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人:赵鸿文 颜 牛
做“三严三实”好干部
策划人:赵鸿文 颜 牛
主持人:赵鸿文 《时事报告》副主编
嘉 宾:戴焰军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徐江善 新华社参考新闻编辑部机动调研室主任、新华社领衔记者
梁玉萍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主任、教授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在全党正风肃纪,强化思想政治和作风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近日,党中央部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巩固和拓展“四风”整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把党员干部打造成理念信念更加坚定,能力更加突出,作风更加过硬的队伍,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那么,目前我们的干部队伍状态如何?如何使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我们邀请了三位专家进行剖析。
戴焰军:十八大以后,干部队伍的状况有几个方面的新动向:一是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特别是在整顿党风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可以看到,干部作风明显改善,比如公款吃喝、旅游,特别是挥霍浪费现象明显减少。二是干部队伍中原来存在的一些团团伙伙的现象也明显收敛了。形成团团伙伙的一条重要渠道就是相互吃请、相互提携,这不是一种正常的关系,实际上是围绕利益形成的相互利用的关系。正风肃纪以来,这方面的情况明显好转。三是干部群众之间的关系明显改善。现在,群众监督的途径越来越多,使得党员领导干部工作的透明度越来越高,对群众的敬畏感越来越强,心里有群众,不能再不把群众当回事。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不少地方也形成了一些干部深入群众,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制度。领导干部与群众之间的交流多了,关系也的确有所改善了。可以看到,目前干部整体状态在往更好的方向转变。
梁玉萍:这两三年,我到新疆、甘肃、内蒙、广西等一些艰苦、边远地区调研公务员状态到底怎么样,也对从基层遴选进入中央部委的公务员进行了访谈,总体感觉干部队伍是积极向上的。我们看到,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等抗击突发灾难性事件一线,比如最近长江沉船事故抢险一线,冲在最前面的就是我们的党员、各级领导干部和人民子弟兵。再比如地震发生后,我们通过新闻报道得知,党政干部都在第一时间投入抗震救灾、疏散解救群众中,而不是跑回家先把自己的亲人、财产抢出来,还有很多党员干部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仍在继续救灾,等等。这些鲜活的事例都让人动容。再比如,新疆的党政干部既要处理日常的行政事务,还要花费大量精力维稳;区直机关每年有1/3的干部要下乡驻村一整年。这些都是新增的工作,并没有额外的收入。他们靠的就是担当和奉献的精神,让人心生敬意。还有一些边远地区,条件非常艰苦,但这些地方的公职人员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职责。我们不妨从结果上来倒推,如果基层干部都不履行职责,我们的基层政权就无法正常运行,更不用说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了。我们再从国家机关层面来看,各个部委的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是常态。因此,我可以自信地说,这样一支干部队伍,主流绝对是好的,是向上的。
当然,这并不是说干部队伍中就不存在问题。十八大之后党中央正风肃纪,也是一个让党员领导干部明确价值取向、坚定理想信念、规范行为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一些干部会有阵痛,有迷茫,有不适,有摇摆,这些都是难免的。
徐江善:新华社组织各地骨干记者对干部状态进行了调研,对当前干部状态有了比较系统全面的把握。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举措,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和震动,使得干部状态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干部感觉轻松了,吃请应酬少了,不良风气得到遏制。二是规矩意识提高了,公仆意识增强了,群众对干部队伍的满意度有很大提升。三是党员干部的凝聚力提高了,群众对干部队伍的信心增强了。
徐江善
从目前看,干部队伍呈现多种形态:一是积极进取的,在干部队伍中是大多数,他们真抓实干,保障了国家社会正常运转。二是需要调整适应的,一些领导干部需要逐渐改掉以前的一些毛病,及时调整状态,适应新的要求。三是还有一些干部属于本领恐慌,自身能力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心里有了紧迫感和焦虑感。比如说,我们强调依法治国,要用法治方式、法治思维行政,但实际上很多干部还不具备依法行政的能力,尤其是一些县乡基层干部,过去习惯于拍脑袋决策,但现在行不通了。依法行政本领跟不上,让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处理事务。四是处于观望迷茫状态的干部也存在,有个别领导干部认为以前的干事方式不可行了,不知道现在该如何做,就少做多看、驻足观望。五是消极、失落、抵触的,这是干部队伍中的极少一部分人,他们不能理解党中央正风肃纪的举措,更不愿意改掉自己的不正之风,就以消极抵触的态度工作。从调研来看,干部队伍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但我们也要防止干部队伍中一些消极状态和苗头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要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戴焰军:当前干部状态比较突出的问题苗头就是“为官不为”,个别干部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遇事往后缩,能推就推、能躲就躲。原来很多地方干部热衷跑项目,对地方经济发展有好处,对领导干部个人进步也有好处。但现在,按原来的方法跑项目行不通了,导致地方一些本该上的项目,现在没有人积极推动。这是目前干部队伍出现的一个很令人担忧的现象。
但总的说来,我们的党员干部队伍状态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要求总体上是适应的,特别是党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反“四风”,依法依规铁腕反腐,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党风政风得到明显改善,政治生态明显好转。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全党不能满足现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党和人民的事业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在新形势、新任务下怎么继续搞好改革发展稳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的考验十分巨大。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员领导干部拥有过硬的本领、扎实的作风十分关键。保持党的优良作风,需要我们以从严的精神管党治党,需要以务实的作风干事创业。只有认真贯彻“三严三实”要求,才能解决党员干部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从而担负起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戴焰军
徐江善:中央现在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继续强化对党员干部的教育,进一步改进党员作风、改善干部状态。可以说,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把我们党建设好。
作为当前党员教育的重要内容,实施时要找准结合点和突破口。首先要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推进,不走过场,不追求形式上的“大呼隆”,以“钉钉子”精神确保各项整改落到实处。其次是以上率下,选准载体,实现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带好头,结合日常“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年度民主生活会等,将专题教育与党员干部的学习工作实现无缝对接。再次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群众路线,为提高专题教育成效奠定基础。“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接地气,与群众诉求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见实效。最后是树立榜样,让榜样的力量影响和感染干部群众。
理想信念教育是开展“三严三实”教育的重要一环。大庆油田所在的黑龙江大庆市是我国工业的一面旗帜,几十年来那里培育出的“对待事业,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三老四严”精神,与“三严三实”的要求是高度契合的。这次调研我带领记者去了大庆,深深感到大庆是一块“精神高地”,大庆精神没有过时。但由于近年来对于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教育不够,这块“精神高地”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失守了,地方、企业的两个省部级干部韩学键和王永春双双落马,问题非常严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调研中我们发现,基层干部群众坚守理想信念,“三老四严”传承得非常好,很多故事十分感人。所以,挖掘传统的精神宝藏,补充干部精神之“钙”,把对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是持续改善干部状态的当务之急。
梁玉萍:理想信念有时候说起来让人感觉很虚,其实不然。现实生活中,为什么像王林这样所谓的“大师”走红?说到底就是在我们干部队伍中有些人在理想信念上迷失了。像山西有个落马的地方主官,在任时老是觉得自己升迁不上去,让“大师”一算,把当地的“石膏山”改名叫“仕高山”,还劳民伤财地在山上凿出这三个字描红。我们分析总结这样的案例会发现,这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缺失正是作风不正、腐化堕落的根源。
我们与香港廉政公署交流时,他们说香港当年的腐败很严重,廉政公署刚成立的时候,办案人员遭报复,被绑架、暗杀的都有。在这种情况下,廉政公署招募职员时会提出额外要求,就是应聘人员需要怀有将香港打造成政治清明社会的理想,而且愿意为这个理想献身。我们要很好地借鉴类似经验,在吸纳党员、招录公职人员的时候,就应该要求他们有高于普通人的理想信念,否则就不要入党、考公务员。当然,党员干部队伍中有些人的问题是理想信念没那么坚定,这就要靠潜移默化的引导、教育,再塑理想,把理想信念教育这件事当作一种战略部署来认真做好。
梁玉萍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当干部就不要想发财,想发财就不要当干部。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正风肃纪的措施,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就是不断把党员干部的教育脚踏实地真正做好。“三严三实”就是党员干部修身律己的要求,按照这些要求一一对照落实,党员干部才是履行了职责。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理想信念不坚定的,或者价值取向与岗位要求不符的,就主动或者被动地淘汰出局。前段时间,网上说公务员形成了“离职潮”。客观地说,“潮”谈不上,但是确实有离职的人员,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在价值取向定位的过程中,想挣钱发财就离开干部队伍,留下来的自然会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应该坚守的理想信念是什么、职责义务是什么。
戴焰军:说到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我认为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要营造理想信念教育的良好大环境。比如说关于理想信念的理论要清晰,这是帮助党员干部确立理想信念的重要条件。现在我们处在社会转型期,必须把一些相关理论问题讲清楚,否则思想会出现混乱。第二,要树立现实问题处理的良好导向。解放战争年代,打土豪、分田地,老百姓都信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这些基于对现实事件的观察,对人确立理想信念影响极大。第三,要改进理想信念教育的方式方法。理想信念教育不是简单地讲大道理,讲完大家就能一下子接受。教育需要一个分层次铺开、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把握教育的规律性,使之真正入脑入心。而且理想信念教育要纳入常规,长期坚持下去,一段时期以后才能逐步见到成效。
徐江善:除了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外,中央还不断出台、完善了一系列保障机制,促使党员干部不断改进作风、改善状态,让“三严三实”真正落到实处。
5月26日至28日,云南省委组织部举办了 “三严三实”专题培训班,参加全省组织工作会议的组织系统干部作为学员,开展了忠诚教育现场体验教学。从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到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山,从扎西会议会址,到威信红军苗寨……形成了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点,以历史进程脉络为线,以不同现场教学基地为面的丰富教学载体,每个学员都接受了一次系统、深刻的革命传统和长征精神教育。学员们在威信扎西会议会址前重温了入党誓词,聆听了长征精神专题讲座,举行了忠诚教育主题晚会,在教育中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
一是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搞好激励措施。大家都认为坚定理想信念是必要且重要的,也承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守理想信念也需要保障激励措施,否则坚守的动力会逐渐衰减。保障激励是多方面的,物质、精神上都要有适度的保障,维持党员干部的尊荣感。现在中央一方面规范了公务员薪酬待遇,使得基层公务员收入有了一定增长,另一方面在表彰奖励优秀基层干部上也不断推出了新的举措。
二是在从严要求的同时还要以人为本讲究关爱。现在的基层干部很辛苦,不少人由于长期承受巨大的工作和精神压力而身心出问题。在从严治党的同时,中央重申民主生活会等组织生活的重要性。在党组织内过好组织生活,有利于党员干部向组织吐露心声,感受组织关爱,得到心灵慰藉。
三是在破除之前许多陈规陋习的同时,建立起监督问责、考核激励等新机制。比如,现在提倡“不唯GDP论英雄”,各地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指标,像贫困地区就不再硬性对经济发展指标作过多考核,转而侧重考核扶贫成果等。
戴焰军:我们的干部制度正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使之成为敦促、引导党员干部践行“三严三实”要求的有力保证。一方面是对干部的监督约束机制在不断完善,比如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申报制度正在推进落实等。另一方面是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除了物质和精神激励外,在干部的提拔任用制度上,中央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我们的基层干部,每个月拿两三千块钱工资,工作职责多、任务重,尤其像一些情况比较复杂的地方,工作是“白+黑”“5+2”,随时准备待命。原来,大部分基层干部都在科级以下,中央出台职务职级并行的新政策后,勤政廉洁的基层干部也能有更高的职级。同时,对干部提拔任用体现出的用人导向更加明确,那就是把真正干实事的干部选拔出来,重用到适合的岗位上,让干事者有奔头。
梁玉萍:社会上现在有个令人担忧的现象,就是舆论将干部队伍“污名化”的问题。我们干部队伍中确实有个别人由于违法乱纪或自身能力素质较差,对待群众态度恶劣,损害群众利益,导致干部形象受损、公信力下降。但我们的干部队伍的主流是好的,我们也在不断查处违法违纪和行为举止不当的党员干部,同时也决不允许因为少数人而给整个队伍泼脏水。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从体制机制上采取措施防止干部队伍整体被“污名化”。现在,我们一方面声势浩大地开展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推选表彰,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的评选等活动,从正面来重塑我们的基层干部形象,以正视听,同时也给其他党员干部树立起学习的榜样和标杆。另一方面,对网络谣言进行治理,消除网络戾气,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和职业操守教育,对个别媒体不负责任的行为进行处理等,有效扭转了之前党员干部在社会舆论中“抬不起头”的现象。
徐江善:调研中,我们的记者到了我国海拔最高乡——5373米的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普玛江塘乡,尽管这里人均寿命只有45岁,可是38位乡干部长年坚守在这里默默奉献。他们的事迹十分感人。我们要精心选择群众信得过、事迹感动人的干部典型,大力宣传表彰,并不断改进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让广大干部学有样板、赶有标兵,更让广大群众感知干部队伍中大量的感人先进事迹和默默奉献的党员干部。
短评
三位专家从不同视角为我们剖析了目前干部队伍的状态,认为总体向好,同时也认为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干部队伍只有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才能从容应对新挑战、适应新要求。同时,党中央正在不断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以保证“三严三实”好干部不吃亏、有奔头。广大党员干部要更深刻地把握中央“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目的、重点和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自觉践行,争做“三严三实”好干部。
本栏责编:赵鸿文 颜牛
E-mail: zhao_hongwe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