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江西省抚州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江西 抚州 344000)
南城县是江西省建县最早的十八个古县之一,位于江西省东部,属抚州市辖县,位于东经116°24′~116°57′,北纬27°18′~27°47′之间,东西长58km,宽56km,东邻资溪、黎川,南毗黎川、南丰,西连宜黄、临川区,北接金溪,全县土地总面积1698km2。大桥位于南城县建昌镇,跨越盱江,桥址下游建有廖坊水利枢纽工程,其坝址距离桥址约29.74km,大桥处廖坊水库回水末端,桥位断面地理位置为东经116°38′30″,北纬 27°32′35″。
(1)《水利动能设计手册》(防洪分册)中对桥位壅水的计算有科学的总结,采用河道水面线法推求建桥洪水期壅水范围。根据大桥所在河段两岸堤防工程的防洪标准,对50年一遇、20年一遇洪水标准进行建桥前后水面线分析计算。
式中:△h——最大壅水高度
α——动能修正系数
V3——桥墩下游为正常水深时的断面平均流速
B——无桥墩时断面的宽度
b——两墩间的净宽
h3——桥墩下游正常水深
ε——过水断面收缩系数
各频率计算水位壅高值见表1。
表1 不同方法推求桥体水位壅高成果对比表
式中:△h——最大壅水高度
Q——流量
h3——桥墩下游正常水深
b——两墩间的净宽
B——无桥墩时断面的宽度
两种方法计算对比成果见表1。
上表表明,计算桥体水位壅高的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是一致的,其中,《水利动能设计手册》公式二比较简便,计算数值为估算值,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项目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综合分析考虑后,桥体最大壅水值采用偏安全的公式一进行推求。
本次使用公式一计算建桥前后河道水面线,对洪水水面线的变化进行分析,得出大桥建设完工后,对河道洪水位的抬高程度及其影响范围。
2.2.1 水位的控制
由于工程建成后,上游河段会产生壅水,所以,根据大桥断面设计的洪水位来计算建桥前和建桥后的下游控制水位[1]。廖坊水利枢纽在2006年建成,富民大桥在廖坊水库库区的回水末端,大桥断面设计洪水位可以借用《廖坊初步设计报告》水面线成果根据断面位置进行内插取值。取值结果见表2。
表2 各频率控制水位成果表
2.2.2 各河段洪水的设计
南城水文站位于桥址下游1000m左右,集雨控制面积4159km2,桥址上游100m处汇入大支流麻港,麻港集雨控制面积47.4 km2,麻港汇合口以上集雨控制面积4111.6km2,与南城站控制面积相比,面积相对差值1%,因此上游河段洪水也采用南城站洪水成果,2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4240m3/s,50年一遇洪峰流量为5120m3/s。
2.2.3 采用河道糙率
南城水文站测流河道上无实测水位、比降、糙率关系,主要采用根据廖坊以上河段调查的1982年、1998年洪水水面线反推的综合糙率成果,经分析该河段河床综合糙率范围在0.02~0.035之间,滩地糙率范围在0.04~0.05。
2.2.4 水面线推求设计
确定了河段设计洪峰流量、控制水位、河道综合糙率以及建桥后的边界条件,建桥前后设计水面线采用《水力计算手册》推荐的试算法由各自控制水位自下而上逐段进行,因为此阶段的水体流动速度很小,推算时均不考虑行近流速水头影响[2]。本次推求了两种洪水频率的水面线,分别为2%、5%,对比分析了建桥前后的差异,设计水面线成果详见表3。在20年和50年一遇洪水条件下,富民大桥桥上最大壅水高度分别为0.05m和0.06m。
表3 盱江防护工程工程设计水面线成果表
建桥后,河道的行洪断面将会缩小,河道中的水流状况会出现变化,河床也会随之出现变化,变化的特点为,在桥梁上游,因壅水作用导致流速变小,会出现淤积情况;桥梁处由于行洪断面缩小导致流速增大,出现冲刷。从此次测得的桥址处河道横断面的实际情况可以得出,桥址处河道横断面基本呈“U”型,河槽为单式断面,全为主河槽,因此本次论证桥下一般冲刷计算采用《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C30-2002)中有关河槽一般冲刷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河槽一般冲刷计算公式简写为:
其中:
式中:Ad——单宽流量集中系数;
Qp——频率为p%的设计流量(m3/s);
Qc——天然状态河槽流量(m3/s);
Q2——建桥后河槽部分通过的设计流量(m3/s);
Qt——天然状态下河滩部分通过的流量(m3/s);
Bz、Hz——平滩水位时的河槽宽度和河槽平均水深(m);
μ——桥墩水流侧向收缩系数,本次取值0.98;
Bc——桥下河槽部分桥孔过水净宽(m),当桥下河槽扩宽至全桥时即为全桥桥孔过水净宽;
Bcg——桥长范围内的河槽宽度(m);
λ——设计水位下,桥墩阻水总面积与桥下过水面积的比值;
hcg——河槽最大水深(m);
经分析计算,当遭遇50年一遇洪水时,建桥后冲刷深为2.12m,20年一遇洪水时冲刷深为1.95m,各标准下的冲刷深度见表4。
表4 富民大桥桥位断面河槽一般冲刷计算成果表
由于大桥河段属于缓流河槽,参照之前的大桥设计方案,桥孔压缩与桥墩阻水有一定的影响,建桥后上游产生雍水曲线,在远处与天然水面线相衔接。再向下游,水流会扩算,并和天然水面衔接。此次,冲刷起始及终点断面位置利用《桥梁水力学》中介绍的经验公式进行确定冲刷起始和冲刷范围。
(1)桥梁上游冲刷范围的确定
上游最高处的雍水断面到桥孔之间,由于水面出现急剧跌落的现象,会形成水流压缩区,上游普遍受到冲刷,采用如下公式计算普遍冲刷的起始断面与桥梁轴线之间的距离:
S=0.4×K×B×(1—M)估算。
式中:S——桥梁轴线至冲刷起始断面距离
B——洪水水面宽度。
M——桥孔流量压缩比。
K——系数
经计算,流量愈大,S值愈大,为同桥梁防洪标准相适应,本次计算了100年一遇设计水位70.36m时S值为34m。即遇100年一遇洪水时,其到桥梁轴线34m,为墩台压缩水流而造成的桥上普遍冲刷范围。
(2)桥梁下游冲刷范围的确定
根据《桥梁水力学》的介绍,下游消除桥梁压缩造成冲刷影响的特征断面位置采用公式SN=2LD/(1+E)估算,
式中:SN——桥梁轴线至下游冲刷终止断面的距离
LD——桥墩、桥台侵占河道长度。
E——桥孔偏置系数。这个指标反映了河谷中设置桥孔的相对位置,依据大桥设计的实际情况,桥孔偏置系数是0,没有出现偏心影响的情况。通过计算,梁轴线距下游压缩断面之间的距离为83m,该段范围即为桥下游普遍冲刷长度。根据以上计算,100年一遇的洪水设计标准下,其冲刷范围会达到117m。
结合大桥孔跨布置的资料,大桥桥位轴线垂直于水流流向,主桥546m,大桥桥台、桥墩编号为0~13,左岸0号桥台与1号桥墩布置于左岸较高的台地上,地面高程是67.70m,大桥2号桥墩布置于河西联圩迎水坡堤脚外5m处,地面高程64.20m,3号~11号桥墩布置于主河槽内,河底高程为60.50m~64.00m,右岸12号桥墩布置于胜利堤迎水坡堤脚,地面高程68.00m。13号桥台布置于盱江I级冲积阶地(胜利堤内),地面高程68.10m[3]。断面单宽流量、断面平均流速受到桥墩阻水影响会增大,桥下游河床将产生一般冲刷,通过公式计算,20~50年洪水时冲刷的深度在1.95m~2.12m之间。并且桥墩阻水作用促使水流冲击和涡流作用产生,桥墩周围的部分河床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形,局部形成冲刷。
当桥位断面河道遇到20年~50年一遇的洪水时,桥位断面的水位被抬高0.05m~0.04m,桥位过水面积和水面宽分别减小7.15%~7.11%、7.39%~7.64%,平均流速增加7.15%~7.11%,由此说明富民大桥建设前后,对其所在河道断面之过水面积、水面宽及平均流速存在一定的变化。
综上所述,富民大桥的兴建,对河道平面形态的变化有一定的影响,为了降低这种影响,保证桥梁工程的安全,需要按照桥墩的布置图和大桥的施工方案,将大桥的右岸和胜利堤连接,左岸和河西联圩连接。由于大桥左岸第2号桥墩位于河西堤临水坡堤脚,建议2号桥墩施工时应注意不要破坏堤防的护坡及固脚,或施工后恢复河西堤临水坡堤脚的预制块护坡及抛石固脚,以确保防洪墙基础的安全。在工程施工期间,建设单位应接受河道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有关情况,如出现涉及河道行洪及两岸堤防安全方面的问题时,应及时向河道主管部门及有关部门汇报,并按河道主管部门提出的相关处理意见,进行补救和完善。桥墩施工时,人工小岛应尽量顺水流方向布置,避免与水流方向形成夹角,以减小涡流的产生,从而减少人工小岛对河势的影响。另外,对于已结束施工的桥墩周围的临时建筑物必须及时清除,这不仅有利于河道行洪,同时也减少了水下安全隐患,以提高汛期通航和水上作业的安全性。陕西水利
[1]李广阔,任玲.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评价审查要点分析[J].人民珠江,2007,(05):67-68.
[2]冯平,徐向广,王嵩.滦河下游河道建设项目的防洪影响评价问 [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08):94-95.
[3]李友起,陈宝中,衣秀用.防洪评价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探讨[J].海河水利,2006,(0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