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化的自然物

2015-07-28 13:21丁际友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4期
关键词:春蚕少女桃花

丁际友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100-02

文学是感情的产物,任何文学作品都是在感情的大地上生成的,没有感情就没有文学。因此,在诗词鉴赏中,我们要切实把握文学感情化的特征和规律,着力于作品中“情化的自然”的审美透视。

我们知道,文学所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是客观的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但是,任何一个客观事物,一旦被写进文学作品,它们就不是纯粹和客观自然,而是感情化的自然物了。在客观自然中,山就是山,花就是花,他们是没有感情,没有思想和纯粹自然物,但当它们进入文学的世界,山,有可能会昂首挺胸,花,也有可能会伤心流泪,成为有感情,有思想的东西,杜甫的名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生动的例证。文学中的这种“情化的自然物”,是人的主观情感和客观自然的艺术复合体,它既具有客观自然物本身所固有的属性,又明显的具有人的感情,意志和品格。所以,通常也称之有“人化的自然”或“第二自然”。所以说,诗歌鉴赏就是把作品中的一幅幅情绪化艺术化的生活图景再现出来,把握它们的艺术内涵。这种所谓“情绪化艺术化的生活图景”,其实,就是“情化的自然”。从这个意义上说,着力于作品中“情化的自然”的审美透视,明确诗歌情感化的规律,也是诗歌鉴赏必须把握特征的一个基本点。如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名句“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里所写的消瘦了的黄花,就是“情化的自然物”。透过这个情化的"黄花瘦"意象,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年轻少妇因日夜思念离家的丈夫而面容憔悴的情态风韵。

在诗词鉴赏中,要切实把握文学感情化的特征和规律,对“情化的自然”作深层透析,要注意把握它的两个审美特征。

第一,“情化的自然”能够把社会美与自然美浑然融为一体,表现独特,复杂,灵动的情感内容。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姿多彩的审美内涵。社会美就是以人为核心的社会事物的美,如人的生活,行为,风尚,品格等;而自然美是自然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美,如绿叶红花,青竹翠柳,巍巍高山,潺潺溪流等。社会美重在以震撼人心的内容吸引人,自然美则主要以新颖的形式吸引人。“情化的自然”把二者统一起来,融合这两种美与一体,既使自然之物包容了社会美的内容,变得更具有审美意义,又是社会美的内容具有了自然美的形式,变得更加瑰丽多姿。因而,“情化的自然”能够表现社会美和自然美兼而有之交互渗透更为独特复杂的审美内容,给人以多维多层的丰富美感。请看唐人崔护的诗《题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是一首写的很风流的小诗。从文字感情化的特性和规律来作考察分析可见,这首詩就是以“情化的自然”,把人,事,情和自然之景融为一体,使社会美和自然美高度浑成,艺术地表现了诗人一种特定的情感内容。前两句既写了桃花又写了人面,将人面的美与桃花的美交合,不仅刻画了这个桃花少女风姿卓越的娇容美貌,揭示了她一见诗人,未通言语就面露红润,脉脉含情内心波动。同时,也分明地曲现了诗人一见桃花少女倾神注目的那种情况。要不,少女怎会未说话就面露红润羞色呢?可见,诗人通过“人面桃花”这个情化的自然物,一箭双雕写活了少女与诗人两个人物的情状心态。后两句是写诗人在一年之后的今日,又重来寻访桃花少女。可是,虽然还是桃掩映的门户,少女却不知何处去了,只有门前的那一树桃花,仍在春风中凝情含笑。很显然,在春风中依旧含笑的桃花,仍是“情化的自然物”既透射出那个满注风情的桃花少女的倩影,又寄托了诗人寻不见少女而无恨惆怅的情感心态。他们在这“一见”的互相注目中,潜含着许多说不清,道不明,却又“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感交流。

第二,“情化的自然”的审美情感投射的产物,即作家把自己的审美情感投射于自然景物,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灵性,感情和生命,使之富有鲜活,跃动的艺术美质。从文学感情化的特性和规律来说,纯粹的客观自然,实际上只有通过作家的审美投射和艺术创造,把它化为“情化的自然”,才能负载作家要表现的特定审美内容。如唐诗名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春蚕”与“蜡炬”,就是诗人审美投射和艺术创造的“情化的自然物”,它的审美内涵是丰富的,说明春蚕的人吐丝甘愿到死才停止,蜡炬为照亮别人日夜燃烧,直到燃尽自己,生命结束。在这里,春蚕和蜡炬不仅具有了灵性,情感和生命,而是崇高精神和伟大品格的化身。显然,这是作家审美情感投射的产物,是一种化客观自然物为人化自然物的艺术创造,作家把人类的美好情感投射于“春蚕”和“蜡炬”这种自然物,使春蚕和蜡炬人化,从而揭示和赞颂了人的一种美好品质,但就客观生活中吐丝的春蚕和燃烧的蜡烛来说,它们的“自然形象”,远没有诗境中的这种“情化形象”的美质。

总之,诗词鉴赏只有把握文学这种感情化的特性和规律,着力于“情化的自然”的审美透视,才能深入揭示文学艺术构筑的真谛。

猜你喜欢
春蚕少女桃花
春蚕吐丝做茧忙
一击即中
承认吧,这就是暑假在家的你
当这届90后老了
桃花琐话
清明,又见桃花红
我的少女心一击即中
春蚕1~2龄颗粒饲料育试验初报
春蚕
桃花纷飞,曾许你一眼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