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霞
中图分类号:G852.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7-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大量有关太极拳方面的研究资料,分析得出太极拳有娱乐功能、健身功能、文化功能、全民健身功能等,并阐述这些功能对促进全民健身的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太极拳 全民健身 功能
一、太极拳优势的阐述
(一)竞赛娱乐优势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原国家体委为了发扬光大太极拳这项民族瑰宝,相继举办了各种形式和规模大小不一的太极拳表演比赛活动。”[4]“并通过观看比赛,制定出太极拳推手的竞赛规则,1994年太极拳推手竞技运动被正式列为全国武术锦标赛项目。”自此,太极拳比赛走进现代体育并成为正式的竞赛项目,这为其自身的发展创造了更好的平台。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太极拳活动、比赛此起彼伏,异常活跃。比赛不仅有效地促进太极拳技艺的提高,还让这项运动得到了更好的推广。竞赛作为太极拳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在太极拳的推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太极拳推手中演练者所表现出的攻防进退、刚柔虚实、动静结合、神行合一、蓄发互变、松洽弹抖等,把技击美和技巧美妙地融为一体,观众能身临其境地体验道其中的奥妙、精深和丰富的乐趣。因而,对观赏者而言这是一项极好的健康休闲调节身心的娱乐方式,而对于演练者来讲,则可以从中共享欢乐,达到增进友谊、切磋技艺、陶冶情操的效果。
(二)承载文化的优势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各自的特殊的自然、地理、经济、文化条件下,形成了优秀的各具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中华民族是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体育文化则主要呈现以汉族文化为主体的多民族融合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文化特点与太极拳的动作特点相符合,以“天人合一”和“气一元论”为哲学基础,“以锻炼性、观赏性为基本模式,以礼让、谦卑为价值取向的体育文化,造就了中国传统体育的文化优势”。
(三)修身养生保健优势
太极拳作为一种传统的武术项目,健身功能是其最主要的功能。太极拳因其独特的健身功能,400多年来经久不衰,深受人们的青睐,特别是中老年人及少年儿童。其练法容易学习,锻炼的场所没有特殊的限制,时时可练,处处可练。它吐故纳新,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传统中医的观点就是疏池内垫,增强体质功效。练太极拳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儿童心肺功能、上下肢协调功能等作用。
太极拳的习练是一项男女老少皆宜的活动。当今的社会中,中老年人习练太极拳人数呈明显的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中老年人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这种现象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中国老龄化问题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社会从温饱走向小康的表现之一。太极拳是针对全身的运动,从上至下,从内到外,从肉到骨,从血到气,从随意到不随意,调动全身每个细胞参与运动。太极拳习练过程中的呼吸方式全都是腹式呼吸,呼吸还要配合身体和意念。吸气时,内气沿脊椎上行;呼气时,内气顺着胸下沉,小腹则是忽凹忽凸,这种呼吸方式有利于肺活量的增加。长期坚持太极拳锻炼,则气血饱满,健康长寿。在太极拳练习过程中,精神集中,身心完全放松,带动全身部位活动,起到了按摩作用,同时引起全身血液流畅,血压降低,心脏的负担减少,预防心脑血管等循环系统的疾病,特别是对中老年人起到良好的保健作用。
二、太极拳在全民健身的优势
(一)太极拳运动不受人群限制
虽然全民健身中的运动项目数量不少,但是由于受到年龄、性别、体质,活动成本等的限制,适合大众参与的健身活动是不多的。然而太极拳却没有众多的局限,老年人练太极拳可以延年益寿,而对于年轻人则能静心去躁。无论性别年龄,都可以达到健身明智的作用。
(二)太极拳运动不受时间限制
太极拳是全民健身的主要项目之一。为推广全民健身的运动,特委太极拳协会编印太极拳图解,分为三段、六十四式。第一段六分钟,第二段十分钟,第三段四分钟,有时间三段连起来一起练二十分钟。没有太多空闲时间的人可以分段进行练习。早起以后,睡觉以前,固然是最好的练拳时间。
(三)太极拳运动不受地点的限制
任何运动的开展都需要有一个特定的标准场地,而太极拳运动只要空气清新,无论在河边、公园、运动场、礼堂、走廊、庭院等场所都可以进行。如果天气情况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也可在室内进行练拳,不致于练拳中断。练拳地点的选择很重要,请勿在空气污浊、工业区机器排气太多的地方进行。
三、结论
(一)在全民健身背景下,推广太极拳运动是个必然趋势。独特的全民健身功能,人群不限、时间不限、地点不限的优越性毋庸置疑是提高全民身心素质的最优选择。
(二)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太极拳具有的约束道德功能、养身保健功能,对全民不仅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而且对于锻炼者的人格、品质都起到了很大的塑造作用。
(三)在全民健身背景下,太极拳具有的艺术功能、修身功能,有利于练习者锻炼形体,提高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
[1] 孙惠芳.浅谈太极拳健身[J].搏击武术科学.2009(03):36-37.
[2] 王向东等.县域经营性健身俱乐部发展研究[J].考试周刊.2010(8):7-10.
[3] 李玉健.我国大城市大众体育赛事营销发展现状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5):12-14.
[4] 刘鹏.太极推手的社会特性及其功能[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6):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