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蕊
摘 要
完善学校领导发展模式和领导发展计划,提高学校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是各国教育领导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的重要内容。中国社会整体转型变革、学生自身发展的新需要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已经使中小学校长的工作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要求建立与之适应的学校领导发展模式。本文在分析学校领导发展模式的社会背景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个方面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社会转型变革 学校领导发展 校长 改进策略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社会已经进入全面社会转型与改革发展新的历史阶段,中小学校长的工作环境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学校领导者承受着更多的压力和挑战。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实施进一步加速了这种变化。显然,要坚持《纲要》中提出的“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就必须反思现有的学校领导发展模式,思考改进的策略。
一、中国社会转型变革与学校领导者面临的挑战
今天,中国已经进入社会转型与改革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变化对人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发展产生诸多新的需要。在诸多的变化与变革的推动下,中小学校长必然面临着根本性的挑战。
第一,社会政治、经济与信息技术等方面转型变革的挑战。首先,从经济体制改革来看,经过三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总体性社会结构的格局已经被冲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使教育的多个方面发生变化,使一些学校出现了市场化运行机制。有学者将这种市场化运行机制概括为七种类型:学校的象征性市场化运作;公立学校的局部运作市场化;公立学校“一校两制”的市场化运作;转制学校的市场化运作;股份制学校的市场化运作;教育中介组织的市场化运作;教育券制度[1]。从政治体制改革来看,各级政府机构的角色和职能出现了巨大变化,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行政已经成为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同时,伴随行政改革的持续进行和教育权力下放改革,学校的独立法人地位和办学自主权得以确认,学校依法自主办学、自主发展成为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最后,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影响着我们的学校,它不仅重塑着我们学习的方式,赋予学习以新的涵义,还改变着学校教育的使命。埃琳尔·米切尔(Alain Michel)指出,通信技术对学校教育的使命产生了许多重要的结果,现在的学校教育必须:让学生从早期就接受变化,对日常生活中曾经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事物提出质疑;处理加速老化的知识和技能,这意味着所有人都应该终身学习,教师和培训人员都应当持续进行专业更新;让学生准备好质疑变化的结果——而不是将其视为结果本身——对科学和技术根据其对未来的伦理和实际意义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将通讯技术有效整合到学校中[2]。
第二,来自学生发展需要的和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挑战。显然,伴随社会进步与科技进步,人的发展有了新的需要。信息化、现代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必然要求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中的个体具有创新精神、合作意识、终身学习能力和独立的人格。今天的学校和校长为学生的发展承担着巨大的责任。因为,众多研究表明,“优质学校教育确实导致优质学习,而优质学校教育的一个关键则是由校长直接提供,并在教师和支持性管理人员中加以发扬的”[3]。所以,今天的校长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如何满足学生新的发展需要,如何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同时,《纲要》的颁布实施,意味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侧重点从以往的教育体制与教育结构转向对人的关注,育人为本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要求,学生成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另一方面,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侧重点从以往的关注教育规模与效率,转向对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的关注,推进教育公平成为国家的基本教育政策,提升教育质量成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显然,社会发展变革、学生发展新需要以及教育改革与发展变化的挑战,要求校长做出新的素质能力上的准备,校长的角色和作用也需要发生变化。校长不仅需要负责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还必须具备道德领导力、教学领导力,具备能够领导学校建立共同愿景,能够激励教职员工与社区合作、终身学习等方面的能力。因此,要实现这种转变,就必须反思我国的学校领导发展模式,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完善和改进。
二、现有学校领导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1995年《中小学校长培训规定》颁布实施以来,我国的学校领导发展正在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相对分工的四级学校领导发展体系:有一个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育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心作为国家级的培训基地,以及省级、地市级、县级分工明确的干部培训网络;学校领导者专业培训课程和培训方式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与《纲要》提出的目标和任务要求相比,与时代发展和学生发展的新需求相比,现有的学校领导发展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在职校长培训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从“八五”期间、“九五”期间,一直到现在,我国的在职校长培训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重理论,即重视系统知识的掌握和新知识、新理论的学习,培训内容和课程设计上主要是理论性课程,与校长日常工作相距甚远。尽管目前的在职校长培训开始关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增加了相关的教育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但是对校长的调查结果表明,现有的培训依然是“虚”的多,“实”的少。特别是在关键的环节,即如何解决校长面对的实际问题和如何操作上,要么是语焉不详,要么不具有可操作性,校长的实际收获不大。
第二,培训内容较为陈旧,缺乏前瞻性,不能全面反映社会的变化和新要求。许多的培训呈现一个三老现象,分别是老面孔、老教材、老内容,培训内容更多的是政策法规与学校管理。大多数的培训内容出现了一些变化,加强其针对性。目前,“需要什么,教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是诸多校长培训机构的通行做法。为了了解校长最需要什么、想学什么,大多数校长培训机构会在培训之前对校长的培训需求进行调研。当然,这种按需设计培训、按人实施培训有其优势,也容易让参加培训的校长满意。但是,需要关注的问题是,一方面,校长的需求是多样化的,有的需求是合理的,有的需要未必合理,如果培训一味地迎合校长的需求,势必会导致培训设计缺乏整体性和规范性。另一方面,从学校领导发展的总体目标来看,培训内容和目标应该适应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全局需要和中心任务,而且要考虑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瞻性。因此,这种完全从校长需要出发设计培训内容极有可能弱化培训对校长专业发展和能力提升的科学引领作用。
第三,校长培训与教师培训存在功能性脱节。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践证明,教师培训与校长培训同样重要,理应相互促进、相互带动。一方面,从我国中小学校长的来源来看,一般来说,我国中小学的校长绝大多数来自教学第一线的优秀教师和具有一定学校管理经验的中层干部。另一方面,世界范围内对学校领导者的认识已经出现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要使教育的改进变成现实,我们需要各层次的领导——从学校上层到每一个教师、每个学校团队的成员——帮助每个学生在离开学校(教育)时成为最佳”[4]。哈佛大学研究生院的苏珊·莫尔·约翰逊亦指出:“领导是一种功能,而不是一种角色。无论是具有一定岗位职权的人,还是不在其位的人,都可以发挥这种功能”[5]。但是,从我国目前的学校领导发展模式来看,并没有将校长培训与教师培训有机整合起来,教师培训中基本上不涉及领导和教育领导方面的课程和技能培训。
第四,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的校长发展重视不够。我国有80%的校长在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校长素质的提升,是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保证。从现有学校领导发展情况来看,尽管国家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中小学校长培训制度,但是,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依旧是一块短板。一方面,与城市学校、优质学校相比,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校长培训机会不多,特别是参加国家级校长培训的机会更少。另一方面,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经费紧张,县级培训机构力量薄弱,进而导致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校长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第五,培训形式单一,忽视校长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我国的中小学校长培训长期以来采用的形式是讲授式,这种形式的主要优势是有利于知识的系统传授,但是这种形式的最大问题是不利于发挥校长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校长在面对实际工作情境所做出的自我反思、自我能力分析以及自我更新和改进的素质能力的培养。显然,无论是任职资格的培训,还是提高培训、高级研修和专题培训,这些大多属于来自外部的要求,目的在于帮助学校领导者培养合乎国家社会要求的能力、态度和行为。但是,事实上,“最了解自己能力或自己领导缺失的是学校领导者自己,缺乏领导者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能力,学校领导者充其量仅是‘勉强地接受这些方案训练,缺乏内在动机,不但训练效果被打折扣,其持续力也不够”[6]。
三、可能的改进策略
显然,随着人们对学校领导者作用的重视,学校领导发展已经成为近十年备受各国关注并投入大量资金的改革领域。那么,针对我国目前学校领导发展理论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哪些策略予以改进?
策略一,坚持“以问题为本”的原则,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校领导者领导力发展的基本原则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学校领导发展计划,大多放弃了课程化的教学方式,不再预先设定学员必须学习的知识领域,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重点关注学员所处的现实情境和面对的实际问题。因此,我国的校长在职培训应更多地以问题为本,坚持“先问题、后学习”的基本思想,以解决现实的学校领导问题作为学员学习的基本线索,让学员在解决问题中探寻知识、领悟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此外,在培训过程中,应重视团队合作学习,充分利用学员内部的智力资源。实践证明,在合作共学的过程中,学员相互质疑对方的原有假设,彼此分享领导知识和领导经验,其学习的收获往往大于学员的个人学习。
策略二,完善培训内容,肯定校长的主体作用。要提高学校领导者的领导力,必须与时俱进地改进培训课程和内容。一方面,培训内容应反映21世纪我国学校教育发展与改革对校长的新要求,重视对校长的首创意识、团队建设、潜能开发、环境审视、终身学习等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另一方面,应提高校长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培训内容不仅应帮助校长了解国家的教育政策法规,掌握教育管理的技能技巧,更应该培养他们自我专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和能力。通过培训,引导和激励他们承担起专业成长和发展的主要责任,形成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并能够通过自我反思、自我能力诊断、自我发展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寻求自我的发展和更新。此外,培训内容应充分考虑校长的个别化需要,让具有不同经历和能力的校长参加不同类型的领导力发展培训,关注不同校长个别化改进的需要。
策略三,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元网络、计算机模拟、在线学习在学校领导发展中的作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主要基于两点考虑:一是运用计算机模拟技术可以在学校领导者培训方案中再现复杂真实的领导问题。学校领导发展实践表明,只有在做中学、做中体验、做中行动,校长们才能够接受和掌握新的管理理念和知识。但是,学校领导活动非常复杂,受各种条件的限制,无法在学校领导方案中得以重复或者复制。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借助计算机模拟技术,使真实世界中复杂的学校领导问题能够在虚拟世界中再现。二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降低培训的成本,提高培训效率。在线学习使培训的场地、时间更为灵活多样,不仅可以解决学员工作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大大节约培训机构师资资源,而且可以让学员通过虚拟的校长社区广泛地了解各校的管理情况,下载有关的管理问题、访谈更多各种类型的校长,而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组织学员实地考察学校。
策略四,重视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校长领导力的培养。一方面,应增加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校长参加培训的机会,特别是国家级、省级校长培训的机会。2013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的意见》。《意见》指出:“重点加强农村地区、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民族地区校长培训,加大薄弱学校校长培训力度。”同年11月,为解决农村学校校长国家级培训机会偏少、整体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不高等问题,教育部宣布从2013年开始,每年遴选2000名中西部地区国贫县、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乡镇及以下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参加国家级培训。我们相信,这些举措必将有利于农村学校校长领导力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各级培训机构应加强对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校长发展和领导力提升方面的理论研究,围绕义务教育校长专业标准以及薄弱学校、农村学校面临的实际问题,制定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校长发展计划,设计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
策略五,建立高等院校与各区域校长培训机构的合作关系。在校长的培养方面,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应该与省市区县的校长培训机构建立协作关系。一方面,高等院校具有师资、场地、设备、信息、科研等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双方合作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资源共享,提高区域在职校长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双方合作,有利于发挥高等院校,特别是研究生院在潜在校长培养中的重要作用。现阶段,高等院校尤其应在学校领导发展研究和方案开发方面承担重要角色,致力于有关学校领导发展的知识创新、学校领导发展模式和计划、教材的开发,设置教育领导或学校领导方面的硕士学位,改进目前教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尤其要重视培养潜在的学校领导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自我专业发展的能力。
策略六,加强学校领导发展相关制度建设,进一步落实校长“持证上岗”制度。为此,我们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经验,加强中小学校长后备队伍建设,扩大校长任职资格培训的对象,让有志从事教育管理的人都可以自行报名参加校长资格证书培训班,由培训机构审核资格,资格审核合格以后参加校长资格证书培训。学校的优秀教师与骨干教师、中层管理干部也可以参加校长岗位培训,由学校或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资格,取得校长资格证书就可以作为校长后备人选。
参考文献
[1] 劳凯声.重构公共教育体制:别国的经验和我们的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2] Alain Michel.面向未来的学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 托马斯·J·萨乔万尼.校长学:一种反思性实践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
[4] Charles Clarke.DfES. News Brief. http://www.dfes.gov.uk/pns/
DisplayPN.cgi?pn_id+2002_0204
[5] 冯大鸣.沟通与分享:中西教育管理领衔学者世纪汇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6] 林明地.学校领导:理念与校长专业生涯[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