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欣
5块钱丢了不心痛,为什么用5块钱买个甜筒掉了就很心痛呢?
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你丢掉的不仅仅是一个甜筒,还有5块钱以外的非货币支出,诸如排队时耗掉的时间成本,以及一份渴望解暑的好心情。
当你排了很长的队,付出5块钱,从不耐烦的服务员手中接过那个甜筒时,你会倾向于对其过高估值,此时甜筒在你心里的价值已经远高于5块。
这样的感受可以用“心理账户”解释,芝加哥大学的行为经济学家理查德·萨勒最先探索了这种不理智行为的后果。他用两个简单的问题来展示心理账户的作用,以解释个体在消费决策时为什么会受到“沉没成本效应”的影响。
情况1:花10块钱买了电影票,入场前票弄丢了,有多少人会愿意再买一张呢?
萨勒做这项调查时发现,只有46%的人愿意再买一张电影票。
然而对于另一个很接近的情况,人们的答案却完全不同。
情况2:如果到了电影院,还没买票,就丢了10块钱,又会有多少人愿意再买一张呢?
尽管在两种情况中,损失都是相同的10美元,但这次88%的人说愿意买电影票。
实际上,在不考虑需要重新排队等其他因素的情况下,上面这两个回答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因为仅从损失的金钱上看,并没有区别。
两组数据差异较大,萨勒对此的解释是:看电影一般会被视作一项用票价交换观影体验的交易,人们在脑海中把现金和电影票归到了不同的账户中,即“现金”账户和“电影票”账户。
所以丢失了现金相当于“现金”账户遭到了损失,并不会影响电影票所在的账户的预算和支出,所以再拿出10美元来买电影票也是可以的。
但是若丢了电影票,丢了的电影票和后来再买的门票都会被归入了同一个“电影票”账户,再买一张票的话,电影就显得有点贵,因为看上去好像要花20元看一场电影,人们当然会觉得这样不划算。
而甜筒这个问题与萨勒的实验相类似,丢了的5块钱记到一个“现金”的心理账户下,丢了后该账户扣除5块钱;而甜筒的花费则记到另一个名为“甜筒”的心理账户下,如果甜筒掉了,再享受一个甜筒相当于要“花掉”10块钱,而不止是5块钱,想想就会更心痛。
所以,别人以为你只是在路边丢了一个甜筒,殊不知你丢的是炎炎夏日里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