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武不屈写精神

2015-08-05 00:17刘丽芳高洁
市场观察 2015年6期
关键词:纸本水墨画家

刘丽芳 高洁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往昔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不仅记载着中华民族的深重苦难,也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伸张了人类正义和民族尊严,是令每一个中国人追思和缅怀的。军旅画家陈钰铭对此有着更深的感触,他几十年来创作了多幅大型抗战题材的人物作品,生动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悲壮历史和英雄形象,体现出画家高度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

陈钰铭虽然没有亲历过那场残酷的战争,但他从小就从家父那里听到过有关抗战的很多故事。陈钰铭的父亲,当年作为一个热血青年,加入了山西抗敌决死队,并全程参加了著名的“沁源围困战”,在极端恶劣的生存状态下舍生忘死,通过空室清野、长期围困和用伏击、夜袭、进城扰敌等各种手段和日本鬼子殊死抗争,最终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战斗,让日本人最终因缺失食物和给养,不得不退出战场。每当父亲讲起这段历史,陈钰铭顿觉心潮澎湃,难以平静,那些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经常浮现在脑海,成为挥之不去的深刻记忆,在对父亲充满了崇敬仰慕的同时,也在他小小的内心播下了英雄主义情结。在部队里的几十年里,他接受了更多的爱国主义教育,对国家民族兴衰命运的思考,已经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他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抗日战争中血腥惨烈的场景,无数次地震撼到他,这种强烈的感触,使陈钰铭产生了巨大的创作冲动,令他突破了常人无法忍受的心理和生理极限,完成了许多在当今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

多年来,画家对抗战题材始终保持着敏锐活跃的创作活力,早期创作了《历史的定格》大型人物作品,后来又相继创作了《霜月》、《大河上下》、《刘老庄连》、《我的家在松花江上》、《十大将》、《四行仓库保卫战》等多幅抗战题材的优秀作品。其中《我的家在松花江上》是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重要作品,以巨大的篇幅描绘了“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百姓们背井离乡的逃亡生活。画家以史诗般的水墨语言,刻画了众多男女老少的难民形象,表现出他们恐惧、绝望、哀伤的痛苦表情,由此体现了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揭露和批判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为了创作这幅作品,画家陈钰铭花费了四年的时间,投入了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在创作的过程中,他利用一切渠道搜集相关素材,到全国各地寻找人物形象,到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想法搜集那个年代的服装和旧物……他会在炎炎夏日奔走于农村的集市,在人群中寻找与画中人物相符的形象。春节的时候,他冒着严寒守候在异乡的车站,观察民工们归家时的举止和表情。经过无数个昼夜的构思,画了几千张草图,经过反复酝酿和修改,终于完成了这部气势恢弘的作品,实现了艺术创作的重大飞跃。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七十多个形态各异的人物,每个形象都呈现出自己的个性特征,构成栩栩如生、形神鲜活的群像造型。这部作品虽然没有直接描绘战争的血腥场面,但从受害者的角度展现了日本强盗肆意践踏中国国土,为中国百姓带来的流离之痛和沦丧之哀。画中那些沧桑悲怆的面孔,就是最有力的控诉,道出了中国百姓“还我故土,还我家园”的血泪心声!画家怀着悲愤的心情用画笔还原了历史上沉痛的一幕,实际上是在为我们的民族呐喊,为我们的百姓代言,从而激发了现代人对那段历史的反思。这幅作品在技法上吸收了柯勒惠支、伦勃朗等名家的黑、重、厚等特点,在块面的虚实、明暗之间构建了极富立体感的画面效果。更重要的是,画家在笔墨间注入了自己的情感,获得了比技巧更自由的个性表达。作品完成后得到画坛学术界的高度认可,并在中国美术馆展和国内众多城市巡展,为画家赢得了很高声誉。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2009年 305cm×597cm 水墨纸本 中国美术馆收藏

《历史的定格》可以说是陈钰铭的重要代表作品。这幅巨大的作品,表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惨绝人寰的一幕。画面上不但人物形象众多,而且造型复杂,个性特点非常突出。整个画面以铺天盖地的气势磅礴而来,具有超越时空的震撼力。人们仿佛看到,大地在哭泣,生命被肆意的蹂躏、践踏。画家于无限的悲痛之中创作此画,如实还原了中华民族最悲惨、最黑暗的那段历史。正是在多灾多难的历史中,中国人民坚毅地进行着自己的斗争。《历史的定格》将这种悲情色彩发挥到了极致。 《历史的定格》 1993年 190cm×1500cm 水墨纸本

而《刘老庄连》、《四行仓库保卫战》等作品,则是描绘中国军队抗击日本鬼子的激战场景。画中血与火的场面,引领人们回到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重温残酷战争为中国百姓带来的灾难和苦痛,以及日本鬼子穷凶极恶的侵略行径。那些浴血奋战的军人,体现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的斗志和决心,充满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他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不是带着咄咄逼人的耀眼光环,而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之士,即便是功成名就的将领,也朴实无华、可亲可敬。但这些艺术形象背后,却闪耀着高尚人格,传递出人间烟火气息。画家的笔墨着意于此,亦是在袒露内心深蕴的英雄主义情怀,并赋予作品跨越历史,穿越时空的永恒魅力。 《刘老庄连》 2005年 180cm×288cm 水墨纸本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血筑长城——四行仓库保卫战》 2011年 315cm×510cm 水墨纸本 上海中华艺术宫收藏

四十年的军旅生涯,陈钰铭和军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他认为一个军旅画家有责任和义务担当历史的重任,用画笔艺术地再现战争和英雄人物,体现中国军人的风骨。在这些年的创作中,他对抗日题材颇为敏感,用很多的笔墨表现战争的不同层面,成为创作此类题材作品最多的当代画家。而作为现实主义画家,陈钰铭又能够以客观的态度审视历史,还原重大事件的真相,折射出中国人永不屈服的民族精神。历史证明,在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只有凝聚全民族的力量,弘扬民族精神,奋发有为,自强不息,不屈不挠,方能战胜一切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因此,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魂,亦是这个民族独特人格的显现。画家将作品的内涵立足于此,不仅站在了一定的高度,而且也使这一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张扬。 《霜月》 1987年 180cm×95cm 水墨纸本

其实,陈钰铭本人也是一位侠胆忠义之士,对国家和民族怀有一颗赤子之心。所以他的作品虽以气势震撼人,以人物感动人,以情节吸引人,但归根结底还是以情感打动人。画家经过多年的情感和情绪的积累,在抗日题材的作品中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在塑造这些人物的过程中,画家融入了内心最浓烈的情感,蕴含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挚爱深情。正如诗人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正是在这种情感的支撑下,陈钰铭才得以不畏劳苦,历尽艰辛,呕心沥血,倾尽全力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大型题材的创作工程,生动再现了波澜壮阔的历史,使作品在各方面达到了完美的极致。画家在刻画血肉丰满的军人形象同时,也是在传达自己的心声。在他看来,弘扬民族精神和英雄人物永远是创作的主旋律,是不曾更改的心之向往。

《大河上下》 1997年 180cm×180cm 水墨纸本

陈钰铭创作出这么多真切感人的抗日题材作品,并不是偶然为之,而是内心积蓄能量的释放。画家出于民族的热爱、对英雄的仰慕,以及自身强烈的忧患意识。从不同角度、多个层面,塑造了众多抗日英雄的形象,令无数人感同深受。作品不仅存储着那场战争的痛苦记忆,也激励后人不忘国耻,奋发图强,将珍贵的民族精神薪火相传。因此,陈钰铭不仅创造了别开生面的艺术形式,也将传统笔墨的表现力提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大将》 2010年 200cm×400cm 水墨纸本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

陈玉铭 1958年生,河南洛阳人,1976年入伍。曾任总政解放军画报社美术编辑。结业于中国美院中国人物画高研班。现任总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创作员,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国画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上海中国画院院外画家、中国文史馆书画院艺术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1983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

1990年出版个人速写集、

1992年入选当代人物画库。

1996年《天籁》获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银奖。

1997年《走过萨迦城》参加中国艺术大展中国画展。

1997年《血祭》参加97中国艺术展主题绘画展。

1997年《大河上下》为第九届全军镁展获奖作品。

1998年获首届国画家学术奖。

1998年《古堰》参加首届深圳国际水墨双年展。

1999年被中国文联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文艺家。

猜你喜欢
纸本水墨画家
韩景燕作品集
王少桓
水墨
兰华生作品
铮铮铁骨(纸本水墨)
当代水墨邀请展
水墨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