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霁
“志道据德”的工匠精神
◎王 霁
《庄子》载,庖丁为文惠君宰牛,手所触、肩所靠、脚所踩、膝所顶的地方,皮骨分离,其声其形竟如乐曲伴奏的舞蹈。文惠君惊赞庖丁技艺高超。而庖丁却说“臣所好的”是“道”,比“技”高明多了。然后给文惠君上了生动的一课:如何摸透牛的肌理结构以至闭目可见,如何依顺牛的结构间隙使下刀游刃有余。庄子以“庖丁解牛”这个故事来喻说工匠技艺者所具备的情怀和追求。
什么是“工匠”?工匠就是那些技艺稔熟、专注工作并精益求精的人。古往今来,工匠中不乏影响深远的人,比如鲁班、蔡伦、毕昇等,他们发明了土木工具和造纸术、活字印刷术等新工具、新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前进;工匠也可以是普通人,虽未留名但却承担了重要的职业使命,创造出令世人称道的非凡作品,故宫的精美建筑、景德镇陶瓷、莫高窟壁画、都江堰水利工程等,都是历史上工匠们创造力和辛勤劳动的结晶。有观点甚至认为,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工匠推动的,他们融入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锻造着文明发展的车轮。
如庖丁所示,优秀的工匠是技艺与精神的结合。人们常常直观地认为工匠必然拥有专业技艺,这是其区别并高于普通劳动者的标志。但更重要的是,工匠存有一种以“志道据德”为核心的精神人格,不仅内化于心,而且外化于行,融入具体的技术技艺行为中。
资料链接
现代词汇意义上的“规矩”常用以指代行为品格的标准。这个词与工匠有很深的渊源,它出自工匠的两样基本工具:规是圆规,矩是角尺。传统上,工匠群体有很多匠作禁忌和戒律,如门栓不可用皂角木、建宅不可倒用木柱、前后梁不可调换等。因此,对规则的怵惕、道德自觉的力量在客观上已融入工匠之心,成为其品格的一部分。
“志道据德”出自《论语·述而》。“志道”可以理解为对自己的职业有高远的追求和信仰,以驱动自我“止于至善”。工匠也许从事“微不足道”的技艺,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挖掘工作和技艺的价值、意义,并将其作为追求、信念甚至信仰,从而享受技艺创作的过程。庖丁是一个缩影,另一个著名的人物是瓦特。世人皆知瓦特的功绩,他发明的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早年的瓦特因身体孱弱而退学,教育是由母亲在家中完成的。十几岁时,瓦特接受了“仪器制造匠”的培训,第一份工作就是仪表修理厂的徒工。后来,他开设了自己的机械修理店,借此接触到各类机械设备,并不断深入钻研设备原理和修理技术,终获成就。人们评价说,瓦特的“创造精神和不懈的钻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这就阐释了工匠者“道”与“技”的关系:只要坚定信念,即使不懂技艺的人通过刻苦磨炼,最终也能成为技艺精湛之师。
在甘肃省榆中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艺传习所,手工艺人在查看微缩古建筑的刷漆情况。
在“志道”的同时,工匠精神还追求“据德”,是指据守德性的底线,强调为人为业的品格、德行,强调对规矩、规范自觉自律的品格操守。《大学》说君子必慎独,斥“小人闲居为不善”,意思是“小人”做事、做人往往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是不诚的、自欺欺人的。工匠及其作品能自欺欺人吗?纪录片《大国工匠》介绍了中国载人潜水器组装中,手工实现超高精密度的钳工顾秋亮。安装载人舱玻璃允许的间隔是0.2丝,相当于头发丝的1/50,如果与金属机器接触,摩擦一个小小的划痕在水下都可能漏水、破碎,危及潜水员生命,所以只能依赖顾师傅的手工。用他的话说,自己的工作是潜水员生命的托付,当然容不得半点自欺欺人,不论是否有人监督,都要凭工匠的“据德”精神自觉严格遵守。
历史不断向前。时至今日,“工匠”的形态和内容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意义上的手工艺工匠逐渐成为历史的一部分,取而代之的是那些被称为钳工、车工、工程师、设计师等工业生产、商业服务、社会建设、文化创新等领域的专业从业者。然而,无论时代如何变化,“志道据德”的工匠精神始终一脉相承——普通的工作岗位也有自身的价值和意义、日复一日追求技艺和匠作的尽善尽美、在各类诱惑面前坚决不破职业品格操守……我们把秉持这种精神的人称为具有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人,这也正是当代社会广泛需要的人才。
美国独立运动领袖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他的墓志铭只有七个字:“印刷工富兰克林”,这是对工匠技艺的致敬。同学们应认识到,工匠可以平凡,但如果他能够将“志道据德”的精神指引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即便平凡却绝不可能是平庸的。这样的工匠,才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文明的推动者。(作者为中国职教学会德育工作委员会德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