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

2015-08-04 02:33睢瑞丹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7期
关键词:探索教学改革

睢瑞丹

摘要: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是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需要联合进行的两项工作。通过结合实践以及理论,能够提升师范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相关实践能力,帮助师范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但在目前师范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往往会出现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脱节的情况。因此对于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就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中图分类号:G65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5)07-0066-02

目前我国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相脱节的情况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现象一直困扰着我国的教育工作者。随着我国的教师教育课程的不断改革,以及新课标的不断普及,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研究已经成为了目前需要着重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于这一类的问题进行研究并加以解决,能够较好地保证我国师范专业的学生学习到更加完善的知识,保证在实际工作中能够面向实践,并且通过实践的形式解决目前教师教育课程中的相关问题[1]。为了较好地解决这种问题,目前有研究显示,通过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并在此过程中将教师教育课程的相关内容以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能够较好地对教师教育过程中学和教的方式进行创新,同时也能够较好地强化教师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的实践教育的环节,对于我国的师范专业学生以及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文章探讨了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方式。

一、对于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的改革设想

1对于基础性相关理论课程的构建手段

对于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而言,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需要注意到不能够否认理论教育的重要性[2]。目前也有较多的研究显示,与教育相关的基础性的理论课程的教学必不可少。通过这些课程,能够较好地对师范学生实施相关的理论教学,同时也能够较好地解决师范学生在进行教育学教学以及教师信念系统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基本理论素养方面的问题。但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理论往往是一些抽象的理论,同时这些课程也是一些单向并且灌输类的教学内容,因此师范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对这些教学内容产生较多的抵触情绪以及逆反心理。鉴于此种情况,在对这些课程进行改革以及重构的过程中,就需要保证理论知识结构完整的前提之下帮助学生建立起学习兴趣。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进行教学,帮助学生能够在教师信念系统以及科学理论知识的前提之下,使之内化成一种较为科学的理论体系[3]。

2基于技能标准的实践操作课程的内容构建方式

基于技能标准的相关实践操作课程,主要指的是一些师范学生的技能方面的课程。对于这类课程,目前仍然没有较为成熟的教材。甚至有一些教材会由于篇幅的要求显得并不深入。同时这些教材也会在较大程度上受到编者的影响,理论方面往往过多,在实际的技能操作方面显得较为不足。在相关的技能操作的训练程序性方面,也会显示出这一方面知识的不足。鉴于此种情况,为了较好地帮助师范学生能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有着较好的实践教学的相关内容,可以按照相关的标准,将这一类的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帮助学生可以在课后进行自主练习,熟悉相关的实践知识,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相关实践知识的学习[4]。

二、如何进行实践取向的教师教学课程

1通过使用案例方法进行教学

案例教学方式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实践取向的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的形式,能够较好地显示出和案例相关的教育教学的原则以及理论,同时在教学技巧方面,也能够更好地进行。而无论是基础的理论教学或是在应用的理论教学方面,都可以使用案例教学的形式来进行[5]。通过使用案例教学法,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机,同时将一些较为常见的案例作为练习题,让学生对于案例进行分析,能够较好地培养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提升理论分析的相关能力,帮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将一些较为抽象的教学理论以及教学原则和具体的教学案例进行结合,帮助学生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掌握并且巩固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提升学生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使用问题解决法来进行教学[6]

在实际的实践取向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往往是有着自身独特的特征的,这种特征表现为某种不确定性。目前有较多的研究表明,这些不确定性往往会导致师范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遇到较多的麻烦以及问题。而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在实际的对于师范学生进行实践取向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使用这些问题来进行教学。通过使用问题教学法,能够较好地保证学生在使用相关的案例来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可以真正地内化一些外在的知识以及公共理论;同时在另一方面,也能够较好地保证师范学生对于教育的概念进行重新认识,帮助学生认识到教育是一项较为复杂同时充满着智力劳动的一项专业性工作,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相关技术工作。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使用问题设置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够综合运用一些理论知识,并通过这些知识来对问题进行分析以及解决,保证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能够正常地开展[7]。

3做中学的教学手段

对于应用性的教学理论而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若仅仅是教师对于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那么知识始终也只能是停留在书本中,无法进行实践,学生无法了解到这些实践性教学理论的真谛。针对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让学生通过做这种方式来掌握知识。例如,一些课件制作的相关课程,应用性极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或是独立完成一个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学生制作的课件[8]。通过这种形式,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课件制作的真正方法,也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改进自己在课件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能够更好地学习到课件制作的相关知识,对于师范专业的学生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4通过实践示范的教学手段[9]

在传统的师范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是通过自己批判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的,通过这种形式,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仅仅会讲明教师自己是如何进行教学的,缺乏实践的相关内容,无法自身进行实践以及示范。而正是由于这种情况,会导致学生无法明确应该如何使用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也难以得到较好的掌握[10]。而通过实践示范这种教学形式,一方面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可以参考的实践教学材料,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积累相关的智慧。更加重要的是,当学生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后,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替代性的经验,学生能够了解教育原理以及教育方法的魅力,因此也能够对于教育原理课程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提升教学效果。学生在日后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使用到这种方法,这对于我国教师自身专业素养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三、结语

文章通过对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以及教学改革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目前在实际的教师教育课程的过程中如何使用实践取向相关观念的实际方法,为我国的师范专业学生实际进行实践取向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可参考材料。

参考文献:

[1]刘丽红,卢红.实践取向教师教育课程的具身认知价值及其实现[J].教育科学,2014,30(2):53—57.

[2]朱炳灿,朱婷婷,姜风华,等.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教育课程组织实施的探索——基于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理念[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7—8.

[3]李建强.地方师范院校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模式的理解、构建与反思[J].中国高教研究,2013,(12):81—85.

[4]殷世东,李继秀.实践取向教师教育探索教师教育模式建构——基于某师范学院教师教育改革、探索与思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16(2):91—95.

[5]唐杰.面向基础教育需求、构建实践取向的美术学(教师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美术教育,2012,(5):10—13.

[6]伍雪辉,张艳辉.实践取向的职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探索——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J].天中学刊,2010,25(2):73—75.

[7]刘舜民,赵绍军.教师教育专业特色凝练与培养模式创新的实践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4,(6):22—27.

[8]李尚生.实践取向的小学教师职前教育课程改革构想——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9):1—4.

[9]黎琼锋.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全程实践——基于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探索[J].高教论坛,2013,(4):24—27.

[10]徐丹红,宋静.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研究——以内蒙古师范大学为例[J].现代交际,2013,(8):247—248.

(责任编辑:侯秀梅)

猜你喜欢
探索教学改革
创设探索情境,让学生在“探”中“学”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