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梦雪(西安欧亚学院, 西安 710065)
“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改革初探
徐梦雪
(西安欧亚学院,西安710065)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计算机课程在实践教学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本文结合学院自身特点,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改革理念,分析本课程教学现状,给出对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新思路,优化课程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课程体系
大学计算机课程是高等学校各院系培养计划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为了提高我院计算机课程教学水平,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在课程改革中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切合我国实际的又具操作性的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势在必行。
为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在新生入学的第一次计算机课堂上,我们都会组织随堂的问卷调查,通过2013级学生计算机基础水平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表明:新生计算机知识的起点较过去有显著提高,但会使用办公软件中常用的“Word”、“Excel”、“PowerPoint”、的只有少读。通过调查,我们同时发现,对计算机课程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以致于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对计算机的认知上存在误区,片面或者错误地将计算机等同于上网或者网络游戏。
另外,我们对企业需求和国内外大学教育也做了调研和对比,在调研中发现,企业需要的是一专多能,具备出色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可持续学习能力,并有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大学生。国外教育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为情境化的计算机教育能更好地传授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基础课程授课对象为全院学生,本课程着眼于教学内容基础性、前瞻性及科学性的研究,既突出理论的基础作用,又强化对学科领域内最新技术成果的了解和掌握,以调整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以人才的针对性、应用型及实践性作为培养重点。
2.1课程定位
(1)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信息素养,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知识与基本操作,学会办公软件及常用工具软件使用技术,提高学生对信息的检索、识别、整理和创造性使用的能力。
(2)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大学的公共基础课,直接服务于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为后续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计算机基础课程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注重理论性、实用性、技能性和操作性的培养,将技能培养和应用能力提升作为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目标。
2.2课程目标
传统计算机教学中多采用菜单命令的教学方法,命令菜单式教学虽然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却无法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尤其是该种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新旧知识的关联性,因此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所忽视,不能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显然,传统菜单命令已经不能适应课时少、内容多、知识新的专业教学实际。
我们将改革后的课程目标定为,以“实用”和“有用”为主导思路,以案例为中心,理论实践相结合,最终实现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灵活处理和应对工作实际中的常见问题。
3.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以案例为主线,案例选取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结合,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3.2个性化需求
知识以模块划分,学生可根据知识层次、兴趣、专业需求进行自主选择。
3.3强调理念,注重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开放式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为出发点,以强化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为核心,以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构建相对独立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体系为平台,突出综合素质教育,创新能力培养和“人”的可持续发展。
在此基础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更名为《信息技术应用》并将课程内容分为3个层次:基础教育、专业学习和能力拓展,课程体系结构见下图。课程体系的设计遵循“大课程小模块”的思想,全院必选内容主要培养学生的商务办公技能和开阔视野,专业必修内容以专业需求为导向,由各个独立的小模块组成,并且各专业可以根据学生发展需求进行自由组合和订制,通识选修课程着眼于学生兴趣培养和能力拓展。
专业必修全院必选通识核心通识选修《信息技术应用》课程基础教育专业学习能力拓展
改革后的计算机课程内容将更加贴近和结合工作实践,教学方式上强调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是让学生主动去设计实践方案,亲自动手去实践。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希望能将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增强自我创新意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