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产经》记者 王成刚
探讨“一带一路”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升经济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5月17日,300余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中国人民大学逸夫楼,就“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层战略价值,以及对于地方经济的持续影响,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对话。
谈到“一带一路”战略和经济新常态对企业的战略影响,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国务院国资委原监事会主席路耀华先生提出了“两个六”。一是应抓好企业管理的关键六条:战略定位、企业结构、企业管理、企业创新、企业文化和领导团队。二是抓好企业家自身的眼光、思路、胆略、状态、人格、健康六要素。
西部问题专家胡长顺就“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工业化中期阶段对策进行了观点交流。胡博士认为,发展中国家产业化由三部分构成,产业发展论,区域发展论,工业战略发展论。这是对于后进国家从产业化来研究的。从区域上来讲,用得最多的是增长性理论。我国西部开发基本采用增长性理论和节点式的发展模式。
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中心执行总监、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MBA企业导师、企业管理协会理事长吴维海博士,总结了“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企业战略困境,主要表现在:对“一带一路”战略研究和分析不够主动,传统产业产能过剩,新兴产业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中小微企业经营形势严峻,中国制造带来资源消耗和低利润,成本上涨和诸多复杂因素导致制造业全球竞争,国际贸易壁垒增大,海外竞争加剧,等等。他提出了企业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一是跨域企业进入竞争性领域,竞争更加激烈,如联想进入农业领域,格力进入手机行业;二是中小企业挣扎生存,大企业转型与混合改革。如大量中小微企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融资困难,管理水平不高,市场资源贫乏等。国有大型企业资源垄断,主导产业盈利性差,依托垄断性的资源和信用,从事房地产和金融获利等,导致了大量资金进入虚拟经济,行业发展呈现非理性状态;三是“互联网+”、创新战略成为新常态,成为各类企业战略调整和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四是全球化竞争与国家战略的融合成为优秀企业的战略选择,如市场、人才、技术、资金、品牌、渠道等全球化和国家战略的指引 。
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徐善达对“经济新常态的税收改革与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财税改革关键是预算制度和中央地方政府财政关系的改革。预算制度改革以通过的《预算法》为标志,新的预算制度基本到位,现在的任务是按照新的《预算法》,把下面有关的制度工作落实到位,执行到位。
中国人民大学知名教授杨杜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是经济新常态下的重大国家战略,也是企业成长和突破发展瓶颈的历史机遇。企业家要抓住“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把中国经济发展与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比,通过分析成长的逻辑,进行经济增长形势和企业发展阶段的基本判断。杨杜教授认为,经济发展有三态,第一是稳定态,第二是动荡态,第三是混沌态。我国经济新常态具有四个特征:经济增长中高速,调结构,新动力和多重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地方政府和企业要具有国际化视野,实现“三做”,即:做快——追求速度掌控发展的机会,做新——与众不同形成技术或市场的垄断,做局——战略布局形成权位。同时,要讲求“盈利性、规模性、结构性、持续性和社会性”。要通过科技转型、地域转移和让位转交等,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把握战略新机遇,实现快速发展。
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助理、人民大学企业管理协会顾问彭和平教授,就“一带一路”和经济新常态的秩序学与制度创新谈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现在中国正处在制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时代,市场就是制度场,制度主体就是政府,制定规则,执行规则。制度互动者就是买方和卖方,资本市场也是个交易场。制度创新,光有意识是不够的,制度的产生不是自然发生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需要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