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比中感受中美教学的不同魅力

2015-07-27 19:46王丰
新教师 2015年6期
关键词:七巧板瑞克正方形

王丰

一、主要教学流程回顾

【中方课堂教学流程(执教:张雄)】

(一)七巧板作品欣赏与试拼

1.教师出示用七巧板拼摆而成的多幅《少林拳练拳图》,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个图形试拼。

2.教师出示用七巧板拼摆而成的《锄禾图》。

3.让学生按教师提供的示范图用七巧板拼摆“房子与狐狸”的图形。

4.教师出示用七巧板拼摆而成的汉字、阿拉伯数字、拼音字母、人物及动物图案,让学生欣赏。

(二)了解七巧板基本构成图形

1.教师出示七巧板图形,让学生了解它的基本构成图形:由5个等腰三角形,1个正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共7个图形组成。

2.教师讲解三角形角度与边长之间的关系(等腰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3.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摆常见的菱形、长方形、直角梯形等图形。

(三)了解七巧板的来历,学习巧分方法

1.教师讲述中国古代七巧板的来历。

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创造,被西方誉为“东方魔板”。它是由唐代流传下来的,原为文人的一种室内游戏,后在民间演变为拼图板玩具,即将一块正方形的板材按照固定方法分割成七块,即可获得一副七巧板玩具。七巧板有两种传统玩法:一是拼图,用一副七巧板的七叶拼板拼出人物、动物、植物、器具、建筑等图形,七叶拼板都要用到,彼此相连但不能重叠。二是猜谜,出题者给出七巧板图形的轮廓图或剪影图作为谜题,猜谜者解答出谜题是怎样用一副七巧板的七叶拼板拼成的。

2.围绕“把一个正方形分割成七巧板”的主题,教师为学生一步步展示“找到中点,巧妙分割”的方法。

【美方课堂教学流程(执教:瑞克)】

(一)分组对话,了解活动规则

1.让学生报数,根据报数情况分组。

2.让学生围圈站立,相互介绍,熟悉彼此。

3.教师提出小组活动时的要求:组内成员相互交流,可以坐着也可以站着,但要面对面围在一起。

(二)肢体拼图,了解七巧板的基本图形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教师的要求相互合作,用肢体分别摆出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强调方法可以多元化。

2.教师重新对学生进行分组,分成三组。

3.学生以新的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分别用肢体摆出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

4.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之间可以进行怎样的转换?

5.学生讨论后小结:两个相同的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两个相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可以组成一个正方形。

(三)折纸体验,了解“平方”的单位概念

1.教师带领学生将一块正方形纸沿对角线多次对折,形成多个有折痕的三角形。

2.教师引导学生以刚才反复对折的那张正方形纸为基础,根据对折后形成的最小的三角形和正方形,让学生确定1个平方单位(平方厘米或平方分米)大致有几个最小的三角形或正方形。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猜想并验证那张正方形纸有多少个平方单位。

(四)拼图体验,强化对七巧板的认知

1.让学生用七巧板拼成一个正方形。

2.让学生根据教师所讲的故事,拼出故事中的人物与动物。

在茂密的森林边,有一个美丽的姑娘(摆一个姑娘)。姑娘旁边有一只可爱的小兔子(摆一只小兔子)。小兔子蹦蹦跳跳玩耍时,看见一只美丽的天鹅在天空飞翔(摆一只天鹅)。可当这只天鹅落到地上的时候,被一只狡猾的狐狸扑上去吃掉了(摆一只狐狸)。

3.教师小结:通过今天的“七巧板”活动,我们大家要慢慢体会——认识七巧板,就是要看到它、听到它、触动到它,如果这样,学习就会和你如影随行。

二、聚焦差异?摇对比反思

(一)理念渗透:凸显授学不同的教学理念

张雄老师的执教方式,七巧板作品赏析、七巧板来历、基本图形、组合方法等系统性知识主要是通过教师的传授让学生获得间接经验。这样的教学,教师比较强势,讲授教学主导课堂。在教师精巧的引导下,学生追根溯源,感受着“七巧板”这一古老的中国数学游戏所散发出的浓浓的文化气息;同时,也展现了传统的中国式重知识获得、重教师教授的教学设计理念。这样的课堂是以教知识为本的传统课堂。瑞克老师的课堂,多次分组,让学生用肢体摆七巧板的基本图形,折正方形纸数平方单位,听故事拼图等活动的设计,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前沿,在深入的体验探究中,学生获得、形成了直接经验。此时的课堂,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指引者,这样的课堂是以学知识为本的课堂。正如瑞克老师所说:“学习不是让老师告诉你们答案,而是你们找寻答案的过程。”

(二)课堂容量:凸显多少不同的内容选择

从课堂容量来看,张老师的课堂既有“七巧板传统文化起源”的相关内容,又有少林拳、书法、数字、人物及动物造型等文化传承作品的呈现;既有七巧板中基本图形的名称个数定位,又有角度与边长之间关系的测算;既有找中点巧分的方法展示,又有运用七巧板拼摆造型的活动。课堂的知识容量多,涵盖了七巧板的很多基本知识,体现一课多得。也正因为容量多,学生在课堂上活动探究的时间便少了。瑞克老师的课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构成七巧板的基本图形,二是通过对折大正方形认识平方单位,三是用七巧板摆各种造型。和张老师课堂相比较,课堂知识容量少。也正因为容量少,所以留给学生在课堂上活动探究的时间相对就多了,探究的深度也就广了。这体现出的则是一课一得,让学生充分吸收、内化知识。

(三)活动过程:凸显静动不同的思维方式

从活动过程上看,张老师的课堂,学生们更多的时候是在静坐着欣赏中获取知识,是依靠教师的讲解、推理,然后及时储存信息进行知识的巩固。这种思维方式便是安静的看记方式。瑞克老师的课堂,学生则是走着探究体验的道路。学生多次变换分组,在不同的组际活动中与他人一起探究,展示了人际交流的频次多、分享获得的信息多的特点。另外,学生用肢体摆不同的造型,动手折纸,以及拼图的过程,展示的便是学生深入的动作思维。在这一思维过程中,学生不仅动口、动手,还动眼、动脑、动腿,是多器官、全身心的体验;在这一思维过程中,七巧板相关知识的建构不仅在学生的视角中,还融入学生的身心。就像瑞克老师所说:“思维就是做一做,学习就是看到它、听到它、嗅到它、触摸到它。如果这样,学习就会和你如影随行。”瑞克老师在学生的组际间来回穿梭,时而击掌鼓励,时而跳上凳子挥手呐喊。在课堂上,他早已成为学生动作思维的心灵伙伴。

(四)操作导引:创设深浅不同的情境印象

在引导学生利用七巧板摆不同图案造型的过程中,张老师采用的是实物图形展示,创造可视画面情境,引导学生描摹情境进行拼图。这种情境的创设比较直白,为学生进行想象创造的空间比较窄,留给学生的印象比较浅。而瑞克老师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创造故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的情境印象。在这样的引导下,根植在学生心中的不仅是一个个动物形象,更重要的是课堂情境与自身思维的连接。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 责任编辑:王彬)endprint

猜你喜欢
七巧板瑞克正方形
剪正方形
奇的七巧板
有趣的七巧板
剪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
拼正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