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的三点思考

2015-07-25 23:03罗志荣
企业文明 2015年7期
关键词:文化

罗志荣

我们正处于生机勃勃的互联网时代。作为当今世界的先进生产力,互联网创造着人类新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当今中国社会,“互联网+”正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浪潮奔涌,“互联网+”加速了信息在互联网上的流动。工信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2月,我国的手机用户达12.9亿户,网络用户达8.83亿户。从整个社会到每个个人,对互联网的依赖都越来越强。

但是也要看到,互联网在推动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进步,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对个人与社会造成了许多严重困扰和严峻挑战。因此,我们在张开臂膀拥抱互联网、运用互联网的时候,不能不严肃认真地深入思考:如何做才能扬长避短、兴利除弊?

思考一

必须从战略高度

重视网络文化阵地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为什么说是“迫切任务”?

首先,要看到,互联网日益成为人们精神生活新空间、信息传播新渠道、文化创作新平台,越来越多的人把网络作为了解信息、浏览新闻、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主要渠道,越来越多的人借助博客、微博、微信等进行文化创造、信息交流、参与文化建设。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已经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巨大的文化传播力、社会影响力正日益显现,只有正确引导这个庞大网民群体的文化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成为社会共识;只有不断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的才能达到;只有主动发挥好引导好他们的文化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培育一支宏大而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建设队伍。因此,大力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其次,要看到,当今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提高文化生产传播能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和载体,采取各种措施谋求战略优势地位。而我国在这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还处于弱势地位,更应注重加大网络文化建设投入、加强网络文化建设研究,抢占网络传播的战略制高点,提升网络文化传播力,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环境。因此,大力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迫切需要。

再次,要看到,一个时期来,由于多方面的复杂原因,网络淫秽色情、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网络删帖等违法犯罪活动猖獗甚至泛滥;同时,垃圾信息泛滥,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收集,谣言、诽谤信息、暴恐信息等非法信息的传播更加隐蔽。更有甚者,肆无忌惮地调侃、抹黑、诋毁与质疑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刘胡兰等英雄人物,试图以此来颠覆英雄榜样、消解道德崇高、解构革命历史。这些都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搞乱了社会思想,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因此,大力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维护经济社会秩序、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尤其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

最后,要看到,互联网在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创新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冲撞激荡,使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更加凸显出来。一方面,随着网络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发展,网上信息源头和传播渠道急剧增多,网络舆论规模与影响越来越大,互联网日益成为国内各种社会思潮、各种利益诉求汇聚的平台;另一方面,国际上一些不愿看到中国和平崛起、发展壮大的反中、反共势力也利用互联网歪曲事实、恶意炒作、造谣惑众,影响甚至破坏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国内外各种势力的交汇作用,使互联网已经成为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交锋的平台,成为健康文化与腐朽文化较量的场所,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渗透与反渗透、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的新的重要战场。因此,大力发展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络法治建设和依法管理网络的力度,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网络文化阵地,是确保国家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

总之,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上深刻认识大力建设积极健康向上网络文化的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思考二

必须深刻认识

网络文化的两种属性

所谓网络文化,按照百度的定义,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及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是人们在互联网这个特殊世界中,进行工作、学习、交往、沟通、休闲、娱乐等所形成的活动方式及其所反映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心态等方面的总称,包含人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知识结构、道德修养、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服务人民群众的文化。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网络文化建设的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才能推进网络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正确把握网络文化的产业属性,做强做优网络文化产业。网络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阶段、新业态,也是文化经济化的重要途径和新经济增长点、新文化增长点。大力发展网络文化产业,要加强技术创新与应用,创作和生产出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网络文化产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能力,从而提升我国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正如百度所概括的那样:“发展网络文化产业,用优秀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要做到以先进文化引领网络文化,必须以强大的民族网络文化产业为支撑,不断提高优秀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要以市场为依托,不断提高网络文化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水平,努力形成一批‘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社会责任感强的网络文化骨干企业;要以产品为基础,不断增强我国网络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推动网络文化产品的创作和生产向原创为主转型升级;要以中华文化为重点,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大力加强数字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艺术馆建设,努力形成一批具有中国气派、体现时代精神、品位高雅的网络文化品牌;要加强战略研究,制订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建立网络文化产业协调机制,优化网络文化企业发展的基础环境,指导规范网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要建立网络文化产业高端交流平台,展示、交流网络文化产业新进展新成就,提高网上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引领网络文化产业良性运行。”同时,要注重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网络文化的创新。互联网作为信息传播的最大载体,为创新提供了条件,但推动创新需要对创新成果的强力保护,网络知识产权也必须加强保护。

深刻认识网络文化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牢牢把握网络文化的话语主导权。如哲学家张世英所说,文化是与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须臾不可分割的,文化的中心就是意识形态。我们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同传统文化产品一样,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视听等网络文化产品,既具有文化产业属性,也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当今世界,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速度在加快,各文化之间的冲突利益日益凸显,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的文化产品包括网络文化产品必然渗透着意识形态,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必然会受到这种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美国等西方国家将信息技术等高科技方面的优势转化为制订规则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进行文化扩张渗透,在获取巨大的商业利益与文化利益的同时,抢占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思想文化阵地或意识形态阵地,借以推行“颜色革命”或“和平演变”,为其霸权统治服务。其目的,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指出的:“美国采取的是鲜为人知的武器,利用‘人权、‘民主作为21世纪版的鸦片战争的武器,迫使中国敞开自己,接受美国的超级大国统治。”对此,我们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和头脑清醒。

互联网时代更要重视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有些人认为,如今进入了信息社会、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天下已经太平了,还谈什么意识形态斗争与思想文化阵地建设?再谈这些就不合时宜了。这种认识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天真幼稚或思想糊涂!

树欲静而风不止。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意识形态渗透始终是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实行“和平演变”的一个主战场,是西方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一贯的手段。早在1953年1月,时任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就强调了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和平演变”的战略。他攻击“中国共产主义是一致命的危险”,“是一种要消失的现象”,宣扬美国及其同盟国的责任就是要“尽一切可能使这种现象消失”,“用和平的方法使中国得到自由”。美国已故总统尼克松曾经公开宣称“意识形态是我们争夺的根源”,“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斗争中打了败仗,我们所有的武器、条约、贸易、外援和文化关系都将毫无意义”。美国已故总统里根也曾提出,在两种不同的社会制度斗争中,“最终的决定性因素不是核弹和火箭,而是意志和思想的较量”。曾任美国国务卿的沃伦·克里斯托弗表示:“我们的政策将是设法通过鼓励伟大国家的经济和政治自由化势力,来促进中国从共产主义向民主的和平演变。”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的一位教授感叹说:我们搞垮苏联只用了“两化”,就是“西化”和“分化”,现在我们对付中国比过去对付苏联难多了。要搞垮中国至少还要再加“四化”,就是要让中国老百姓对政治“淡化”,让中国官员“腐化”,让中共领袖“丑化”,让马列主义在多元化意识形态冲击下“溶化”。美国新闻出版署的高官曾经露骨地表示:“美国应向中国正在成长的年轻一代灌输美国的基本价值观念,这是比传授科学知识本身更为重要的任务。”“对西方来说这是一笔明智的投资。”“不要忽视美国帮助训练一批数量可观的中国未来领导人的意义。”他们在政治上极力推销西方民主价值观,贬低马克思主义,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宣扬私有化;在文化上建立“文化武器库”,设立“基金会”“研究会”“培训中心”等机构,邀请中国境内所谓“异见人士”访问西方,培植“亲西方代理人”,等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已成为西方推行和平演变和颜色革命的新战场。美国前国务卿希拉里在一次关于互联网自由的讲话中曾露骨地宣称:“我们还支持开发新工具,使公民能够避开政治审查而行使其自由表达的权利。我们正在为世界各地的团体和组织提供资金,确保将这些新工具以当地语言版本提供给需要的人,并为他们提供安全上网所需的培训。”事实上,互联网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推行其自由价值观、话语权,神化西方政治制度,抹黑甚至完全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制度,和平演变中国的基本手段、主要途径和重要工具之一。如2011年“美国之音”在停止对华汉语广播的同时,美国广播管理委员会就将对华传播的重点放在了博客、微博、播客等互联网和手机的新媒体领域。“美国之音”还专门制订了指标,2012年要在新媒体和手机方面在中国每月增加50万用户,2013年每月增加100万,2014年则达到每月增加200万。大量事实表明,中国已经成为美国全球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对象。他们利用现代文化传媒和互联网等一切传播途径,宣传美化西方社会,传播西方制度,抨击我国政治制度和经济社会政策,歪曲和攻击我国人权状况,诋毁我国形象。

必须唱响网络文化阵地的主旋律。要看到,国内外的政治斗争、经济竞争等也突出地表现在网络等各种新媒体上,经济利益多元与思想文化多元化的现状也为一些敌对势力展开信息舆论进攻和思想渗透提供了空间。一个时期以来,各种错误思想甚至是反共、反华、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在互联网上抢滩登陆,抢占互联网上的思想文化阵地。如国信办依法关闭的133个传播歪曲党史国史信息公众号,就是以“揭秘”“真相”为噱头,打着“你不知道的历史”“这才是历史”“我知道的历史”等旗号,捏造事实,歪曲历史,混淆视听,大肆传播歪曲党史国史等违法和不良信息;有些“逢共必反”“逢中必反”的人长期活跃于一些媒体上,故意颂扬被中国革命打倒的人物,以此来否定当年的革命战争和建立新中国的合理性;有些所谓意见领袖以“重新评价历史”为名,用一些所谓“历史细节”和敌对势力杜撰的“解密材料”,否定革命,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丑化、贬损党和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其目的是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等等。这表明,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甚至进行网络颠覆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阵地。互联网上思想文化阵地的成败得失,直接关乎党的执政地位、国家的安危、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对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必须警钟长鸣。应该说,对于西方的和平演变战略,中国共产党人是有清醒认识的。早在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就告诫全党警惕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的第三、第四代人身上。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邓小平曾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2011年10月,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

当然,在思想文化领域或意识形态领域反对“西化”“分化”与和平演变的斗争是长期的,是在开放的条件下进行的。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反对“西化”“分化”和平演变与“洋为中用”的辩证关系,主动学习和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尤其是当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精华为我所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服务。

思考三

网络文化建设必须

网上网下同时加强

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大力发展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网络文化发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互联网的思想文化阵地,既是当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艰巨而长远的任务。完成这项任务,必须从网上虚拟空间与网下现实空间同时发力、着力。

疏堵结合营造网络文化的清朗空间。一是要依法治理互联网上的各种乱象,切实加强微博舆论引导和管控。要从国家层面强化对互联网的制度监管,健全网络立法,从信息审查过滤、责任倒查机制、网络道德等方面完善监控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强化监管。二是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类型的网络色情活动、网络暴力、网络诈骗、有偿删帖、网络谣言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三是对在网络上散布反共、反中、反马克思主义言论者,散布各种暴恐言论者,散布各种民族分离言论如“疆独”言论、“藏独”言论、“台独”言论、“港独”言论者,散布各种邪教言论如“法轮功”等邪教组织言论者,要依法严肃查处,确保在网络文化中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四是主流媒体和官方网站以及宣传思想工作部门,要在旗帜鲜明地坚持先进文化导向的同时,下大力气创新网络宣传语言,积极引领网络舆论方向及流行潮流,而不能落后于或盲目跟风于网络自发的舆论潮流。要牢牢掌握网络舆论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即按照习近平同志所要求的:“要解决好‘本领恐慌问题,真正成为运用现代传媒新手段新方法的行家里手。要深入开展网上舆论斗争,严密防范和抑制网上攻击渗透行为,组织力量对错误思想观点进行批驳。”五是要深入研究网络文化生存、发展、传播的特点和规律,充分认识互联网时代思想舆论引导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公开、及时、准确、全面、有说服力地回应广大网民对社会热、重、难点的关切,增强应对网民质疑和开展社会舆论斗争的能力,要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持久、耐心、细致地做好网络舆论引导工作。要努力掌握并熟练运用网民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语言、视听等新媒体传播形式,传播文化正能量,拓展舆论新空间。

大力夯实网络文化建设的现实基础。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现实,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现实,构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现实,构建和谐稳定、风清气正的社会现实,可以极大地增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效能;可以有效地消解各种网络谣言、网络欺诈、网络色情等活动的负能量;可以有力地削弱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与和平演变的渗透效力;可以有效地瓦解反对中国共产党、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反对中国和平崛起舆论“大联盟”的围攻势头;可以有效地化解妖魔化中国形象,将一般问题政治化,将单一问题复杂化,最终归结为“社会制度弊端”和“一党执政”,矛头对准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党的领导、离间党群关系、动摇民心的各种政治企图;可以有力地澄清在政治上教条式照搬西方“三权分立”的宪政主义、在经济上教条式照抄的新自由主义、在历史上全盘否定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新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创造的丰功伟绩的虚无主义等所谓学术迷雾或者言论自由的误导,可以有力地遏制一个时期来充斥于社会的极端利己主义、奢靡享乐主义和腐化堕落之风等甚嚣尘上的蔓延势头。须知,努力构建这种强大的社会现实,既是对网络舆论负能量的釜底抽薪或者高效解毒良药,更是对网络舆论正能量的加油鼓劲或者鸣锣开道。

构建这种强大的社会现实,就是必须深入持久地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位一体协同推进、持续推进,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必将极大地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领导和政府治理的信任,增强人民群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增强人民群众对伟大中华民族的民族自信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信。这种强大而坚实的社会存在,必然会反映为百川归海的主流社会意识形态,汇聚成天下归心的民意民力,营造出得道多助的国际舆论氛围。(作者注:本文参考了王晨“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逄先知“意识形态领域情况复杂且严峻”、龚云“西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的冲击和影响”、李艳艳“警惕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新型话语工具”和李殿仁“微博已成为极端及反体制言论集散地”等文章中的个别观点、资料,谨此致谢!)

(责任编辑:任 真)

猜你喜欢
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窥探文化
谁远谁近?
繁荣现代文化
构建文化自信
文化·観光
文化·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