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平
[摘 要] 以大众化高等教育为背景,系统分析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特点,找出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教材建设的新模式。
[关键词] 大众化高等教育 中国高校教材建设 高校教材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3-0044-04
Characteristics,Problems and Model Choice of Textbooks Building in the Era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Huang Junping
(Graduate School of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Abstract] This paper, with the background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llege teaching material building in China, finds the problems from that and then proposes a new model of college teaching material building.
[Key words] Mass higher education Chinas College teaching material building College teaching material
“大众化高等教育”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提出。马丁·特罗教授通过对欧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历程的考察,提出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当适龄人口入学率在15%以下时,高等教育处于精英发展阶段;入学率在15%—50%时,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发展阶段;入学率达到50%以上时,高等教育进入普及阶段。依据马丁·特罗的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在本世纪初入学率达到15%以上,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与此相适应,我国高校教材建设迎来大众化发展的崭新阶段。研究高校教材建设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对完善我国教材建设体系,提高教材建设质量,更好地服务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
1 高校教材建设的特点
1.1 政府处于主导地位
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突出特点是政府处于主导地位。大众化时期,高校教材建设的若干重大项目,都是在各级政府的领导、规划、组织、提供资金支持和奖励下展开的。1997年,由国家教委牵头,在全国高校范围内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全面建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2001年8月2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的调整,加快教材的更新换代”。2003年4月8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教高【2003】1号),把高校教材建设列入高等学校要做好的七项工作之一。2005年1月1日,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强调教材内容要不断更新,大力锤炼精品教材,把精品教材作为教材选用的主要目标,确保高质量教材进课堂。2006年1月27日,中共中央、教育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合下发《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出版管理的通知》(中宣发【2006】10号),决定将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写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7年12月28日,教育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批准万种新教材建设研究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07】22号),组织规划建设覆盖本科11个学科门类各专业和高职高专19个专业大类,供普通教育本科和专科使用的各类形式(包括纸质、电子等)的10000种高质量教材。我国国民经济经历了 “十五”“十一五”“十二五”三个建设规划时期,教育部同样主导规划、实施建设了“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与改革工程。在高校教材的政策制定、建设规划、编写队伍组织、出版发行许可、优秀教材评选、重点教材建设项目的经费支持上,政府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1.2 教材建设呈现多样性
1.2.1 建设主体多样性
大众化时期,我国放开了对高校教材的出版限制,打破了高校教材只能是少数大学出版社或某些获得出版权的出版机构的专有权、垄断权。只要是正式申报注册的出版社,都有资格出版高校教材。这项改革措施扩大了高校教材的出版主体,激发了各出版社出版高校教材的积极性。仅以“十一五”国家级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为例,全国600多家出版社,第一次申报国家级规划教材选题就达4万多种,最终确定11756种教材入选“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在多项政策和规划措施中,十分注重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强调有条件的要实行外语教学,使用外文原版教材进行外语教学;暂时还不具备外语教学条件的,可以引进外文原版教材使用中文授课。这项规定,表面上看只是增加了高校教材的种类,弥补国内教材的不足,实质上是把国外高校教材出版主体纳入我国高校教材建设范围。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取其所长,补我所短;取其先进,推陈出新。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通过版权贸易引进了大批国外优秀教材,有力支持了国内教学和教材建设以及双语教学的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自1983年签署第一项版权贸易协议,现在已与麦克米伦、培生教育、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以及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家出版社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合作,外研社引进出版了《新标准英语》、《新概念英语》、《剑桥国际英语教程》及朗文系列词典、牛津系列词典等众多深受国内大学生群体喜爱、流传广泛的精品教材及图书。
同时,高校教材建设主体还吸纳了社会专业机构、行业部门、著名跨国公司参与。上海浦东金融局、卫生部临床检测中心、上海市血液中心、IBM、微软、英特尔、贝尔实验室等著名机构都参与过国内高校教材建设,为建设实践性较强的教材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1.2.2 编写队伍多样性
我国高校教材建设的重点项目基本上是动员大规模的编写队伍集体攻关完成的。“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计划”组织动员了全国上万名教师参与建设。教育部、财政部联合资助的“万种新教材建设研究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动员上万名教师参与编写。“马工程”教材建设项目动员上百名著名专家担纲,上千名教师参与。各类高等学校是编写队伍的来源地。据统计,参编第一批“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的高校共有386所。在参编高校中,有实力雄厚的“985”院校、实力较强的“211”高校及地方院校,有具有较高水平、较强学科优势的专业院校,有学科特色鲜明、专业性强的特殊院校,还有武警、公安、国防类院校等。编写队伍的扩大和多样化,既保证了教材建设的高水平和前沿性,又保证了教材需求的多层次和多类别要求;既能满足思想性、学术性要求,又能满足专业性、实践性要求。
1.2.3 发行主体和发行渠道多样性
随着我国出版发行领域市场化改革的加快推进,出版发行主体不断增多,发行机制由原来的统编统销转变为市场化配置,教材销售由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高校教材发行朝着多元化、多渠道方向发展,由过去新华书店在发行领域的一家独大发展为新华书店、高校代办点、民营经销商三足鼎立的局面。尤其是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进一步促进了高校教材出版发行领域的多元化。2012年6月,新闻出版总署颁布《关于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实施细则》,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参股出版单位的发行、广告等业务;支持民资文化企业,以选题策划、内容提供、项目合作、作为国有出版企业的一个部门等方式,参与科技、财经、教材教辅等专业图书出版经营活动。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积极与民间资本开展合作,共同组建项目公司,丰富图书出版种类,取得显著成绩。
1.3 教材编写队伍良莠不齐
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是保障国家重点教材建设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但由于高等学校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教学门类的多样化和培养类型的多层次,很难保证教材编写队伍的整体水平,出现编写队伍水平参差不齐的局面。2011年,我国高校教材共出版48126种,2013年春季全国高校教材品种77358种,而 “十二五”期间(2011—2015)列入国家级规划教材建设的种类只有3000多种,占高校教材品种的很小比例。也就是说,即便能够保证国家重点教材建设工程的编写质量,也很难保证全国高校教材编写水平。一些高等学校放松对教材编写队伍的要求,导致教材质量参差不齐。有些教材内容陈旧,不能满足新设专业和课程的需要。一些基础课的教材虽然品种较多,但低水平重复严重。有些教材内容庞杂,缺乏提炼。有些教材配套性差,缺乏教学辅助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全面素质的培养。
1.4 立体化教材建设不足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的十余年,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出版社以及教材的编写者积极应用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应用移动互联网平台,紧跟社会化阅读迅速发展的趋势,积极构建立体化教材建设模式。“十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要求从文字教材与电子教材协调发展的原则出发,抓好包括适应远程教育和网络教学需要的电子教材建设,积极编制电子化精品课件,在有条件的高校建立若干个多媒体制作中心,逐步实现教学软件的专业化制作。“十一五”期间,在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中,结合“精品课程”建设需要,推出一大批高质量的立体化教材。“十二五”期间,普通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要求不断丰富教材类型,继续开发数字化教材。
立体化教材建设丰富了教材建设的种类,适应了社会化阅读的需求,推进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进程。在我国部分高校的外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已占40%以上,外语听力课程已不再出版纸质教材,全部改成多媒体电子音像教材。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电子化、数字化教材成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
但立体化教材只是纸质教材的补充形式,纸质教材仍占主导地位。研究发现,无论是政府主管部门规划的教材建设项目,还是出版社出版的教材、教师编写的教材以及学生使用和购买的教材,都以纸质教材为主。立体化教材虽然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仍然不能满足人才培养需求。
1.5 教材建设呈精英化倾向
我国高等教育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处在精英化阶段。1993年2月,《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发布,开始启动“211”工程,其目标是“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国家将对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给予额外的经费支持。1995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校首先得到经费支持,1997年获得经费支持的学校有32所,1998年增加到61所,到2000年共有99所学校得到“211”工程的投资建设。
1998年5月,以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活动为契机,在教育部、北京市、北京大学等各方力量的联合推动下,国家出台“985工程”,目标是“要创建世界一流大学”。1999年,“985工程”正式启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所大学三年内各自从中获得18个亿的专项拨款;同年,其他院校纷纷申请列入这一工程,“985工程”的学校增至9所,新增的7所学校各自获得从6亿到12亿不等的拨款。2000年,“985工程”院校增至12所,2002年增至33所,2003年增至34所,2005年年底增至38所。
“211工程”在国家“九五”期间,中央投入经费为27.5亿元;“985工程”第一期总投入达到140亿元。以“211工程”“985工程”等为代表的重点工程建设,加大了对高等学校在政策、舆论、经费、课题、学科等诸多教育资源领域的倾斜力度,造成“强校恒强,弱校恒弱”的两极分化现象,出现我国进入大众化高等教育初期,精英教育继续强化的特点。这种特点反映在高校教材建设上,追求“高、大、上”的精英化教材仍占主导地位。
教材建设的精英化倾向表现在许多方面。在目标选择上,突出先进性和国际前沿,忽略多层次和多样性;在编写队伍上,“985”院校占据主力,地方高校参与机会不足;在评优及选用上,注重高大上的优质教材,忽略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各类院校的差异性;在内容编写上,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轻视技能性和实践性;在出版上,热门专业的教材重复出版,冷门小众专业的教材得不到出版。
2 高校教材建设存在的问题
中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时期以来,教材建设在规划、编写、出版、发行、经费保障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进步。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更是从教材载体形式、教材出版方式与经营模式等各方面促进了教材建设,改变了传统教材的建设生态,为促进优质教育的均衡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先进模式。但是,我国高校教材在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2.1 教材建设失衡与需求多样化的问题
大众化高等教育的特征不仅表现为接受高等教育人数比例的提高,更表现在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和均衡化发展上。部属高校、省属高校及社区大学应逐渐形成合理结构,均衡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从数字指标上虽步入大众化时期,但在培养理念、社会期望、课程结构、大学目标等诸方面仍带有明显的精英教育特征,反映在教材建设上则是出现失衡现象和不能满足多样化需求问题。
我国高校教材出版市场存在“重复出版与教材缺乏并存”现象。宽口径、受众面广的畅销书,多家出版社争相出版、重复出版,专业性强、用量少的教材却在市场上难得一见。《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等基础课教材均有几十甚至上百个品种,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有40余种,《大学英语》教材有28种,《大学语文》教材达千种之多。而有些窄口径、受众面小的课程,却无教材可选。以哲学系精品教材为例,三次精品教材评选中,哲学类都只有一种教材入选。2007年是北京大学哲学系赵敦华编写的《西方哲学概论》,2008年是张立义著的《中国哲学史新编》,2011年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
实验、实践教学的相关教材较为缺乏。实验课、实践课是培养大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高校基本建立了一套与理论教学体系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体系。然而,目前各高校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实验学习教材仍然滞后于课程建设,学生可选教材较少,教材编写缺乏权威性,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2.2 需求急迫与立体化教材建设缓慢的问题
随着精品课程计划的不断推进,建设立体化教材显得日益急迫。立体化教材已成为未来教材的重要类型,需求逐步扩大。但立体化教材建设却遇到重重障碍,建设速度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需要。
一是多媒体电子教材的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备,网络课程的知识产权保护不健全。二是多媒体设施在教学中的使用存在问题,一些教师使用多媒体设施不熟练,影响教学正常功能的实现。三是多媒体教材的制作问题,大部分老师不是很熟悉多媒体的制作,客观上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四是建设立体化教材存在观念、体制、机制上的障碍,立体化教材不仅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学要素配置,改变知识信息传播途径的载体,而且是推进教育资源均衡的重要手段。立体化教材建设虽有进展,但发展缓慢。目前还没有引起高校和出版社的普遍重视。
2.3 编写队伍良莠不齐与教材质量保障问题
编写教材是一项繁重的、创新性强的知识生产活动。一支高水平的教材编写队伍,是生产优质教材的根本保障,也是丰富种类多样、门类齐全的教材市场的基础。
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高等学校、广大教师和出版发行部门的共同参与下,高校教材编写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多种教学用书的出版以及大批高质量、高水平优秀教材的编写,较好地、适时地满足了教学需要。但是,教材编写队伍建设也存在问题:一是一批高水平教师不愿意编写教材,更愿意出专著、写论文;二是一些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站在学科前沿的教师缺乏实践经验,写出的教材针对性不强;三是外文原版教材存在引进和消化再创新的过程;四是一些教师学术水平低下,不埋头研究学问,不精益求精,编写的教材缺乏千锤百炼,出现文字叙述粗糙,编校质量差,印刷编排不当等问题;五是有些高校教师为了职称评定,往往以教材充当研究成果,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查机制,教材质量难以保证。
2.4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问题
我国图书出版实行书号制度,教材出版前必须审查书号,没有书号就不允许出版。国家对书号进行宏观调控,每年有一定的审批限额,由新闻出版总署分配给各个出版社。这样一来,书号本身就成为极有价值的稀缺出版资源,成为出版社实现效益的重要条件。出版社转企改制后,突出了出版社的独立法人主体地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成为出版社的经营准则,经济效益成为衡量出版社的重要指标。为了实现经营指标,出版社倾向于把诸如书号等稀缺出版资源向发行量大、市场预期收益高的图书倾斜,相对地挤占了教材的出版空间,尤其是那些应用面窄的专业教材,获得出版的机会更小,导致出版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冲突问题。研究发现,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学出版社,如北京大学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条件筹措教材出版基金,资助那些偏门、冷门的专业教材出版,以保证相关学科的正常教学和教材供应。一些实力较弱的大学出版社则很难兼顾。而对大量的非大学出版社,很难找到一种办法去约束它们的出版行为,以避免在追求经济收益的同时妨害教材出版的社会效益。在这个意义上说,出版社的利益冲突是造成教材市场结构失衡、冷热不均的重要推手。
3 高校教材建设新模式
大众化时期,高校教材建设新模式应围绕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趋势,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教材供给体系,更好地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教材需求这一教材建设总目标构建。具体而言,教材建设新模式应由五个主体构成,分别是政府、第三方组织、教材编写者、出版社、学生及受众。政府的职能是制定教材建设规划、提供教材出版资金、委托第三方机构评价、认证并对其进行监管、调剂、核发教材出版书号、建设网络开放课程共享平台。第三方组织是独立法人实体,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接受政府主管部门委托,专司教材评价和认证工作,坚持公正、公开、透明的工作原则,及时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供评价及认证结果,接受委托人及社会公众监督。教材编写者是教材建设的关键,是教材的创作者,主要职能是提供合格的、高水平的教材产品,若通过第三方组织评价认证,即可获得政府部门颁发的教材出版书号及出版经费。出版社的主要职能是编辑、审核出版教材,并且做好教材征订、发行工作,作为回报,获得政府资助的教材出版经费。学生及受众是教材的使用者和消费者。教材的使用者最有资格对教材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并反馈给政府有关部门。政府部门搜集意见后,进行新一轮教材建设规划。
新模式以建设多种类、多层次、多样化的教材体系为目标,逐步发挥市场在配置高校教材建设要素中的基础作用。教材建设新模式实行管办分离原则,接力合作,让教材编写者直接获取教材出版资源,教材建设采取公开招标及认证制,突出学生及受众的中心地位及消费主体地位,实行分工合作、互利多赢原则,充分调动各建设主体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陈洪捷,施晓光,蒋凯.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郝振省,魏玉山.中国出版业发展报告(2012-2013)[R].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45
[3]北京大学出版社总编室.风雨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社庆征文集[G].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淑珍等.依托特色专业,锤炼精品教材[G]//北京高等教育学会教材工作研究会.探索的脚步:“十一五”北京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论文集.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收稿日期:201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