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玉峰
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红山子乡总校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信息技术的依赖越来越强;如今的社会中,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都有着信息技术的身影,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针对这种情况,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生活,信息技术就理所当然的成为了一门学科,走进了课堂。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没有信息技术的身影,我们也就没有类似的教学经验可循,于如今的信息技术教师而言,如何教好这门课程,如何才能使学生在教学中有效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就成为了这门课程教师们的研究问题。
信息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它的发展历史较为短暂,在正式开展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之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说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由来、特征及其发展阶段。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多半只存留在打游戏等休闲内容方面,对其真正的使用价值缺乏必要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告知学生这门学科的发展历史,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在实际的学习中,才能够用正确的学习思想来对待。
初中生,此时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对外界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针对初中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师不妨通过介绍信息技术发展方面的名人名事来进行讲解,用他们的事迹向学生说明,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计算机进行演示,向同学说明计算机还可以用来进行网络交谈、资源下载、远程教育等,充分拓宽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认识,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这门学科,从而端正学习思想,这样一来,无疑是为以后的教学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很重要的。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要大于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师,为此,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就必然要提高教师对这门学科的认识,要求他们及时更新个人的教学理念,从而在思想层面加深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其次,学校要为信息技术的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培训机会,帮助教师更好的认识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其次,学校要有一套完善的监督体制,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对教师的监督,用外界的力量,督促教师提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视,保证教学质量。
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根据人教版信息技术教学的大纲来谈,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牢牢树立起这个教学目标,积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例如,在开展“设计文档”这个模块的学习时,教师在结束了必要的理论知识说明以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一个文档设计,这样就巩固了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真正吸收课本中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就能够让学生掌握基础性的信息技术的操作技能。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学科,如此一来,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不适用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
对于信息技术的教学而言,理论知识的掌握固然是重要的,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才是最核心的一个环节。在教学中,教师把理论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教师为学生布置任务,这些任务贯穿了课堂中信息技术的理论知识,在上机操作的实践中,学生便可以将这些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的目的。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因人而异的,针对这种实际情况,要求教师正视学生中间的这些差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于QQ、电子邮件这些平台,加强与学生的交流,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指导;教师通过这些平台,还可以为学生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并在网上给予学生及时的评价。学生在学习中,也可以体会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和便利,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促进了教学效率的提高。
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操作技能,如此一来,就决定了在这门学科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授是必须的,但这不应该成为这门学科的教学中心。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说明完毕后,教师应该立即安排相应的上机操作实践,让学生用实际操作来消化和吸收课本中理论知识。课余时间里,教师还可以为学生留下适量的任务,在网络这个绚丽的平台上,让学生自由发挥,让他们在参与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信息技术的强大。其次,教师还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将新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例如,在进行了“优化计算机”内容的学习之后,可以鼓励学生在自家的电脑上安装系统等,如此,就可以达到学有所用的目的,真正实现知识的价值。
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是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总结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一个崭新的领域,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急需要教师的指导。本文主要简单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若干种教学手段。通过上文,我们可以简单的了解到,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同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相类似,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配合。教师在正确认识这门学科的基础上,认真了解学生思想特征和学习习惯,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就可以实现提高学习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1]付正群.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J].教海探蹊.2013(7)
[2]孟文英.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探讨[J].信息技术.2014(5)
[3]刘春冉雷.浅析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J].信息技术.2013(9)
[4]张恒.对当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的分析[J].考试周刊.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