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音共鸣体味情感感悟生活

2015-07-28 15:26于红娟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5年7期
关键词:设身处地志摩体味

于红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212-01

读诗词,就是与作者对话,不是面对面的交谈,是穿越时空,通过文字进行情感、思想的交流。怎样通过没有生命的文字去体味鲜活生命的思想感情呢?

我以为若能找到“心音共鸣”的点,用“人之常情”去体味,就能穿越古今与作者交流,这种“人之常情”就是“同理心”。同理心,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思考,进入并了解他人的内心世界,并将这种了解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又叫换位思考、移情、共情,即透过自己对自己的认识,来认识他人。

我们强调的“知人论世”,就是引导读者“设身处地”地理解作者,但很多的赏析却喜欢用“经验主义”解读诗人和文本。

有赏析《再别康桥》的文章说:“他不忍心惊扰这学校的安静,他甘愿一个人去承担那愈来愈凝重的离愁。”孙绍振认为,说这种离愁“愈来愈凝重”是没有根据的,我同意先生的观点。这种解读不来自文本,来自作者的阅读经验、优势记忆,因为这些“经验主义”者忘了阅读的终极目标。我想阅读不仅是为了解读作者,解读文本的思想感情。每个人都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形成一定的思想和感情,但一个人的阅历是有限的,而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阅历。我们可以在别人的阅历中感受一些不同的东西,从而形成更多的生活感悟。诗人写诗是为了表达生活,我们读诗是为了从别人的生活中更懂得生活。要想与诗人的交流不陷入“主观臆断、思维定势”的漩涡,赏析诗歌时不仅要凭阅读经验,更要凭生活体验,还要懂得阅读是为了生活。

试用“同理心”去理解徐志摩再别母校时那“甜蜜的忧愁”。依据我们的生活体验,如果是思念而不得见,想必那离别是“愈来愈凝重的离愁”,而徐志摩是再次去母校追忆美好的过去。我们“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或者我们就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偶然的机会,我们去了就读大学所在的城市,办完事,免不了去母校转转。也许是一个人,也许还能邀到同窗好友。为了更好地体味志摩的感情,我们就假设是一个人吧。我想,此时此刻,你心里涌动的不是“愈来愈凝重的离愁”,而是“甜蜜的忧愁”,甚至是甜蜜多于忧愁吧。 这即是“人之常情”,那自然也是志摩之常情。

还有文章说:“诗歌的最后一句好像很潇洒,其实很沉重。”孙绍振还原了诗歌的创作时间,1928年3月,林徽因与梁思成在加拿大结婚,《再别康桥》写于1928年11月,应当在获悉林、梁成婚之后。据此,似可推断,此诗当与林有关。

一谈及没有结果的爱情,很多人又因为“经验主义”而陷入一种定式思维:没有结果的爱情是痛苦的,那忧愁必定是沉重的。这种解读又有点主观臆断了,其实不同的人对待爱情的态度是不一样的,有人沉重,有人洒脱,而徐志摩,当属于洒脱的那种。徐志摩家世好,人帅气,还特别有才,是典型的高富帅。或许因为“自古才子多风流”吧,徐志摩也特别有异性缘,徐志摩对待感情是潇洒的。不然,他也不能在喜欢林徽因的同时,还能一生都与梁思成、林徽因保持朋友关系,既没有影响梁、林的婚姻,也没有断了他们的交情。如孙先生所说,徐志摩的这首诗,写得很优雅,很潇洒,这种潇洒正是徐志摩所特有的,他只把过去的美好情感珍贵地保留在记忆里,一个人独享。蓝棣之也说过:“徐志摩不是见美好的东西就要据为己有的人。”

我同意他们的看法,因为这才符合志摩之常情。如果徐志摩对待爱情像戴望舒那样,动辄以死相逼,那诗歌末句的感情或许就是“好像很潇洒,其实很沉重”的忧愁啦!可是,对于徐志摩而言,“轻轻”、“悄悄”,实际上就是一个人偷偷地来故地重温旧梦,而依据“人之常情”,重温旧梦也该是“甜蜜”多于“忧愁”!

关于首尾两节,很多人注重的是“轻轻”和“悄悄”的相似,而我看到了“来”和“去”的不同。不管是“轻轻的来”,还是“悄悄的来”,都是“不忍心惊扰学校的安静,不忍心破坏这静谧和谐之美”,然而“去”和“来”是不同的。“我走了”,也许是主动的,也许是无奈的。主动是因为不想惊扰母校,无奈是因为渺小、卑微的失落。再次“设身处地”地想象一下,当你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和眷恋独自漫步于大学校园时,你想着:母校,我回来了,让我魂牵梦绕的母校,有我青春梦想的母校。然而,有谁听到了你的心声?来来往往的新生,有谁注意到了你?有谁在乎你是谁?又有谁承认这个校园和你有割舍不断的关系?当你走到往日熟悉的某一些角落,你还能找到多少当年的痕迹?时间带走了我们的青春,带走了我们的回忆,甚至带走了我们和母校的关系。也许你会突然发现,相见不如怀念;也许你会发现,你的到来,不能在母校留下任何痕迹;也许你会发现,时间流走了,即使故地重游,也难以找回当初的美好回忆;也许你会发现,这个校园已经不再属于你,和你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不想惊扰母校”和“渺小卑微的失落”这两种感情都属“人之常情”,我们如何能断定徐志摩只是其中的一种呢?徐志摩纵然是洒脱的人,但洒脱的人未必不会失落,只是不会陷入一种伤感无法自拔,只是懂得自我安慰而已。由此可推测,两种情愫志摩应该都有,只是他能洒脱地面对罢了。

走进作者心里才能准确地解读诗歌,解读作者;解读诗歌又是为了更好地走进作者心里。读者和作者虽有时空的限制,但是只要是人,都会有相似的思维、相似的情感,只要我们找准心音共鸣的点,就一定能体味到作者的情感,也一定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若能如此,我们也便实现了阅读的终极目标。

猜你喜欢
设身处地志摩体味
你身上的体味怎么来的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成语班
设身处地,追本溯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摄『太行八陉』体味岁月沧桑
偶然
泰戈尔在我家
泰戈尔在我家
品德课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实践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