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学秋
[摘 要] 转制后,一些大学出版社在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的同时出现编辑力下降的趋势,这是因为这些大学出版社在转制后经营理念出现偏差,制度设计片面强调“企业化”,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大学出版社只有端正经营理念,理顺管理制度,提升编辑力,提高图书质量,才能在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持久经济效益。
[关键词] 大学出版社 转制 编辑力 图书质量
[中图分类号] G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5) 03-0032-03
Causes of Decline of Editorial Capacity of University Presses after the Transformation
Tan Xueqiu
(Shandong University Press, Jinan, 250100)
[Abstract] The editorial capacity of some university presses goes down after they transformed into enterprises. The main reason is their management ideas deviation, pursuing excessively the economic benefits. To raise editorial competitiveness, these presses must correct their business philosophy and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rules.
[Key words] University press Transformation Editorial capacity Book quality
美国著名出版家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曾说,出版社并不因它经营管理的才能出名,也不会因它的产值利润出名,而只能是因它所出版的书出名。编辑力,是保证出版社出好书的核心能力之一。
然而,笔者却发现,转制后我国一些大学出版社出现了编辑力下降趋势。一些大学出版社经济效益逐年提高,但图书质量下降,差错率严重超标,只重经济效益、忽视图书编校质量已不是个别现象,甚至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出版大量“垃圾书”。除不合格书和“垃圾书”外,还出现了大量“掺沙米饭”型图书。这类书的特点是编辑加工深度严重不足,虽然按现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不能判定为不合格图书,但书中许多内容似是而非,逻辑不严密,特别是一些翻译图书,就像是用快译软件翻译,词汇堆砌,晦涩不通,不知所云。甚至一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也被做成了“豆腐渣工程”,令人痛心疾首。显然,大学出版社转制后编辑力下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 大学出版社转制后编辑力下降的原因
笔者认为,导致这些大学出版社转制后编辑力下降的原因主要有四点。
首先,有些大学出版社转制后经营管理理念发生了较大变化,甚至在制度设计上出现一些偏差,造成思想混乱,直接对“三审制”造成极大冲击,导致出版社编辑力大打折扣。例如,有些大学出版社在“企业化”思想指导下,照搬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将原来按学科专业划分的编辑室(如文史编辑室、社会科学编辑室、自然科学编辑室等)以创利单位改为“事业部”,原来行之有效的专业编辑制度被抛弃,书稿与编辑的专业对口无法保证,导致编校质量大幅下滑,难以保证所出图书的学术价值。以前编辑的考核晋级、选任编辑室主任等主要依据编辑业务水平,转制后则首先看创利能力,这直接导致一些高职称编辑、编辑室主任(事业部长)创利能力较强但编辑业务水平不高,很难胜任对本编辑室(事业部)书稿的复审、新编辑业务指导等专业工作,出现几近“外行领导内行”的局面。这种经营管理理念,造成现有编辑资源不能得到最优配置,甚至“扬短避长”。
其次,单一“创利”指标的考核机制导致一些大学出版社编辑力的质和量都大大降低。大学出版社大多规模不大,转制后无法像大社那样划分策划部和编辑部两类部门。但一些大学出版社“一刀切”地给每个编辑都规定了创利任务,并与奖金分配、年终考核甚至职称评定等直接挂钩。这就要求每个编辑既有编辑能力,又有策划创利能力,“人人都是多面手”。不乏有的编辑转制后如鱼得水,甚至“自办发行”,集策划、编辑、发行于一身,俨然一个“分社”。但显然,不是每个编辑都自然地同时兼具较强的编辑能力和策划能力甚至营销能力,即并不是每个人天然都是“多面手”。如以前提倡“学者型编辑”,大学出版社中有不少“板凳甘坐十年冷”、学术水平不逊于专家学者的学者型编辑,但要这些学者型编辑“创利”“营销”确实勉为其难。转制后面对日益攀升的“创利”任务,这些编辑在出版社已无立足之地,纷纷回流大学,对以出版学术图书为主的大学出版社的编辑力造成伤筋动骨的破坏。
编辑职业与其他职业不同,其职业技能要求是“各原专业技术(如中文、经济学、计算机等)+编辑技术”,而编辑技术只能在入职后学习。以前新编辑入社后先进行规范、系统的业务培训,还要进行较长时间的“传帮带”,为其编辑业务打下坚实的基础。转制后新编辑经过短暂的实习期即面临创利任务的巨大压力,根本没有精力和时间学习提高业务能力,业务能力和经验严重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培养出编辑业务技术过硬的编辑。在“创利”为主导的考核机制下,造就多是具有一定创利能力但编辑业务能力不足的编辑,缺少专业水平高、内容把关能力强、文案功力深的专家型编辑,从而导致大学出版社在出版高端学术图书时无相应的编辑保障,这也是转制后图书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三,由于“创利”成为出版社上上下下第一要务,图书编审环节被忽视,使出版社现有的编辑力得不到正常有效发挥。转制后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多数大学出版社选择了“企业化”机制,追求利润最大化,鼓励多出书、快出书。在有些大学出版社,转制后“企业化”的大环境和“利润挂帅”的政策导向形成了一种赶任务、创利润、急功近利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主动学习“充电”提高业务水平、精益求精编辑书稿不再被鼓励,图书质量不再被视为出版社的生命,机械性地按程序走完“三审”、投印、获得利润成为常态。由于现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对许多问题鞭长莫及,这种政策导向客观上形成只挑出错别字,图书质量由作者“文责自负”的编辑加工倾向,从而催生了大量“掺沙米饭”型图书。
第四,对编校质量缺乏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人为降低了出版社的编辑力。一本书的质量,不仅取决于作者,还取决于编辑。编辑是一种独立性很强的工作,无法像其他行业那样实行“标准化”生产。编辑的个人特性对图书质量的影响非常大。同一部书稿由不同的人来编辑,由于不同编辑的素质、能力、责任心不同,结果可能大不一样。有的会尽其所能协助作者弥补疏漏,提升书稿水平;有的可能只是按程序走“三审”,最后出来一本“掺沙米饭”型图书。由于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利用机器设备实现自动化生产,除了可以借助校对软件完成部分校对工作,绝大部分工作要靠人工完成。尤其是学术书,需要编辑付出更多。编辑的工作是一种“编”无止境的工作,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直接影响图书的好坏。
另一方面,现在出版门槛大大降低,出书已不再限于专家学者,草根百姓出书成为常事,加之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对教师和科研人员的科研考核标准片面追求量化,获取信息越来越便利,“十年磨一剑”的书稿已是凤毛麟角,更多是“急就章”。还有一些在政策框架下寻求与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民营出版机构,其作者多为职业“写手”,学术素养不高,写作不求严谨,追求“短平快”,书中甚至有许多谬误。这些因素形成对出版社编辑力的极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编辑的“把关”作用和“提升力”尤其重要。编辑应尽力对所编图书的学术水平进行最大程度的提升,发现和指出其中不完善之处,协助作者充实提高。这种对书稿的“提升力”是新时期编辑力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大学出版社转制后普遍缺乏相应的约束激励机制,导致个别素质较差、能力较低、责任心不强的编辑“偷工减料”,制造出大量“豆腐渣工程”图书。
2 转制后大学出版社提升编辑力的几点思考
出版业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业,即使转企改制后也绝不能套用一般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单纯追求利润。出版好书是出版社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读者的信任和忠诚是出版社重要的无形资产,编校质量好的优质图书可以提升出版社形象,赢得读者,从而产生经济效益,而这一切,都要靠出版社的编辑力来保证。无论编辑出版技术怎么进步,国家出版管理制度怎么转变,编辑都在出版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编辑力都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
大学出版社转制后要保持和提升编辑力,首先要建立编辑的分类考核和管理制度。大学出版社虽然无法按工作性质和编辑能力设立策划部和编辑部,但也应根据本社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探索建立适合不同类型编辑的考核体系。如按工作性质及能力要求制定三种考核评价标准,即编辑型(如学者型编辑)、策划型(如转制后从发行部门和行政部门转过来的专职策划编辑)和编辑策划型,实行分类管理和考核,使每个人都能扬长避短。特别是大学出版社以出版学术图书为主,要着力培养一批能与作者站在同一平台对话的学者型编辑,确保高端学术图书出版有相应的编辑资源保障。同时,要探索和重建新形势下的专业编辑制度、编辑职称晋升标准、编辑室主任选择标准等。
在过渡时期,对学术含量较高的书稿,如学术专著、高校教材等,可设置责任编辑门槛,如要求责任编辑须具有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硕士及以上学位。有些老编辑,从业时间较长,积累了较多的人脉,但知识结构特别是外语水平已不适应发展要求,可鼓励他们做专职策划编辑,或安排他们编一些非学术书,如大众读物等。
转制后许多大学出版社为鼓励策划,在制度设计、收入分配政策等方面向策划编辑倾斜,但由于没能掌握合理的“度”,形成“剪刀差”现象。近年来不合格图书数量及差错率的不断攀升,与编校费偏低不无关系。大量编辑加工深度不够的现象,也多少反映出编辑“拿多少钱干多少事”的消极心态。图书编校质量不能主要依靠编辑个体的能力和责任心来保证,要建立编校质量约束激励机制,把编校质量考评纳入年终考核,作为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建立包括编校质量考核在内的综合考核体系,使编校质量在各项考核指标中占较大的权重,并与岗位晋级、职称评定等挂钩。在这方面,可以探索“高薪养廉”模式,确定一个略微偏高的编校费标准,以激发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其“提升力”,彻底杜绝“掺沙米饭”型图书,培育品牌图书和品牌编辑。
在国家和宏观层面,应尽快修订现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使其切实起到制约监督作用。现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2004年制定)已显滞后,仅对图书中的 “硬伤”(如错别字、病句以及一些明显的技术差错等)有相应规定,而对“软伤”(如论述逻辑有失周密以及一些隐性的知识性差错等)无相应规定,起不到应有的制约监督作用。比如对前述“掺沙米饭”型图书,现行《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就无能为力,因为这些书虽然许多地方编辑加工深度明显不够,但错别字等“硬伤”不多。
要尽快探索形成一套既不同于转制前又不同于国外的科学的编辑评价体系,使转制后编辑的发展、评价有明确和科学的目标、标准。转制前强调编辑审计和加工能力,转制后过分强调策划和创利能力,使编辑评价陷入混乱。同时由于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政治制度等国情方面的不同,在我国编辑承担的工作内容与国外有很大不同,自然也无法套用国外的“编辑力”标准来衡量我国的编辑。
虽然大学出版社转制已经完成,但由转制带来的出版社转型远未完成,由此引起的一些观念上的转变未最终成熟,如转制后编辑如何定位、评价,建立新形势下成熟的编辑专业技术职务晋升、选任编辑室主任的标准等,更需要较长的时间。
参考文献
[1][美]小赫伯特·史密斯·贝利著;王益译.图书出版的艺术和科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健文.出版物质量问题的现状及其应对策略[J].编辑之友,2013(1):11-17
[3]田雁.中日图书编辑异同之解读[J].编辑学刊,2013(4):51-56
[4]刘春荣.出版产业化时代,编辑是不是必须万能?——对出版机构中编辑职能分拆的思考[J].出版科学,2013,21(5):26-28
(收稿日期:2014-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