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霞
西南自动化研究所(以下简称研究所)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直属的自动化专业研究所,成立于1977年11月,现有职工600人,其中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71%。
研究所秉承“推动装备信息化,提升国防制造力”宗旨和“保军报国、强企富民”使命,始终坚持以服务国防科技工业转型升级、服务集团公司军民品主业发展为导向,形成了以武器装备信息与控制、高危产品安全自动化生产为主要研究方向,以军用基础电子、数控系统、电量传感器、防化及核辐射监测产品为产业支撑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格局。
建所至今,研究所已完成各类科研课题800多项,获得科技成果420多项,拥有发明专利140余项,是国防科技工业弹药自动装药技术研究应用中心、兵装集团信息与控制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机床数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兵工学会装药装备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国家“863计划”智能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长期以来,研究所矢志不渝地提升文明状态,是绵阳市最早一批“省级文明单位”,1991年建成“四川省级文明单位”,是1996—1997年度和2011—2013年度“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今年年初,研究所又获评“全国文明单位”,在文明单位创建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顶层设计 完善机制 体系化推进
多年来,研究所十分重视政治引领,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研究所发展战略和目标,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有力地推动了研究所健康持续发展。
领导重视、机构健全。研究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在持续不断提升文明创建水平的基础上,将2014年创建成“国家级文明单位”列入2013—2015年企业文化建设三年规划、全所“十二五”发展规划和每年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以时任党委书记刘勇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以党政办公室牵头的工作机构,做到了创建工作责任落实,分工明确,达到了“人、财、物”三落实的要求,实现了创建工作与科研生产经营工作的“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评比、同总结”的“五同时”目标。
基础扎实、制度完善。根据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要求,研究所制订了体现雷锋精神的相关管理制度,并把关心职工工作、学习、生活和健康等人文关怀的内容纳入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工作之中,并在日常工作中加以贯彻执行。
资料齐全、档案规范。研究所注重创建工作档案资料收集,按照《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的要求收集创建资料,并按照“13+1”的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建档,建立档案70余卷,确保了档案资料内容齐全、建档规范、符合要求。
务实重效 突出特色 多样性展开
西南自动化研究所文明单位创建工作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牵引,以《全国文明单位测评体系》为标准,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持续开展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道德讲堂、普法教育和依法治企、“我们的节日”文明风尚传播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勤俭节约和文明餐桌等13类活动,达到了标准要求。
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教活动。研究所通过召开党委中心组、党员干部专题学习会,认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上级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意见,并从阐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入手,对三个层面24个字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进行全面解读,引导干部职工崇德修身、向善向上,传播正能量,树立新形象,激发干部职工奋发有为的工作热情和内生动力,增强干部职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认同、感情认同,使之内化为共同的价值取向。通过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牢牢把握“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密结合实际,强化学习教育,广泛征求意见,认真查摆问题,坚持立行立改,使党员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得到较大的改变和提升,大局意识、法治理念、群众观念进一步增强。同时,通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研究所精神要求为核心,推进所务公开活动开展,以公开促公正、赢民心。
广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公开招募、成立了192人组成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总队,其中党员109名,青年团员28名,群众55名,超过单位人数的30%,广泛开展了“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组织义务劳动、义务献血、“践行雷锋精神,履行社会责任”献爱心慰问、“走进学校,关爱贫困儿童”等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研究所与北川羌族自治县白坭乡中心小学校建立帮扶关系,签订对口帮扶协议,通过爱心行动,引导学生们常怀感恩之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开展困难帮扶活动:根据研究所《会员慰问制度》《员工困难补助管理制度》,所党政工长期坚持慰问生病住院、家庭受灾和生活相对困难的职工,给他们送去单位的关心和温暖,进一步提高职工的归属感。
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文明城市创建、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等工作,研究所多次被市、区评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和绵阳市平安创建先进单位。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研究所将履行社会责任视为自己的使命,近年来,多次组织员工为云南干旱、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4·20”芦山地震等开展爱心捐款捐物活动,向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锄头湾村进行定点捐赠,近年来共计捐款50余万元。特别是“4·20”芦山地震时,该所第一时间组建救援队参加灾区的抗震救灾,紧急支援226厂帐篷以及救援物资,看望慰问受灾职工,积极组织职工爱心捐款27 226元,受到了上级机关、兄弟单位以及职工的高度赞誉。
切实抓好道德讲堂和道德经典诵读活动。研究所及时开设了道德讲堂:一是将集团公司、研究所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和“深入学习兰辉精神、积极践行群众路线”等活动融入到道德讲堂中,严格按照“六个一”的规范流程,大力开展学唱公民道德歌和中华传统美德经典诵读活动,目前已按照“六个一”的活动流程举行了十余期道德讲堂活动。二是召开专题会议对道德模范先进事迹进行学习,通过谈感悟、讲心得等方式对标查找问题,明确改进方向,进一步提升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质。通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和以各种形式开展身边好人好事的推荐、评议、表彰、宣传工作,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的道德力量,进一步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所范围内掀起“学先进、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文明创建高潮。
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和依法治企工作。研究所着眼于提高和完善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一是认真开展普法教育。坚持以德治企与依法治企相结合,开展干部职工学习《劳动合同法》《道路安全交通法》等教育培训活动,增强了干部职工民主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二是重点开展依法治企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在改革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提升依法经营能力,保障和促进了军品科研与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进行,大幅度提升了研究所军品科研、生产行业中的专业地位。建所以来没有因法律纠纷给所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没有因自身违法违规经营引发重大法律纠纷案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肯定,被推选为绵阳市“法律七进”先进企业,并在所里组织召开了绵阳市“法律七进”暨依法治企工作现场交流会。在绵阳市“法律进企业”现场推进会上,所党委书记刘勇作了“坚持依法治企先进企业”的经验交流。
不断深化学习型研究所建设。为进一步促进职工文化修养和业务技能提高,研究所组织中层干部集中培训和外出调研学习活动,开办工程硕士班,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与多家单位建立人才培养关系、开设“研究所大讲堂”,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方式,为干部职工提供学习深造培训机会。研究所创办有电子图书阅览室,内网上开辟有学习专栏、电子书屋和资料库,每年开展“读一本书”和知识竞赛等专题活动,传播正能量,提升精气神,在全所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了学习型研究所建设,被评为四川省人才开发先进单位。
创造性地举办“我们的节日”活动。研究所坚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节日活动,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和引导作用。在春节、元宵,以送温暖、送健康、送春意为主题,向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结对共建的困难党员、空巢老人送去新春的祝福和慰问。在清明节,以纪念先人、缅怀烈士为主题,组织党员团员到烈士陵园或“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习先进、祭奠英烈,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在端午节,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为主题,开展“颂中华、读经典”,邀请老领导讲所情、所史和中华文明史等活动,激励青年职工崇尚信仰力量,抒发爱国情怀,谱写科技梦想。另外,研究所还以传统节庆为契机,开展迎新联欢晚会、升旗仪式、中秋茶话会、登山竞赛、仙海“真人CS”等丰富多彩的节日民俗、文化娱乐和体育健身活动,倡导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
扎实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研究所积极加大投入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坚持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体育活动,如: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象棋等体育比赛,文艺演出,节日趣味夺标运动会,各种主题演讲、征文比赛等,通过此类活动的开展,增进了职工间的交流,营造了团结和谐的气氛,起到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活跃气氛、凝聚力量的作用。
认真组织文明风尚和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活动。一是网络文明传播:确定5名政治思想强、热心公益、熟悉网络宣传、乐于从事志愿服务的职工组成志愿者队伍,每个志愿者利用博客、微博和论坛等网络阵地,发布所文明单位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发表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言论,传播推广网络文明;撰写博文评论,弘扬新风正气,曝光不文明行为。同时,还组织了7名网络文明信息收集志愿者小组,收集整理提供所内外文明风尚信息,支持5名网络传播人员更好地完成每月传播任务。截至目前,全所共发布博客、微博、论坛等信息1 732篇,其中3篇博文被绵阳市文明办评为好稿件,一篇信息被四川省文明网采用。研究所职工文化层次较高,对网络上的新事物具有强烈的兴趣,热衷于在网络上发表、回复评论文章,传播网络文明。二是文化传播:研究所始终把“建设一流队伍、树立一流品牌、创造一流环境、实现一流业绩”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目标,着力打造“团结、实干、创新、服务”的研究所精神,坚持依靠全所员工,打好基础,抓好落实,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加大企业标识的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基础元素,以领导文化引领企业文化,以执行文化推动管理文化,以素质文化加强队伍建设,以品牌文化塑造单位形象,以和谐文化提升幸福指数,取得了显著效果。三是文明风尚传播:充分利用内网、电子刊物、电子屏、宣传橱窗、横幅等载体,对文明单位创建知识、“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文明礼仪等内容进行广泛宣传,同时,设置引入崇德修身、向善向上的道德宣传牌和温馨提示标语。通过以上措施,在全所营造了富有研究所特色的文明单位创建氛围。四是文明细胞建设:研究所每年都会开展文明单位、文明班组、先进个人、五好家庭等文明细胞创建评选活动,并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卓有成效地开展勤俭节约和文明餐桌活动。研究所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崇尚勤俭节约的中华美德。一是在工作上,大力开展“重质量、降成本”、“创新专项”和“节能减排”(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2014年全所降本增效达300万元以上;二是在生活上,在招待所和职工食堂大力开展“文明用餐、以俭养德”为主题的文明餐桌行动,大力倡导节约、绿色消费,规范菜品分量,建议合理搭配,引导“合理饮食,文明用餐,避免浪费”。
持之以恒地绿化美化环境,塑造新美形象。“5·12”大地震后,研究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灾后重建和所区家属区的绿化美化工作,通过修建办公大楼、添置设备、美化环境等举措持续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通过实施集资建房、家属区环境美化等工程不断改善了职工的生活环境,塑造了“外看园中所、内看所中园”特色环境,受到了上级领导、客户的一致好评和赞美,荣获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单位、四川省园林单位和四川省卫生单位。在工作中,该所制订了《工作现场、所区环境卫生“6S”管理检查验收制度》,定期检查考核,确保了生产工作场所井然有序,优质高效,安全文明。
文明牵引 全面发展 持续性跃升
西南自动化研究所将继承弘扬“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文化贯穿于创建活动始终,推进了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出色完成科研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任务。研究所坚持“保军报国、强企富民”的发展战略,科研、生产、经营快速发展,研究所产业规模从2004年的4 000多万元,发展到2014年的4.1亿元,净利润和职工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10项,申请专利37项,获得专利授权19项,为绵阳科技城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
研究所取得的突出成绩,受到国防科工局、总装备部、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及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国家和部省级领导多次来所视察,对我所的各项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作出重要批示。
质量安全保密工作扎实推进,取得成效。研究所高度重视质量安全保密工作,在安排科研经营工作时,同步对质量、安全、保密工作进行部署。近年来,研究所未发生重大质量事故和质量隐患,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得到用户认可和好评。圣维牌缝纫机智能化控制系统产品和维博牌电量隔离传感器两个产品成功获得第十届“四川名牌”称号;研究所成功取得《职业健康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证书,顺利通过集团公司本质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达标检查验收,以创造两个四川省第一、一个四川省最好的成绩高分通过二级保密资格换证现场审查,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和失、泄密事件。
行业地位不断提升,各种荣誉接踵而至。近年来,研究所先后荣获了中央企业先进集体、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试点单位、四川省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集团公司“优秀四好”班子、集团公司“211战略”第一步实现贡献奖等荣誉。
党委书记刘勇被国务院国资委党委授予“中央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四川省“企业文化建设杰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班子成员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坚持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职务消费制度,未发生违纪违法行为,领导班子在年度测评中连续获得优秀档次,班子成员称职率达100%,职工满意度高。
“喜获全国文明单位荣誉是我所精神文明建设的一大成果,也是载入我所历史史册的一件大事。面对荣誉我们更加珍惜,要发扬成绩,再接再厉,在今后的精神文明建设中,探索新方法、创建新载体、总结新经验,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好排头兵,为弘扬军工文化作出新的贡献。”刚从党委书记岗位上履新所长的刘勇深有感触地说。对此我们充满了期待。
(本文摄影:杜 苹)
(责任编辑:晓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