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来玲
【摘要】阅读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的平等对话者,有权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是教学中的首席对话者,对教学起到引领、组织与启发的作用;文本或情境是教学中的隐性对话者,因为文本或情境是其作者思想的载体,代表着它们的主人出场和师生进行对话。初读文本,重在感知;研读文本,把握精髓;创读文本,体现互动;导读文本,达成共识;自读文本,生成问题;议读文本,体验创新。
阅读教学要始终坚持一条原则——对话,也就是互助互动!只有通过对话,才能让老师、作者、文本走进学生心灵,才能最终让学生走出课堂、文本,走进生活,思考人生!
【关键词】阅读教学 互动 文本 师生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7-0074-02
“互助互动”主要是指本校本班级教学中师生、生生、人与文本的互动。也就是说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教材、学生三者之间的单向信息传递过程,而是教师、教材、学生、环境等要素之间的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由教学各要素之间的信息互动,产生互助互惠的行为。我们把教学各要素之间的互助互动的关系理解为互助合作交往的过程并通过小组互助合作来体现。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人与文本的互动之前,我们必须阐明一个理念:学生是教学中的平等对话者,有权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教师是教学中的首席对话者,对教学起到引领、组织与启发的作用;文本或情境是教学中的隐性对话者,因为文本或情境是其作者思想的载体,代表着它们的主人出场和师生进行对话。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对《中学“互助互动”教学探索研究》的成果进行了细化,初步形成了人与文本互动过程的三个层次,也形成了人与人互动过程的三个层次。
人与文本互动过程的三个层次:
初读文本,重在感知 研读文本,把握精髓 创读文本,体现互动
在阅读新的文本过程中,学生与教师都应该对文本进行初步的阅读,从而在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形成自己独特的感知与表象,为下一步研读文本打下良好的基础。研读文本实际上就是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细化、理解,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能够对文本的原意清楚明白的述说,不曲解不误解不乱解。在创读文本这一环节,读者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照文本,联系实际,在正确理解文本作者原意的基础体现自己的创新之处,让自己的观点和通过文本和作者进行充分的交流,这才是阅读教学真正要达到的要求,也是我们语文教学或者说所有学科教学应该达到的效果,不能被文本限制得太死,“尽信书不如无书”对我们的启发应该牢记在心,落实于行动。
人与人互动过程的三个层次:
导读文本,达成共识 自读文本,生成问题 议读文本,体验创新
导读这一环节,关键在于教师要有超前意识,要能够站在一定的高度为学生的阅读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性意见或建议。在教学中一定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导而不说,在思路上给学生引路,师生在对文本的方向性问题上应该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研读方向。自读文本,生成问题,应该是学生在教师导读的基础上对文本的再次加工过程,以自己的经验和思维能力对文本进行解读,生成有个性、有意义的问题,以便在研读过程中提出让大家讨论完成。教师和学生应该对师生共同生成的问题进行归类,统一梳理,从中选择有代表性的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支撑点,在师生共同讨论中完成对文本基本理解与消化。有了上两个环节,议读文本,体验创新就可以提到议事日程。通过对文本的基本理解,师生一定会有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尤其是对文本的优点或者不足会有自己的看法,这时候,师生就应该紧扣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身世、写作目的等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用自己的观点去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然后再思考:如果是我写这篇文章,我会怎样去写,为什么要这样去写,写出来的效果会怎样。在人与人互动的过程中,除了师生互动以外,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同样是重要的,他们的操作过程与师生互动是相同的。人与人的互动过程当然也包括师生与文本作者的互动,因为作者是通过文本作为教学中的隐性对话者的身份出现的,文本或情境就是其作者思想的载体,代表着它们的主人出场和师生进行对话。为此,师生在与文本或者说作者对话过程中一定要紧扣作者身份与写作背景,不能为了对话而对话,把一切都放在现在的情境中来理解,我们更应该学会设身处地,惟有这样,人与人的互动才会有意义,也才会真正体现语文阅读教学的人文性与可信性。
人与文本的互动以及人与人的互动是不能截然分开而论的,因为在人与文本的互动中已经有了人的踪迹,而人与人的互动又是以文本为中介的,我们把他们分开论述主要是为的行文的方便,为了交流的方便,在实际的操作中应该把这两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来进行,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互助互动教学的真谛。
引导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个性化思维,培养他们结合具体生活实际认识问题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辩证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课堂对话,教学互动,可以使学生畅所欲言,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认识到每门课程的实际功用,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魏书生教育教学艺术《课堂教学》龚春燕 林允舒 杨勇 编著 漓江出版社
[2]素质教育指导丛书《创造素质与创造方法》刘以林 张文珍 冯克诚 主编 华语教学出版社
注: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立项课题《中学“互助互动”教学探索研究》(已经结题)的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