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田刚司
在日本政坛,有一位名人,不久前在选举中落败,原因耐人寻味。他名叫桥下彻,46岁,现任大阪市长、日本维新会党首。
作为“少壮派”,桥下选择的竞选目标是“面向未来”——倡导以未来为导向对大阪进行规划,政策向年轻人倾斜。
早在2011年底,他就呼吁“大阪从府到都的彻底行政改革”,并为此令人吃惊地辞去大阪府知事,参选大阪市长(按中国的说法,就是不当省长当市长)。他的选举纲领是:彻底改造大阪,支持年轻人创业,调低公务员的待遇,削减不合理的老年人福利。
当选后,他果真把砍下来的老年人预算用于年轻人的就业、创业、育儿和住宅改善等方面。虽然所谓从府到都的行政改革并没有实现,但在我看来,在一片保守的日本政坛,这些主张还是让人耳目一新的。
行政改革的事,桥下也没有放弃,不久前他再一次推动了“大阪都构想”——废除大阪市、建立大阪都,为此举行了大阪的全民公投。结果是,公投否决“大阪都”,桥下也宣布将在任期结束后退出日本政坛。
多年经济发展乏力的日本,照理说人们内心是期盼改革和变化的,但桥下为什么会失败呢?
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日本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以未来的主人翁——“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们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是由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决定的。
众人皆知,日本是老龄化社会,平均每3.7人当中就有一位65岁以上的老人。不要小看了这些老人——他们靠日本经济起飞时期积累下来的财富和丰厚的国家养老金,生活富裕且热衷政治。
统计数据表明,日本60~69岁的老人选举投票率高达77%,20~29岁年轻人只有35%。老人选票占绝对优势,政治家自然会推出有利于老年人的政策,桥下这样的“少壮派”落选,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人预测过,到2030年,日本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超过三分之一,到那时,如果一个政党要想选举胜利,就只能毫无保留地把施政纲领完全倾向于60岁以上的人群。
但国家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是相当沉重的——年轻人将被边缘化,失去创新动力和雄心,很多人甚至将连结婚生孩子都负担不起。
政治服务于选票,罔顾国家的长远大局,这也是民主社会的悲哀之一。
讲这个故事给中国朋友听,是希望崛起中的中国,可以吸取日本的教训,以长远的眼光进行规划,尽早避免社会老龄化为国家未来带来的负面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