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盐甜高粱新品种中科甜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5-07-31 10:07李春宏张培通郭文琦等
江苏农业科学 2015年3期
关键词:选育耐盐特征特性

李春宏 张培通 郭文琦等

摘要:中科甜3号系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通过回交系选育的甜高粱新品种,该品种生育期中熟、丰产、较耐盐、抗倒性也较好,适宜于江苏省盐碱地和脱盐地种植。简要介绍甜高粱新品种中科甜3号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甜高粱;耐盐;中科甜3号;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4.0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03-0095-01

栽培甜高粱[Sorghum bicolor (Linn.) Moench subsp. bicolor]隶属于禾本科高粱族高粱属甜高粱种下的一个亚种[1-2]。甜高粱是C4作物,光合作用效率高,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大。甜高粱作为饲料、糖料、能源作物极具开发价值[3],尤其作为青贮饲料具有转化率高、营养丰富的优势[4],并且甜高粱具有耐盐碱、耐瘠薄、抗旱、抗涝等诸多特性,适宜在江苏省沿海滩涂盐碱地种植[5]。加速选育和推广高产甜高粱品种对有效利用江苏省沿海滩涂等边际土地具有重要意义[6]。中科甜3号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经过多年选育出的适合江苏省沿海滩涂地种植的甜高粱新品种,该品种于2014年3月通过江苏省品种鉴定委员会的鉴定。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2006年11月在海南省以江苏省甜高粱农家品种南通1号作母本,美国引进的高糖、抗逆性强的甜高粱品种M-81E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2007年5月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种植F1,同年11月南通1号×M-81E的F1与亲本南通1号进行一次回交。2008—2010年,通过系谱法经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和海南省加代筛选出生育期中熟、丰产性好、耐盐、抗病性好、稳定的BC1F6优良品系(中科甜3号)。2011—2012年在连云港、盐城等沿海滩涂地区进行品系比较试验,成熟时盐碱地(盐分含量在0.3%~05%)新鲜产量72~78 t/hm2,籽粒产量3 840~4 155 kg/hm2;脱盐地(盐分含量在0.2%以下)新鲜产量93~94.5 t/hm2,籽粒产量5 250~5 325 kg/hm2,中科甜3号表现出较好的耐盐性和丰产性。2013年中科甜3号申请参加江苏省2013年甜高粱新品种鉴定试验,在江苏省灌云县洋桥农场、江苏省射阳县金海农场、江苏省如东县东凌垦区沿海滩涂盐碱地的3点平均新鲜产量为85 705.5 kg/hm2,比辽甜1号(对照)增产6.34%,增产极显著,居参试品种第1 位;中科甜3号干籽粒产量为4 902.3 kg/hm2。

2 主要特征特性

生育期中熟,平均为139.3 d;出苗较好,苗势较强,中后期长势稳健;叶片绿,叶鞘红,株型清秀,茎秆质地硬、有韧性,穗形紧凑、呈纺锤形,颖壳棕红,籽粒白色、外露;平均株高为324.17 cm,茎节数为17.67节;茎较粗,为1.89 cm;茎秆榨汁率为48.07%;汁液糖锤度为16.20;单株每穗粒数1 677.00粒;千粒质量 34.40 g。中科甜3号较耐盐、抗倒性也较好。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

中等肥力土壤的10 cm耕层地温稳定在12 ℃以上,土壤含水量在15%~20%时播种为宜,该品种在江苏省沿海地区的适宜播种期通常在4月底至5月20日。

3.2 精细播种

播种深度为覆土镇压后2 cm左右,盐碱地宜采取地膜平铺和沟畦覆盖起垄(垄高4~5 cm)的种植方式,从而降盐、提高成苗率。播种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50~750 mL/hm2,兑水600~750 kg/hm2 1 000倍液全田喷雾,防治地下害虫;播种后及时用50%莠去津可湿性粉剂2.25~300 kg/hm2兑水450~750 kg/hm2均匀喷于土表防治田间杂草。

3.3 合理密植

脱盐土种植密度以9万株/hm2为宜,密度过大容易引起倒伏。盐碱地须要根据土壤盐分含量适当调整种植密度,盐分含量在0.3%以下的轻盐土种植密度掌握在9.00万~975万株/hm2;土壤盐分含量在0.30%~0.50%的重度盐碱地适宜密度掌握在10.50万~11.25万株/hm2为宜;盐分含量在0.50%~0.60%的重盐碱地适宜密度为12.00万~1500万株/hm2。

3.4 肥水管理

甜高粱全生育期施肥以2次为宜,一是基肥,结合整地施45%高浓度三元复合肥450 kg/hm2;二是拔节期,追施一次化肥尿素225~300 kg/hm2和硫酸钾105 kg/hm2。在播种后遇连续干旱要及时浇水,防治干旱返盐造成幼苗枯死。

4 病虫草害防治

播种时要进行化学除草,如未及时化除,应在2~3张叶时进行1次中耕除草。全生育期注意防治蚜虫和玉米螟:可用25%吡虫啉乳油600~900 g/hm2,兑水600~750 kg/hm2全田喷雾防治蚜虫;心叶期用3%呋喃丹颗粒剂防治玉米螟和高粱条螟。

参考文献:

[1]贾春林,盛亦兵,张华文,等.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甜高粱产草量和饲用价值[J]. 草业科学,2013,30(1):116-119.

[2]冯海生,李春喜.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甜高梁的生产性能[J]. 草地学报,2013,21(3):622-625.

[3]郭平银,齐士军,徐宪斌,等. 能源植物甜高粱的研究利用现状及展望[J]. 山东农业科学,2007(3):126-128.

[4]宋金昌,范 莉,牛一兵,等. 不同甜高粱品种生产与奶牛饲喂特性比较[J]. 草业科学,2009,26(4):74-78.

[5]张培通,李春宏,郭文琦,等. 甜高粱新品系YT002在江苏种植的产量形成和器官建成动态特征分析[J]. 江西农业学报,2013,25(4):1-4.

[6]李春宏,张培通,郭文琦,等. 甜高粱用作青贮研究利用的现状及展望[J]. 江苏农业科 学,2014,42(3):150-152.

猜你喜欢
选育耐盐特征特性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丰农啤1号大麦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耐盐保水剂的合成及其性能
耐盐高降解蛋白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解条件的研究
转OjDREB基因提高烟草耐盐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