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死”的假面舞会》的哥特式恐怖赏析

2015-07-25 00:36
戏剧之家 2015年12期
关键词:哥特式哥特爱伦

石 颖

(西安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红死”的假面舞会》的哥特式恐怖赏析

石 颖

(西安文理学院 外国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5)

短篇小说《“红死”的假面舞会》是爱伦坡笔下一篇非常经典的哥特小说。在“哥特式”风格的作品中,人物总是给人怪异、颓废、病态、惊悚的感受。本文将从哥特式人物、恐怖氛围的营造、哥特式题材等方面来赏析《“红死”的假面舞会》这部作品的恐怖美。

爱伦坡;《“红死”的假面舞会》;哥特小说;恐怖

一、引言

哥特体小说在文坛上时间很短,杰出的作品也并不繁多。哥特体小说的突出特点便在于它的四大要素,即悬念、神秘、魔幻和恐怖。哥特体小说常见的主题多为乱伦、死亡、隔绝等。爱伦坡擅长写“哥特式”风格的作品,人物怪异、颓废、病态、惊悚,故事情节令读者感到颤抖、崩溃。《“红死”的假面舞会》就是一部典型的哥特式作品,在作品中爱伦坡继承和发展了“哥特式”的手法。本文将从哥特式人物、神秘恐怖氛围的营造、哥特式题材来赏析这部作品的恐怖美。

二、故事简介

故事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描述了一场假面舞会。有一种叫做“红死”的瘟疫非常猖獗,为了躲避“红死”病,普洛斯彼罗亲王召集了一千名身体健康的骑士,住到一座城堡里去,并在进去之后,把所有门闩都焊上了。任何人都无法进来或出去。一次假面舞会上,在午夜钟声敲响之际,“红死”突然神秘出现,在场所有的人无一幸存,统统摆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故事虽然短小,但是渲染出浓浓的恐怖情绪。

三、哥特式恐怖分析

(一)哥特式人物

既然哥特小说又是鬼怪小说,那么哥特小说中所要主力表现的重要内容自然少不了鬼怪形象。不过,哥特小说一般不以鬼怪形象作为作品的主要形象,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为哥特小说中的人物活动营造出神秘的气氛、怪异的环境,引发恐怖的感觉。另外,小说中还会通过幻想让小说中的人物使用魔术与魔鬼幽灵产生联系,并借它们的帮助来达到贪婪、野心和肉欲的目的。[1]P516假面舞会实际上是在西方万圣节时人们经常举办的活动,参加舞会的人们装扮成各种妖魔,赶走游荡在四周的妖魔鬼怪,所以,整个假面舞会的狂欢者都是稀奇古怪的造型。在作品《“红死”的假面舞会》中,舞会对装扮形象是没有限制的,可是有个陌生人却在假面舞会上装扮成“红死”。“他的服装在血中浸泡过,他宽宽的前额以及整个五官都撒满了红色恐怖。”[2]P143此人的装扮显然是“红死”病的征兆。正如开篇对红色病的描写,读者已经明白,红死病这种瘟疫的标志就是红色,病人剧痛后就会眩晕,然后毛孔大量出血。从染病到死亡,不足半小时。这种人物的形象会带来恐怖的效果,他的来临意味着人们已接近死亡,他的来临意味着死神的降临。红死魔的神秘现身,凸显了人物的神秘和恐怖,很好地烘托出作品的惊悚效果。

(二)神秘恐怖氛围的营造

1.恐怖的场景描写

爱伦坡的哥特式短篇小说最经常出现的场景就是古堡、地窖、密室、墓地,这些地方总是与恐怖骇人相关联。爱伦坡是用场景来烘托恐怖气氛的高手。此篇的场景也是在一座城堡里,而且“城堡四周有着坚固而高耸的围墙,墙上还有铁门。但是他们一进去,就把所有门闩都焊上了。”[2]P133显然这是一个密闭的空间,人们在幽闭的空间往往会感到压抑、憋闷,同时这种场景也为“红死”病扩散无处可逃做好了铺垫。在描述舞会的场景时,总共有七间屋子,是一个大套房。“古怪出奇”、“房间排列不规则”、“高大狭长的哥特式窗户”、“蜿蜒曲折的回廊”这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奠定了整个故事荒诞、恐怖、不同寻常的基调。尤其是第七间房子的介绍,“从屋顶到墙根都挂着黑丝绒的帷幔,帷幔层层叠叠一直都拖到同色调、同质地的地毯上。”黑色代表黑暗,黑暗笼罩着整间屋子。“玻璃和饰物是鲜红色的——一种很深、很像鲜血的颜色。”[2]P137鲜血淋淋与谋杀相关联,不禁让人惊慌失措。红色与黑色的色彩搭配,光与影的相互映照,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刺激,阴森恐怖的气氛带给读者心灵的冲击。

2.超自然现象的描写

为了营造气氛,小说中常有神秘的超自然现象的描写。当亲王拿着匕首,准备刺向他时,反而被红死魔杀死,当一帮人鼓起勇气去抓这位不速之客时,“他高大的身躯直直地、一动不动地站在乌木钟的影子里。突然大家倒吸了口气,因为他们发现他们所抓住的竟是一套寿衣和一个僵尸面具”。红死魔离奇地消失在众目睽睽之下,无人知晓他的来历与踪迹,为文章增添了诡异的色彩。小说结尾处,随着宫殿里所有生命的消失,“乌木钟已寿终正寝,三角支架和火盆火焰也熄灭了。”[2]P147这些超自然的描述,把故事延伸到故事外,仿佛黑暗、死亡弥漫了整个空间,这是哥特体小说的显著特征。

3.梦幻描写

哥特式小说总是带有梦幻的色彩,(三)哥特式题材

“围绕着套房的回廊上,对着每扇窗都放着一个三角支架的大火盆,火盆发出的火光透过彩色的玻璃,炫目地照亮了每个房间,从而产生许多明亮而美妙的景象。”[2]P137这种火光映射出来的色彩朦朦胧胧、闪闪烁烁,正好有助于产生梦境里的扑朔迷离、捉摸不定的效果。“许多如梦一般虚幻的人物移动”,怪异的打扮也暗示着人物的离奇怪异,营造一种不真实感。尤其是舞会上那个报时的乌木钟,每当钟声响起,都会有余音,余音能突出万籁俱寂,余音袅绕渐行渐远,读者仿佛来到虚无缥缈的世界。钟是客观世界时间的象征,它每隔一小时就报时,提醒参加舞会的人夜色已阑,梦该醒了。虚幻与真实不断融合,亦真亦幻难以辨别。

哥特小说的美学基础是和恐惧相关的壮美,18世纪的美学家伯克认为,任何可以使人害怕,或与可怕产生联想,或以近似可怕形式出现的东西,都可视为崇高美(即壮美)之源。简单地说,就是可怕的事物可以引起壮美的感觉。[3]爱伦坡擅长恐怖、死亡所营造的美。通过色彩丰富的七个房间,沉闷、单调的乌木钟声,可以看出作者一方面用华丽的辞藻塑造出富丽堂皇的宫殿城堡,另一方面,又将房间描绘得如同地狱般压抑,惊悚骇人。钟声暗示着死亡的逼近,文章达到高潮,“红死”胜利,全部狂欢者全部难逃死亡的悲催命运。

四、结语

爱伦坡是美国十九世纪著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追求唯美主义的学者,他的主要作品是哥特小说。他的创作来源与他的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的一生是孤独的。虽然自幼生活不幸,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超过了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爱伦坡的恐怖小说《“红死”的假面舞会》是对传统哥特小说的继承与发展,将哥特小说中的恐怖提升到了更高的层面,从意象的刺激恐怖上升到了他主张的心灵式恐怖,达到了恐怖效果的统一。

[1]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M].何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王星.爱伦坡短篇小说精选(英汉对照)[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3]何洪娟.哥特式风格的传承和发扬[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4):58.

I106

A

1007-0125(2015)06-0256-02

石 颖(1979-),女,陕西西安人,汉族,文学硕士,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英美文学等。

猜你喜欢
哥特式哥特爱伦
哥特兰:不依赖空气
爱伦·坡:《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悬疑与死亡:爱伦·坡哥特小说《黑猫》恐怖意象渲染
暗指视域下《木匠的哥特式古屋》的失败主题分析
埃德加·爱伦·坡的《阿芒提拉多的酒桶》
张悦然:哥特少女已成熟
走偏锋 暗黑哥特妆容AB面
乌鸦
西方哥特式研究的新趋势——评《卢特利奇哥特式指南》
西方哥特式文化景观——哥特式文学与电影的承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