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散打课准备活动优化研究

2015-07-25 19:43陈振康涛
武术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散打准备活动训练

陈振 康涛

摘要:武术散打训练课是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其中基本部分是散打课的重要内容,由于散打运动是两人直接对抗项目,很容易造成各种损伤,尤其是准备活动不合理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文章通过对散打教学中准备活动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设置散打教学的准备活动,避免因此而造成的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从而提高散打教学质量,改善中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水平,为保证散打教学和训练的正常进行提供参考。

关键词:散打 教学 训练 准备活动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5)05-0050-03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凡是上体育课和运动训练,首先要进行一些热身运动,如慢跑步、徒手操等。在比赛、训练和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有意识、有目的的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叫准备活动。准备活动也叫热身,其目的是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部分,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运动中发挥出最大工作效率做好机能准备。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课的开始部分,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准备活动在体育课中有较大的作用。

众所周知,每一项体育项目都要做准备活动,但是不同项目的准备活动不一样,不同的教师所采取的方法可能也不一样。散打运动是中华武术的主要运动形式和主要组成部分,它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击方法制胜对方的、徒手对抗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现在好多学校都开设了武术散打课,散打课也是由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组成。其中基本部分是散打课的主要内容,其运动量和动作幅度大,持续时间长,由于散打运动是两人直接对抗项目,很容易造成各种损伤,轻伤可能使运动员无法参加正常训练和比赛,重伤可能结束一个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据一项针对散打运动员损伤原因统计研究显示:215名散打运动员中因为准备活动不充分而造成运动损伤的有48人,占到总人数的22.3%,位居损伤原因的第二位。重视并且科学合理地做好准备活动,才能有效降低学生在教学训练中不必要的运动损伤。为保证基本部分教学任务的实施和力求达到最佳效果,提高散打教学质量,改善散打运动员运动水平和比赛成绩,散打教学过程中的准备活动尤为重要。

1 散打教学过程中准备活动设置不合理的原因

1.1对准备活动的意义认识不足

准备活动促使血液循环加快,需氧量增加,机体的代谢速度加快,还能使体温略微升高,肌肉,肌腱的弹性、伸展性等处于良好的状态,提高肌肉的收缩力和速度以及动作协调性,避免运动损伤。认真做好准备活动直接关系到基本部分的学习乃至整个体育课的任务完成。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对准备活动的认识不足,有的教师存在轻视或盲目地压缩其时间的现象;有的学生思想活跃。好奇心强,只重视基本部分学习,对准备活动,懒懒散散,动作不到位,甚至只把它作为一种形式。

1.2准备活动的内容单调乏味

中学体育课的准备活动仍停留在慢跑、踢腿、行进间操等。很难引起学生兴趣,进入正常运动状态缓慢。教师只顾用力喊,学生越做越懒。因此为了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准备活动内容也必须求新、求变。一套基本体操,一个游戏长期使用,久而久之,学生感到乏味、厌烦。在教学中,选择准备活动的内容应全面、丰富、形式多样。既要有徒手体操,又要有器械操;既要有原地的、也有行进间的;既有单人的、也有双人或集体的;既有一般练习,又有模仿、诱导或辅助性的专门练习。这样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又激发了学生的运动欲望。

1.3准备活动的组织、编排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在实际教学中,准备活动在组织和编排上往往俗套、呆板。一个队形、一个位置、一种形式、一套徒手操,长期下去,学生兴趣索然。要提倡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既要有集体形式,同时也适当采用分组进行。基本操有徒手、有器械,活动有定位,也要有行进间的。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地变换运用。在编排上应根据人体机能的生理规律,合理安排一套操的顺序,由慢到快,由易到难,由四肢到躯干再全身。专门性准备活动可安排在一般性准备活动之后,使其与基本部分自然衔接起来,在准备活动中,整理或放松活动不宜安排。在组织指导上应根据目的、任务、场地、气候和学生年龄特点及水平有选择地合理安排。

1.4对准备活动的质量重视不够

准备活动具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价值,对培养学生正确姿态,增强体质,发展较差肌肉群,特别是对小肌肉群和关节韧带的发展以及掌握基本技术动作都有积极作用,有些老师对此问题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掌握其难度、强度、时间、次数与学生年龄特点、水平、气候及与基本教材的关系。例如:天气太冷,应选择运动量大些的动作,重复次数多些的连续操等形式活动。

2 准备活动对武术散打教学训练的重要意义

2.1有效地预防运动损伤

一切体育活动过程中,直接使身体产生运动的器官是肌肉,它是受运动神经支配的;兴奋从大脑皮质直接传至脊髓前角细胞发出神经纤维支配骨骼肌。而内脏器官(如心脏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是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的;兴奋由大脑皮质传出后,需要经过皮质下中枢,最后才传送到所支配的内脏器官。再加上自主神经系统传递兴奋的速度比运动神经慢,这就决定了在需要迅速提高其功能时,内脏器官表现出更大的惰性。在进行剧烈的运动时,运动器官能很快地从安静状态过渡到剧烈的运动状态。这时,人体能量需要量也骤然增加,代谢产生的废物也需要及时排除,要求心脏、肺脏等内脏器官工作来满足运动时的需要。但是,由于内脏功能惰性较大,运动一开始,运动功能和内脏功能之间就出现了矛盾,不相适应。只有内脏功能的惰性逐渐得到克服以后,人体运动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适宜的准备活动,可以提高肌肉的温度和物质代谢水平,同时肌肉温度的提高还可使其毛细血管扩张,减小肌肉活动的外周阻力,增加肌肉中血液供应,提高肌肉韧带的力量和弹性,增强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使关节更加灵活,运动幅度加大,防止运动时不必要的损伤和事故。endprint

2.2调整赛前状态,提高运动水平

通过准备活动,使人体的物质代谢水平得到提高,人体的体温上升,从而神经系统和肌肉组织的兴奋性普遍得到提高,使人体在运动时能够迅速地进入工作状态,并尽快地达到最高运动水平。例如:在不做准备活动的情况下,跑1500米时,肌肉可在20-30秒内发挥出最高的工作效率,而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一般要在运动开始后2-5分钟才能达到最高水平。而做了适宜的准备活动后,则能有效地缩短人体运动系统的机能适应过程的时间。通过准备活动可以使内脏器官.特别是心、肺等器官的活动得到预先加强,避免在运动活动中内脏器官系统的供能不足,减轻在运动时因暂时的内脏器官活动不能适应肌肉工作需要而发生心慌、气喘、腹痛、动作失调等不良生理现象。

赛前状态是指在运动现场的各种刺激的影响下,运动员在生理机能上所产生的一系列反射性变化。如赛前出现呼吸、脉搏加快、血压上升等现象。出现赛前状态是必然的,适宜强度的赛前状态水平(即紧张程度)可以充分发挥出运动员的竞技潜力。赛前神经兴奋性过高,出现过度紧张,动作协调性下降,以至肌肉发生连续性的强直收缩(即肌肉抖颤)等现象,神经的兴奋性过低,则又不能很好地动员整个身体的活动能力。上述情况,都可以通过准备活动来进行调节。强度大且节律快的练习可以提高兴奋性,强度小且节律慢的练习可以降低兴奋性。

2.3有益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从教育角度讲,准备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愿望。准备活动节奏明快、动作简单,教师的讲解示范和学生自身肌肉活动体验都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产生正确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迅速进入运动状态。从生理角度讲,准备活动通过一系列的热身练习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使一般中枢与运动有关的中枢均处于兴奋状态,唤醒神经的暂时性联系,加快运动动力定型交叉点的连通,提高脑的分析、综合判断能力,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对外周器官的调节,使动作做的准确、协调、灵敏。

3 散打教学中准备活动优化设置的具体应对措施

3.1正确引导学生主动积极的做好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得到热身,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以及预防运动创伤,而且对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及快速反应等身体素质,基本活动能力和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通过正确的准备活动可以使学生灵敏性、节奏感、柔韧性等都得到均衡的发展,也为体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鉴于此,每节课都应该根据课的任务,有针对性的安排准备活动。假如在测验或比赛时,没有做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就直接进入角色,那么学生肯定不能发挥水平,更不用说超水平发挥。2014年广东省散打锦标赛,某代表队由教练带7名队员参赛,运动员的技战术水平都很过硬,而且以往比赛成绩也比较稳定。但是比赛那天领队教练只是关心运动员的饮食、穿着和心理等问题,反而忽视了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充分准备活动。当天的比赛结果令人大跌眼镜,队员都没有发挥出平时的水平。第二天的比赛领队教练也不抱什么希望,这时助理教练出来组织学生进行认真的准备活动,组织上场参赛。让领队教练意想不到的是平时比赛成绩一般的运动员竟超长发挥,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由此可见准备活动是多么的重要。

3.2准备活动的内容、形式应多样化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而散打课的准备活动不能千篇一律,应设计创新一些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发学生的兴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例如在教腿法时,为了练习腿部力量和弹跳能力,可用一根绳作器材做准备活动,采取快踢、慢踢,单足跳、双足跳等;在体能素质教学时,除各关节、韧带的活动后可采用各种形式的走跑跳及活动性游戏、健美操的基本动作等形式。做到有针对性的选择、安排,既可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又可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的气氛。

3.3准备活动顺序的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准备活动的设置应根据人体功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运动负荷逐步加大,动作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局部到全身,应注意使全身各部位的肌肉群互相交替进行活动,避免局部肌肉负担过重。科学、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能使学生快速调节生理和心理状态,迅速进入角色,加快训练的进程,提高训练效果,因此,体育教育应充分把握好训练前准备活动。在选择准备活动时应考虑到季节和气候的变化特点,如天气闷热,准备活动时间可短些,可适当做徒手操等。冬季天冷,准备活动时间就长些,负荷量可大些,多做一些慢跑、跳绳等持续性的练习,以提高体温。在选择内容上,应从学校具体教学条件出发,尽量利用自然条件来进行准备活动,还可以根据地区民族的特点,结合训练的任务,创造性地选编一些带有乡土气息的活动内容。此外,准备活动使用的场地器材最好能和训练内容所用的场地器材紧密地结合起来。

4 结语

科学、合理、有效的准备活动能使学生快速调节生理和心理状态,迅速进入角色,加快训练的进程,提高训练效果,因此,散打教学应充分把握好训练前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和量应根据一定的训练内容而定。做完一般性的准备活动后,再做有针对性的专项准备活动。在训练中可以安排不同项目,使运动部位交替承受负荷,以减少运动损伤,提高散打教学质量,改善运动员武术散打运动水平和比赛成绩。endprint

猜你喜欢
散打准备活动训练
高中生体能发展模块化实施研究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