占总草量的40%以上,出草期可延续到播后25~30 d[7]。
3 花生田杂草安全防除技术
花生田杂草的防除,应根据杂草的发生和消长规律,及其与花生生长、耕作栽培制度、自然环境等的关系,即从农业生产的总体出发,采取综合防除措施,以达到经济、安全、有效地消灭或控制其危害的目的。
3.1 农艺措施防除
花生田杂草的农艺防除措施主要包括:①改春季耕地为冬季耕地。冬耕比春耕花生田杂草减少24.5%。②深耕。深耕可将杂草翻入土中,破坏杂草生存环境,减少表层土壤杂草种子的萌发率,减少杂草发生量。一些春茬花生田,冬季空闲,应在秋冬季进行深耕,可将当年掉落的杂草种子翻埋于土壤深层,使之不能萌发出土;还可以破坏一些多年生杂草,如刺儿菜、问荆、田旋花、白茅、香附子等的地下繁殖根茎,并翻之于地面,晒冻而死;还可采取人工捡拾,以减少地下繁殖器官的数量。翌年早春还应再进行浅耕整地,诱发杂草早出苗,以便集中灭除[9]。③中耕除草。结合中耕进行除草,是我国传统的基本灭草方法。中耕不仅可以疏松表土,协调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且有利于根系发育和根瘤菌的活动;同时中耕可以灭除杂草,避免杂草与花生苗争水、争肥、争光而影响花生生长。因花生田杂草种类多,萌发出土对温度、湿度、水分的要求各不相同,所以出草时间不一。即使是同一种杂草,萌发时间也有早有晚。因此,中耕除草应进行多次。一般春花生中耕除草3~4次,麦套花生和夏花生中耕2~3次。第一次中耕除草应在花生基本齐苗后进行,以后视天气及杂草多少进行2~3次。对麦套花生,麦收后要抓紧时机深中耕灭茬,除草保墒,为花生开花下针创造条件。对杂草严重的地块,要勤中耕,多中耕,将杂草消灭在花生下针封行前[9]。④轮作换茬。轮作换茬可从根本上改变杂草的生态环境,改变杂草群落综合体结构与数量,特别是水旱轮作,除草效果最好。⑤田间覆盖。利用稻草或树叶等覆盖花生田,这尤其适合于覆膜栽培花生田,既可保温保湿,还可增加土壤有机质,无污染,无残留,除草效果佳[10]。采用麦糠、麦秸、烂柳树叶覆盖地面,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也很显著[11]。田间覆盖措施可用于有机花生的生产[11]。⑥改平种为畦种。起畦播种可减少杂草密度,而平播比畦播杂草密度大。⑦地膜除草。采用黑白相间地膜、无药无色普通地膜或增温地膜防除花生田杂草效果理想,可用于有机花生的生产[11]。还有除草药膜,即含除草剂的塑料透光药膜,药膜上的药剂接触地面溶入土壤表面形成药层起到除草的效果。目前主要有甲草胺、扑草净、异丙甲草胺、乙草胺等除草膜。使用除草膜,不需喷除草剂,省工省力,除草效果好,除草期限长。注意两种膜均须与地面紧密接触,不要用力拉紧薄膜[5]。endprint
3.2 化学除草
随着科学种田水平的不断提高,花生田化学除草,已成为主要除草技术。在通常情况下,化学除草比人工除草可以增产荚果10%以上,每公顷节省工作日30~45个。化学除草比较彻底,可以防除人工或机械除草难以铲除的花生株间杂草和植株周围杂草,还可减少病虫害。总之,化学除草不仅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
由于杂草与花生生长于同一农田生态环境中,为取得良好化学除草效果,应根据花生品种与田间杂草种类、生育阶段与危害状况及除草剂特性,采用适宜的技术与方法。在使用除草剂时应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根据田间杂草发生、分布与群落组成,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品种;二是根据杂草及环境状况确定单位面积最佳用药量;三是选用最佳施药技术,做到喷洒均匀、不重喷、不漏喷;四是避免连年使用单一除草剂,应交替轮换使用不同类型的除草剂;五是注意不要影响周边作物;六是注意人、畜及环境的安全防护[9]。
要注意因地制宜和花生品种间对除草剂抗性的差异,在试验的基础上坚持安全有效的原则推广应用。在生产试验中已发现对花生有不利影响的应禁止使用。欧盟已禁止使用氟乐灵,因此建议不要在花生上施用氟乐灵[4]。
3.2.1 播后苗前土壤处理 将除草剂喷施于土壤表面形成药层,待杂草萌发时接触药层后被杀死,即称为土壤处理。选择土壤处理的除草剂时,既要考虑除草剂对花生的安全性,又要考虑其持效期长短,对后茬作物是否有药害。覆膜栽培的花生田一般采用土壤处理剂,当花生播后,接着喷除草剂,然后立即覆膜。没有覆膜栽培的花生田,花生播种后,花生尚未出土,杂草萌动前处理即可。盐碱地、风沙干旱地、有机质含量低于2%的沙壤土、土壤特别干旱或水涝地最好不使用土壤处理,应采取苗后茎叶处理;要慎用普施特、氯嘧磺隆等长残效除草剂,后茬不能种植敏感作物[4,5]。
单剂96%金都尔乳油864 g(a.i.)/hm2[13]、90%乙草胺乳油1 080~1 350 g(a.i.)/hm2[13-15]、24%乙氧氟草醚乳油180 g(a.i.)/hm2[15]对花生田马唐、牛筋草、稗草、反枝苋、马齿苋等多种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好,对花生安全,增产显著。乙草胺乳油在推荐使用剂量内对花生安全,高浓度会产生一定药害[14]。72%异丙甲草胺乳油1 080~1 620 g(a.i.)/hm2于花生播后苗前施用,药后15~35 d对花生田主要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5.0%以上;花生产量比清水对照增加12.6%~27.5%,且对花生安全[15,16]。30%二甲戊灵悬浮剂742.5~1 732.5 g(a.i.)/hm2[15,17]、33%二甲戊灵乳油742.5~1 732.5 g(a.i.)/hm2[15,18]对花生田多种一年生杂草防除效果好,安全性好,可以显著提高花生的产量。
二元混剂40%乙氧氟草醚·乙草胺乳油660~720 g(a.i.)/hm2[15,19,20]、50%异丙甲草胺·特丁净乳油2 250 g(a.i.)/hm2[15,21]、30%扑草净·乙草胺可湿性粉剂675 g(a.i.)/hm2[15]对花生田马唐、牛筋草、反枝苋、马齿苋、鸭跖草、狗尾草等多种一年生杂草均有很好的防除效果,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显著提高花生的产量。
三元混剂60.8%异丙甲草胺·乙氧氟草醚·扑草净乳油在花生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对马唐、鸭跖草、马齿苋、藜等具有很好的效果,推荐使用剂量1 368~1 824 g (a.i.)/hm2,药后45 d的杂草株防效为81.73%~83.69%,鲜重防效为81.77%~84.93%。该药剂对花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处理区花生未见叶片黄化、畸形或苗株矮化等药害症状[22]。78%扑草净·噻吩磺隆·乙草胺悬乳剂推荐使用剂量1 170~1 521 g(a. i.)/hm2,药后20和40 d对花生田杂草总体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并对花生安全,增产率14.9%~16.2%[23]。播后苗前土壤处理剂在土壤湿度好的花生田能有效发挥其药效,但在免耕花生田、播后长期干旱的地区除草效果不理想[15]。
3.2.2 苗后杂草茎叶处理 花生出苗后,将除草剂对水稀释,直接喷施到杂草的茎叶上,通过茎叶吸收传导消灭杂草。此时,药剂不仅接触杂草,也接触花生苗,因此,要求除草剂应具有选择性。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花生田,可以选用精喹禾灵、精吡氟禾草灵、高效氟吡甲禾灵等;以阔叶杂草为主的花生田,可以选用苯达松等;禾本科杂草与阔叶杂草混发的花生田,可以选择上述两类除草剂混用。茎叶处理主要采取喷雾法,施药时期应控制在对花生安全而对杂草敏感的时期,施药时期应掌握在杂草基本出齐,禾本科杂草在2~4叶期,阔叶杂草在株高5~10 cm时进行[4,5]。
夏直播花生田用5%精喹禾灵乳油37.5 g(a.i.)/hm2[24]、15%精吡氟禾草灵乳油90~160 g(a.i.)/hm2[24,25]、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50 g(a.i.)/hm2[24,26]茎叶处理,对马唐、千金子、牛筋草等禾本科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效,对花生安全,可以在花生田中作为防除禾本科杂草的药剂推广使用,在禾本科杂草3~4叶,对水均匀喷雾处理。
48%苯达松水剂1 080 g(a. i.)/hm2对双子叶杂草防治效果较好[24]。26%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水剂234~273 g/hm2对花生田阔叶杂草有明显的防除效果,在花生1~2叶期,阔叶杂草2~5叶期茎叶喷雾处理后15 d对杂草的株防效可达85.7%~94.2%,30 d平均鲜重防效达86.3%~95.0%[27]。
8%精喹禾灵·乳氟禾草灵乳油100~240 g(a.i.)/hm2对花生田禾本科杂草马唐、牛筋草及阔叶杂草反枝苋、马齿苋等均有好的防治效果,药后20 d,总体株防效为96.5%~99.7%,鲜重防效为97.9%~99.8%。对花生安全性较好,药后部分叶片出现药害斑,不扩展,可恢复,对苗期花生生长无影响,增产率达33.4%~47.3%[28]。endprint
4 展望
目前,对全国各花生产区田间杂草种类、发生危害状况的调查研究还不全面不深入,仅见山东省与河北省的调查报道[6,7];对花生田主要杂草的田间发生动态规律研究也很少[7],对花生田土壤杂草种子库、杂草抗药性等方面的研究未见报道。只有明确了花生田间杂草种类和发生规律,才能更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措施有效防除杂草,保障花生产量和品质。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今后花生田杂草研究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全国各花生产区田间杂草种类、发生危害状况进行全面普查,明确该产区的优势杂草种类和群落结构特征,为有针对性地采取防除措施奠定基础。
2)在全国各花生产区开展该产区不同耕作栽培条件下的主要杂草田间出草动态和发生规律研究,为该产区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提供基础数据。
3)开展花生田土壤杂草种子库研究,明确种子库中杂草种子种类和结构特征,不仅能够将花生田间杂草群落与土壤杂草种子库联结起来,而且有望通过研究土壤杂草种子库来预测田间杂草的发生情况。
4)开展花生田杂草可持续治理技术研究。面对作物复种指数增加、花生田杂草群落演替加速、恶性杂草为害日趋加重、抗药性杂草种类逐渐增加的严峻现实,继续加强开展花生田杂草种群演替规律、杂草抗药性机理研究,开发高效、安全、低残留的除草剂新品种或新剂型,加大筛选合理混配剂的力度,深入研究地膜及秸秆覆盖等农艺除草措施。根据各花生产区的实际生产情况,将这些技术措施进行有机结合,组装集成花生田杂草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在各花生产区进行推广应用,实现花生田杂草的可持续治理。
参考文献:
[1] 王才斌,万书波.麦油两熟制花生高产栽培理论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万书波.花生产业形势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2014,46(10):128-132.
[3] 白怀瑾,聂红民.花生病虫害防治及无公害栽培技术[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4] 万书波.中国花生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31-444.
[5] 徐秀娟.中国花生病虫草鼠害[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6] 徐秀娟,毕国金,崔凤高,等.山东省花生田杂草类群及其分布的调查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0,7(3):200-203.
[7] 王睿文,李春峰,张存霞.河北省花生田杂草发生情况调查及防除技术建议[J].中国植保导刊,2007,27(5):32-33,31.
[8] 王 疏,董 海.北方农田杂草及防除[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8.359-360.
[9] 亓晓光,程 星,高爱旗.花生田杂草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5):113-114.
[10] 周桂元,梁炫强,李少雄,等.花生田杂草安全防除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10(1):70-71,83.
[11] 徐秀娟,赵志强,卢 钰,等.有机食品花生田除草技术研究[J].杂草科学,2007(1):34-36.
[12] 刘 延,刘 波,王险峰,等.中国化学除草问题与对策[J].农药,2005,44(7):289-293,305.
[13] 孙惠娟,刘小三.丘陵红壤旱地不同除草剂对花生田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9):138-140.
[14] 方 越,沈雪峰,陈 勇.90%乙草胺乳油防治花生田杂草药效试验初报[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9):200-204.
[15] 陆兴涛.10种除草剂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12):45-48.
[16] 高 越,张润祥,王 振,等.异丙甲草胺乳油对花生田杂草的防除效果[J].山西农业科学,2011,39(7):712-714.
[17] 路兴涛,孔繁华,张 勇,等.几种土壤处理除草剂防除花生田杂草效果试验报告[J].杂草科学,2010(2):30-32.
[18] 孙玉萍,张 跃.二甲戊灵乳油防除花生田一年生杂草田间药效试验[J].安徽农学通报,2013,19(19):86-87.
[19] 郭亚军,莫 婷,王莉萍,等.26%氧氟·乙草胺乳油防除花生田一年生杂草试验研究初报[J].江西农业学报,2010,22(2):99-100.
[20] 张田田,路兴涛,孔繁华,等.40%乙草胺·乙氧氟草醚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J].杂草科学,2011,29(3):68-70.
[21] 路兴涛,张 勇,马士仲,等.异甲·特丁净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J].杂草科学,2009(3):58-60.
[22] 崔沙沙,赵 曼,曹洪玉,等.60.8%异丙甲·乙氧·扑草净EC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J].杂草科学,2014,32(3):58-61.
[23] 张田田,路兴涛,张成玲,等.78%扑·噻·乙草胺悬乳剂防除花生田杂草的效果[J].现代农药,2012,11(5):48-50.
[24] 吴菊香,许曼琳,迟玉成,等.夏直播花生田杂草化学防除试验[J].花生学报,2014,43(4):57-59.
[25] 贾增坡,冯永明,孙 澎.精吡氟禾草灵150克/升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药效试验[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9,30(3):33-35.
[26] 曹亚波,陈永萍,毛盈颖,等.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8(1):103-104.
[27] 毕亚玲,王金信,王兆振,等.26%氟磺胺草醚·乙羧氟草醚水剂防除花生田阔叶杂草田间药效试验[J].生物灾害科学, 2013, 36(1):66-68.
[28] 路兴涛,张 勇,张田田,等.8%精喹·乳氟禾乳油防除花生田杂草试验[J].现代农药,2012,11(4):51-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