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霞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61-01
近几年来,课程改革深入人心,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力求构建有效课堂。但是反思我们的课堂,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什么问题呢?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与学习所得,谈一谈构建有效课堂中的“变”与“不变”.
一、“变”中求发展——有效课堂需要善变的教师
何为“变”?“变”就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有效”上下功夫,切实做好“破与立的结合”。即摒弃头脑中陈旧的观念,陈旧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思维定势。那如何改变呢?我们看到的名师课堂教学或趣味盎然,或挥洒自如,或循循善诱,风格不一,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学生的参与率高、参与度深、参与面广,且课堂生成度高。反思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有的生拉硬拽关注教学设计,有的兢兢业业惟恐学生出现突发状况,有的容量很大但课堂死气沉沉等等,但为什么一节课上下来却有顾此失彼的感觉,甚至感到课堂的生成度不高?学生兴趣缺乏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作为语文老师还应切实做好几个“变”。
1.教师的主导地位由重“主”变为重“导”——还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很多语文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总是站在“教”这个角度去设计每一个环节,试图用自己的教去代替学生的学,而不置换一下角色,当作学生想一想:这篇课文我要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学得更快?……忽略学生的自主参与,一味加大课堂上的训练量,将课文拆成零散的部件,不加品味地读、填、问、背,其实是变相的填鸭式教学,是教师的急功近利行为。
曾经听过泰安市陈炳峰老师的《爬天都峰》,他在设计课文“我”與老爷爷的三段对话这一环节时,采用的是分小组自己分角色朗读,在学生评价一组后,将三段文字后各出示一个加红的问号。引导学生再分角色试读并想一想说话的人怎样想的,在学生交流想法后,告诉学生理解人物内心后的读不一样。
2.教师角色由“权威”变“平等”——还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我们在课堂上基本上都很注意平等对待学生,语言也十分亲切,但在听课与自己设计教案时感受到:“平等”只是老师在设计课中想要突显的——我要平等看待学生发言与表现,而并不是真正的与学生打成一片,成为——我和他们一起来学习,我也是一名参与者。所以,我们费心设计好的教案,真正上起课来却感到自己游离于学生之外,课堂上表现的平等,只是为了平等而平等,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心与心的交融。殊不知,“有效”课堂教学更需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能引发学生主动和教师探究文本,这同样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曾听过台湾蔡玲老师的课堂教学,70多岁的蔡老师为学生表演了猴子的动作——手搭凉棚,来回摇头眺望。而当学生上台表演船翻了,动物与小孩子游上岸的动作时,教师笑着说:“看啊,猫与狗游得一样,人与狗游得一样。”在她风趣夸张的语言中,下一组表演的学生自然明白了自己再做这个动作时应表现出这个动物的特点来。
3.由过多的关注教学设计变为关注学生——还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在上课与听课时,我们时常会发现我们将教学设计熟记于心,预设方案烂熟于脑,但在真正上课时,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遇到突发突然而至的回答,头脑便会一片空白,绞尽脑汁的去想如何回答。
听过张馨老师执教的《爬山虎的脚》,在处理爬山虎怎么爬时,先引出“触”字,让学生象她一样画一画,学生反馈时说了“巴、拉等字”,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在屏幕上随机打出这些字。然后问学生:“这样能爬吗?”学生发现问题后开始调整顺序进行板书。教师在设计时已经想到学生回答的不确定性。所以教师设置了随机打字的环节,既考虑到教学设计,又关注了学生生成。
“文无定法,教无定法,学无定法”。让我们每位教师在反思中找到自己要“变”的支点,做一名善变的教师,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不变”指方向”——有效课堂更需要不变的根基
对于一篇课文,“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各人的“差异”造成理解上的不同。但我们也不能将十余种主题都“搬到”课堂上。正因为教材主题的“不变”,带来了课堂教学目标的不可随意性。教师要做的应该是尽可能深入地钻研文本,考虑自身教学特点,从而尽可能地选择适合的授课方式,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所以“万变不离其宗”——百花齐放的根只有一个,那就是——解读文本的功夫和功底;钻研教材的广度和深度。
以曾经听过的陈炳峰老师执教的《爬天都峰》为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文最后一句以及“我”爬山的过程及前后心理的变化,陈老师从教学一开始就抛出两个问题,一是课文哪些地方留下深刻印象,二是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从而找出描写天都峰样子的段落,找出一个关键词“汲取”。
是的,“文无定法,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但——“贵在得法”,这判断是否得法的根本就是理解教材,这也是我们构建有效课堂的重中之重。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所有语文教师把握好有效课堂中的“变”与“不变”!让我们的课堂五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