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
摘要:通过对铁岭市节能减排现状的分析,指出了节能减排存在问题,提出了其节能减排可采取的措施,以进一步推动铁岭经济可持续发展,为铁岭市创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提供保障。
关键词:节能减排;减排措施;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TE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944(2015)06024202
1 引言
近年来,铁岭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同时,以提高铁岭全民节能减排意识为最高目标,以生态文明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为重点,全面实施青山、蓝天、碧水和“美丽铁岭”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在全社会形成了节能减排的浓厚氛围。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为,到2015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t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t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t标准煤下降32%)。2015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t、2086.4万t,比2010年的2551.7万t、2267.8万t各减少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万t、2046.2万t,比2010年的264.4万t、2273.6万t各减少10%。
2011年和2012年如期完成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任务。未来3年,铁岭市将以创建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为契机,进一步推动节能减排。
2 铁岭市节能减排现状
2.1 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
2010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为1.0151t标煤/万元(按2010年可比价格)。2012年,全市单位GDP能耗下降到0.9396t标煤/万元(按2010年可比价格),比 2010年相比下降7.44%,已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任务的40.18%,超“十二五”节能减排进度目标任务0.18%。
2.2 主要污染物排放显著下降
2012年底COD排放总量为13.29万t,比2010年削减2.8%;氨氮排放量为7040t,比2010年削减4.9%;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7828t,比2010年削减2.1%;氮氧化物排放量为2.57万t,比2010年削减3.1%(表1)。
3 节能减排存在问题
3.1 减排工程相对滞后,减排效果见效慢
环保部门始终积极推进减排、辽河治理、蓝天工程相关项目的落实,但因种种原因,减排工程的建设进度较慢,未能按预期形成减排能力。亚泰铁新水泥脱硝工程因刚建成,且企业已停产,不能计算减排量。铁煤集团热电厂1号机组脱硫工程未建成,1号机组脱硝和2号机组脱硫、脱硝工程未动工。开原水泥、昌图森泉水泥、开原宏达热电脱硝工程未建设。
3.2 增量较大,抵消了一部分减排成绩
减排工作不仅要充分发挥工程的减量,更要严格控制增量,否则会抵消一部分减排效果。根据统计口径反算污染物排放量,2012年铁煤集团热电厂、开原宏达热电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比2010年增加1850t、1163t;2012年因本市机制纸产量增加,导致造纸行业化学需氧量增加2000t;2012年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比2010年增加1100t。电力企业增加1万t燃煤会增加85t二氧化硫、75t氮氧化物。水泥熟料每增加1万t,会增加17.5t氮氧化物。新转入的国三标准以下外埠车辆,一律按国零标准计算排污量。
4 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可采取措施
4.1 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与运行
按照辽河流域规划项目进行筛选,统筹项目建设,对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加强监管确保达标运行。加快清河区日处理能力2.5万t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设进度。同时抓好排放量较大的企业深度处理和提标工程建设。
4.2 推进脱硫脱硝工程建设
以蓝天工程和大气污染防治规划为基础,同时筛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较大的企业进行有针对性的项目安排。重点推进铁煤集团热电厂、开原宏达热电、开原水泥、昌图森泉水泥等企业的脱硫、脱硝工程建设。
4.3 推进农业源减排
对全市规模化养殖小区、养殖场进行普查梳理,全部安排减排工程,优先选取减排核算时按100%认定的减排方式,水源保护区内划定禁养区,配合畜牧部门将弃养的规模化养殖场纳入减排,发展有机肥或简易有机肥生产企业,并以此为依托安排一批减排项目。
4.4 推进机动车减排
公安部门分年度列出黄标车淘汰计划,控制国三标准以下外埠车辆转入。环保部门加强新车发标工作,做好环保绿标区建设。
4.5 加强部门协调,做好增量控制
统计部门合理控制水泥熟料、小电力企业煤炭用量、机制纸等统计数据,避免按全口径数据反算污染物增量。畜牧部门合理控制畜牧养殖量与养殖结构,将养殖小区向规模化养殖场发展。公安部门严格控制国三标准以下外埠车辆转入本市,控制机动车氮氧化物增量。
5 结语
未来几年,铁岭市将重点围绕主要污染物减量化、产业低碳化、建筑绿色化、交通清洁化、可再生能源利用规模化、服务业集约化等六大方面,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强化机制建设、能力提升、项目实施和全民参与,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R].北京:国务院,2011:9.
[2]胡靖龙.哈尔滨市节能减排现状与实现的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2011(29):147~148.
[3]肖元真,王 雁.实施节能减排的保障机制探析[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1):92~97.
[4]王淑玲.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吉林省节能减排初探[D]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