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喜平 庞 晶
邓小平对改善民生的认识、对策与实效*
□韩喜平 庞 晶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有着丰富的民生思想,解决民生问题是体制改革的最基本动因。邓小平民生思想关涉人民温饱、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平正义和民主法制等方面,是全方位、高层次的民生思想体系。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社会主义本质、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等视角阐释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提出了体制改革是改善民生的必由之路,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是实现民生的两个基本原则,“三步走”战略是发展民生的重要部署等思想和观点。为以改革开放为统领的诸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政策基础和政策价值目标。邓小平的民生思想推动了我国了民生问题的改善。
邓小平 民生 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
民生即人民生计。在现代社会中,民生主要是指人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人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状况。“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改善民生思想关涉解决人民温饱、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公平正义和民主法制等各个方面,关涉公民的生存权、受教育权、劳动权和发展权等各种权利,较系统地回答了改革开放时期必须解决的一系列重大的民生问题及基本政策。全面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邓小平的民生思想,对于推动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邓小平高度重视民生问题,他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社会主义本质、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等方面多视角思索和剖析了民生问题的重要性,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基础和政策价值目标就是要改善民生。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构建民生思想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主体,是处理和变革社会制度的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制度变革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要的。马克思认为,一切人类生存的首要前提,也可以说是一切历史的首要前提,这就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8-79页。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但是,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够,在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超越阶段的“左”倾性急的错误,甚至出现了“文化大革命”,“宁要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的资本主义”,把极左错误发展到极端,正如有学者指出:“文革模式的社会主义说穿了就是‘要人民安于贫困落后'。”②萧诗美:《邓小平谋略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02页。有些人甚至认为百姓穷比富好,百姓越穷越革命,越富越反动。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出发,反复强调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性,认为民富才能国强。他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我们太穷了,太落后了,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条件。”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250、531、380页。“马克思主义归根到底是要发展生产力,贫穷不等于马克思主义。以前我们犯过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错误,影响了生产力的发展。”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91、1037页。他坚定地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91、1037页。邓小平在坚持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基础构建了自己的民生思想,“是对‘文革'穷社会主义模式的根本否定,对几千年安贫乐道的价值观地的彻底决裂”⑥萧诗美:《邓小平谋略学》,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102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生观。
(二)从社会主义本质和优越性体系的角度重视民生
早在1977年12月,邓小平就尖锐地指出:“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250、531、380页。后来,他又多次强调这样的观点:“社会主义要显示它的优越性,它的优越性是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然还要社会主义干什么。”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250、531、380页。“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着力解决民生问题,才能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战胜资本主义。”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1、250、531、380页。“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228、166、28页。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更为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⑪《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这是从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的价值目标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说明社会主义本质是以民生为价值目标的。他指出:“哪有什么贫困的社会主义、贫困的共产主义!”⑫《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228、166、28页。解决贫困的首要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力,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可见民生是目的。邓小平说:“我的一贯主张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228、166、28页。必须把人民生活水准的提高看作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
(三)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责任推动改善民生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立党宗旨的基本原理,提出立党宗旨就是坚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1945年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所做《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把共产党的宗旨进一步概括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4○《毛泽东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指明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邓小平从执政党合法性的层面提出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如果共产党执政后,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党的凝聚力就会削弱,威信就会下降,就会从根本上削弱党群关系的基础。“在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执政以后,一定要致力于发展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5○《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228、166、28页。1978年9月,他明确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①《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82、86、135、150页。民生问题是衡量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尺度。能不能处理好民生问题,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水平的一个重大考验,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执政党制订路线、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他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中,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集体福利增加了多少”作为衡量党委善不善于领导、领导得好不好的重要内容。他指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要一心一意搞建设,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
改善民生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邓小平坚持勇于创新,提出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思路,涵盖了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基本原则、重点部署,构建了改善民生的战略框架。
(一)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是发展生产力
邓小平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阐明了发展生产力、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基本关系。他认为,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除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除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一切民生问题的基础。只有经济不断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国民收入才能提高,各种民生项目才能有经济支持,民生才能得到根本改善。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人口多、底子薄、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人民的生活水平比较低,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后,社会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邓小平明确指出,“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29、265、354、370页。,“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③《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82、86、135、150页。。为此,他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路线。“发展才是硬道理”,“先把经济搞上去,一切都好办”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29、265、354、370页。,“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⑤《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29、265、354、370页。。他的这些思想为党的十三大确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奠定了思想方法论的基础。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讲话时反复强调党的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必须集中力量发展经济,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改善民生提供物质保障。⑥张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初步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
(二)解决民生问题必须要进行体制改革
邓小平认为,解决民生的前提是发展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由此逻辑推演,民生问题倒逼经济体制改革,体制不改革生产力障碍就超出不了,民生问题就解决不了,就有亡党亡国的危险。邓小平在深刻反思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我国的主要矛盾是总体上落后的生产力与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之间存在着矛盾。他既联系我国实践,又总结世界各国民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谈加强民生建设必须进行体制改革,指出:“世界上一些国家发生问题,从根本上说,都是因为经济上不去,没有饭吃,没有衣穿,工资增长被通货膨胀抵消,生活水平下降,长期过紧日子。”⑦《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29、265、354、370页。如果我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不到改善,那末,我们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就不能充分巩固,我们国家的安全就没有可靠的保障”⑧《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82、86、135、150页。。1978年10月11日,邓小平代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致词,提出:“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⑨《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82、86、135、150页。他提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⑩《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28、182、86、135、150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3、129、265、354、370页。。邓小平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指出:“搞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进行一系列的体制改革,这个路子是对的。这样做是否违反社会主义的原则呢?没有。因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只有通过改革开放,才能为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
(三)解决民生问题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
社会主义本质论中最高层次的内容就是共同富裕。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民生目标。共同富裕目标体现着人民利益至上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在1985年邓小平以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为根据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③《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1986年邓小平又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④《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1987年10月25日,党的十三大报告在分配问题上提出,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页。。这是邓小平效率公平观第一次以理论的形态表述出来。1990年底他又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目标的高度。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避免两极分化,1981年邓小平就发出告诫:“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始终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要逐步增加人民收入,不允许产生剥削阶级,也不赞成平均主义。”⑦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790-791页。1985年邓小平又讲:“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⑧《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1990年邓小平指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把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当作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东西提了出来,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光辉论断。邓小平明确强调:“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在我们的发展过程中不会产生资产阶级,因为我们的分配原则是按劳分配。”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
(四)制定了把人民福利纳入社会发展目标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党和国家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他提出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是实现现代化和解决民生问题摆脱贫穷走向富裕的基本路径。1987年,他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全面阐述了他对实现小康的构想。“实现这一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⑫《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小康目标的每一步,都把经济发展的目标同改善人民生活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宗旨,体现了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第一步,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就是不穷不富,日子比较好过的水平。第二步,再用三五十年的时间,在经济上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这是大局。”⑬《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9、111、123、172、364、110-111、357、149、255、226、109页。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党的十三大正式提出: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人民生活实现温饱;第二步,从1991年到世纪末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三步走”发展战略把人民生活的改善放到重要地位,每一步都有明确的指标,第一步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使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对应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500美元——1000美元——4000美元。邓小平采用以美元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代替了过去使用的“工农业总产值”的指标,以前单纯强调工农业总产值忽视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这两个重要参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全面反映了包括物质福利量和精神文明教育健康环境闲暇时间等非物质福利量在内的人民生活总体生活水平。这一指标的采用,把重视经济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到了战略地位。人民生活水平因素作为战略发展的指标,反映了邓小平建设现代化的终极目标就是福国利民。
在邓小平民生福祉思想的指导下,党和政府以解决民生为目标按“三步走”战略进行了系列改革和建设。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先发展农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千方百计扩大就业,重视社会保障,改善卫生条件和人居环境,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维护社会稳定,创造发展和改善民生的社会环境等等。从现实情况看,我国民生措施的施行使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贫困、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得以解决。到20世纪末,我国人民的生活明显改善,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1978年至2000年,“城乡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9.2%和49.1%。群众消费由追求基本生活资料数量的满足发展到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消费结构从以农产品消费为特点的温饱型进入以工业品消费为特点的小康型。城乡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2.5亿农村贫困人口中有85%以上已经脱贫,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由30.7%降到3%”①朱民荣:《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中国教育报》2003年1月16日。,这是世界消除贫困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社会建设的概念。民生建设是社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党进一步加深了对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就是使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在上述一系列部署指引下,我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大力推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是优先发展教育;其二是实现充分就业;其三是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其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其五是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其六是完善社会管理。由于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2010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7%和41.1%,保持不断下降的趋势。居民拥有的家用汽车数和住房面积不断增加和扩大,电话和互联网普及率不断提高。②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34页。人民生活更加宽裕,生活质量大幅度提高,加快向全面小康迈进。
对党和政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的工作,人民群众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城乡居民对继续改善生活仍有很多的期待,他们认为,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生活压力有所缓解,但物价上涨和就业压力增加;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但非公经济组织中的社会保障状况亟待改善;社会安全感总体水平较高,但食品和交通的安全状况令人担忧;居民对当地政府工作基本满意,但在环境保护和惩治贪官腐败等方面有更多期待。③李培林等:《当代中国的民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31-45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必须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将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紧密联系起来,把党的十八大强调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责任编辑:宋雪玲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12&ZD05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韩喜平,男,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庞晶,女,齐齐哈尔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长春 13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