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森大学的客户结构、课程内容、人员极度简约,正是这种简约思维,使其成为一所费用投入极少、产出极高,每年以50%收入比率增长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我们正在进入“互联网+”时代,这个“+”后边代表着各个传统行业,比如工业、传媒,医疗、金融、教育等等。可以说互联网融入哪一行,哪一个行就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互联网演化至高级阶段就成为互联网思维,“互联网+”下的企业商学院,其本质仍是“互联网+教育”,只不过互联网是从思维层面,而教育是从企业大学,或者说是企业商学院的角度讲的。
企业商学院最早出现在60年前的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在全球500强公司中,有70%以上的企业拥有自己的商学院。2000年左右,国内企业模仿世界500强,着手建立自身企业商学院,如海尔大学、联想商学院、新希望商学院、蒙牛商学院等。不少国企都有自己的企业大学,如中国电信集团的中国电信学院、中国邮政集团公司的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神华集团的神华管理学院、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的保险职业学院等等。
当今挂“商学院”牌子的企业多如牛毛,对于轰轰烈烈的商学院潮,我们在肯定的同时,也提醒企业不光在形式上着力,更应该注重启动企业的互联网思维,以迎接全球经济不断变化的挑战。我们明显感觉,我国的企业商学院,尤其是国企的企业大学,与国外500强企业相比,差距很大。但其差距到底在哪里,需要系统审视,才能知不足而后强。标准减去现状,等于努力的空间。为此,我们研究了互联网思维下尼尔森大学的成功秘诀,希望对中国企业商学院,尤其国企企业大学的建设有所借鉴和启迪。精神、模式与行动
互联网是创造明天的外在动力,创造明天最重要的是改变思想,通过改变思想创造明天,其本质是商业回归人性,这种本质的回归形成了真正的变革力量。我们总结互联网思维对企业的影响,包括三个方面,即精神、模式与行动。
(一)“八字真言”
我们总结互联网思维,在精神层面体现为:“平等、开放、共创、共享”四个要点,即“八字真言”。
“平等”就是“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等级化”。从组织角度,企业全体成员从上到下、从左到由,是一种服务关系,体现为高层为中层服务,中层为基层服务;生产为销售服务,销售为客户服务,也就是说,企业整体都在为客户服务。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上述“三去”,其结果是“客户中心化”、“客户是上帝”。在此过程中,从管理的角度,将从传统的科学管理,过渡到文化管理,乃至过渡到精神管理,而员工已经逐步由被管理者,提升到自我管理者,乃至自我创业者,客户也逐步由购买者、转变成为生产者、传播者、乃至创造者,成为“PROSUMER”。
“开放”,就是组织内部、组织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社会之间互联互通。组织人员、各部门间、组织与外部,逐步地拆除了界限,相互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在开放的系统中,各个利益相关者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产生了更大的进步。
“共创”是公司从公司生产转向了社会生产。就像人类经由相互依赖,到独立,到互赖的关系转化一样,组织内部与组织之间成为独立的个体之间的合作,类似模块化组装,每个创新个体各自做好各自的工作,同时又是整体的一部分,形成“各美其美”之后的“美美与共”的状态。
“共享”是指分享与免费。从资源角度来说,尤其是无形资源,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在组织内部乃至组织之间,无需费用而无偿享用。组织内部的知识与信息分享、经验分享,到组织问的对社会资源的共享,如共同使用开源软件Linux等,都是新时代精神的体现。
(二)“义利统一”
从模式的角度,我们认为互联网思维模式与商业模式之间有着强烈的对应关系,是一种价值观与价值吻合的价值创造规律的体现。
我们把商业模式分为营销模式、运营模式和战略模式乃至协同模式,营销模式对应粉丝思维、极致思维、简约思维;运营模式对应迭代思维、流量思维;战略模式对应大数据思维;协同模式对应平台思维、跨界思维乃至社会化思维。(如左图所示)
也就是说,互联网思维本身,可以体现在企业与客户、企业内部、企业与外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若干关系中。这种对应,从本质上说,是思维模式与商业模式的统一。如果认为互联网思维模式是“义”(“义”的意思是理应如此),商业模式是“利”(商业模式的一个定义就是盈利模式),则互联网思维下的商业模式本身就是“义利统一”的。
(三)“知行合一”
互联网思维其实是一种观念,是一种方法论,如果仅停留于此种认知,价值创造的感觉并不突出。而如果把这种观念和方法论应用起来,就能把握住其精髓了。
实际上,互联网思维需要转化成企业每个人的日常行动,使系统里的每个人按照此种思维方式去行动。这时候,才能产生“知行合一”的效果,企业才是最有力量的。
相对而言,互联网思维观念也许很原始和初级,但尤为重要。企业领导者需要在最关键的时候,提出最关键的符合互联网发展规律的思维观念,然后,基于这些想法和理念,逐渐形成完整的战略规划并系统实施,通过行动使观念落地。
“互联网+”与尼尔森大学
(一)尼尔森大学缘起
尼尔森控股是全球首屈一指的资讯和监测公司,提供咨询市场营销和消费者资讯、电视和其他媒体监测、在线研究和移动媒体监测,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尼尔森进入中国有近20年时间。
尼尔森在过去的90多年中与全球的客户一起成长,积累了大量的市场研究及营销知识和经验。因此,尼尔森于2012年5月自行创建成立了尼尔森大学,通过系统的营销理论和鲜活的市场案例,为尼尔森自身以及合作伙伴培养高水平的市场研究和营销人才,提高市场和销售队伍的市场洞察力,从而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尼尔森大学是个以“大学”命名的内部设立的部门,期望在市场研究领域开展对外培训服务,旨在为企业尤其是中国本土企业传道授业。尼尔森大学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尼尔森大学以报名方式安排它所独立创建的专业课程,在完成均为2-3天的课程之后,学生将获得以尼尔森公司名义发放的证书。
我们看到,尼尔森大学成立的2012年,恰逢互联网思维兴起之时,必然会受中国互联网思维大潮的影响。虽然尼尔森不是互联网行业,但资讯和监测行业本身也是信息产业,同时尼尔森公司本身,天然具备互联网思维基因,其成功历程值得研究。尼尔森大学成立至今恰好三年之际,我们有幸获得了一个案例研究的机会,也系统了解了一所互联网思维下企业大学的成长过程。
(二)互联网思维下的尼尔森大学
1.精神
作为有90多年历史的世界级公司,尼尔森从原来的A.C·尼尔森改名为尼尔森,包括发展历程中重要的兼并收购,从战略、文化、体制、机制、组织与流程、人力资源等方方面面,具备很强的创新基因,能够本身自我更新,跟随和领导市场潮流,勇于做创新尝试。
作为老牌的资讯公司,尼尔森公司具备企业文化基因,不断开拓进取,具备“平等、开放、共创、共享”的精神。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从文化上企业鼓励创新和分享。企业精神似乎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公司从文化机制和制度上保证了这种精神能够落地。如领导力培养计划中对于跨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就有要求,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指标,从内刊分享知识经验等方面,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基于尼尔森的海量客户群,以及“理论知识+市场案例+教学=最新的理论和战术”的定位,尼尔森创立了尼尔森大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尼尔森大学的出现就是这种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互联网精神的体现,是一种企业内部创新。
2.商业模式与思维模式的对应统一
营销模式:粉丝思维、极致思维、简约思维
粉丝思维。尼尔森大学前期通过微博,后期通过微信,从而建立了粉丝乃至粉丝经济。通过新浪微博,尼尔森大学发布最新动向和课程信息,分享尼尔森的最新洞察,使网民逐步成为尼尔森大学的粉丝;同时举办有奖竞赛等等多种活动,和广大网民、客户、学员进行互动。后期,微信兴起后,通过微信分享与市场研究方法论相关的超级干货,乃至尼尔森全球最新报告发布或最前沿的市场资讯,并推广付费线下课程。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建立了大量的忠诚粉丝群,不仅可以不断激活客户,而且不断让其产生黏性。
极致思维。尼尔森大学的课程总能跟上最新的时代变化。大学可以根据最新的市场变化,对课程系统进行实时更新。如2015年课程清单中提到的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营销,脑神经科学解密营销有效性,用户体验穿越,开拓思维、寻找创新突破点,单听到课程名字,就有很强的时代感,并形成了天然的吸引力。实际上,大学每年的经营主题以及相关的课程,都会有更新,保持着一种与时代同步的鲜活感。这是大学一种根据客户最新需求,追求极致贴身服务思维状态的反映。
简约思维。尼尔森大学的客户结构极度简约,首先将客户分为两类,销售与市场,之后将每类分四个级别,即初级:初级市场营销人员,初级市场研究人员,企业管理培训生;中级:资深市场营销人员及调研人员,资深销售;中高级:市场经理,销售经理;高级:市场总监,销售总监。
尼尔森大学的课程内容也极度简约,同样按照销售与市场两大分类进行设计。这种简约的课程,以恰到好处的专业能力,迎合了中小型企业客户的培训需求。(见下表所示)
尼尔森大学用人同样也极简约。大学仅5个人,包括1名大学负责人,负责总体;1名市场经理,负责尼尔森大学的品牌宣传与推广、课程推广、线下活动策划以及社交化媒体运营、课程设计等等;3名客户经理,负责课程顾问与销售、客户沟通与关系维护、课程设计。其他资源,都靠整合。正是这种简约思维,使其成为一所费用投入极少、产出极高,每年以50%收入比率增长的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运营模式:迭代思维与流量思维
迭代思维。从网络营销推广的方式来说,大学逐渐从新浪徽博为主转到徽信推广为主,这种变化是因为:徽博是营销品牌,而微信符合B2B的专业客户群,与微博的普通客户群有所不同。所以,也是用新方式替代老方式,是一种迭代。从服务客户的角度来说,原来是以公开课为主,在此基础上,尼尔森大学将深入企业,根据企业的实际商业问题,定制系统的课程培训,由此结合企业组织的360度考评制度,完成企业组织对人才的综合认证。这也是一种服务方式的迭代。
流量思维。其实,尼尔森大学在徽信上分享的很多内容,很多属于“干货”级别。这些通过微博、徽信发布的内容,对众多相关网民、用户而言是一种免费资源,有很强的吸引力,形成客户黏性。这也是一种流量思维的体现。
战略模式:大数据思维
大数据思维。尼尔森大学的客户选择就是大数据的产物。传统的20/80原则认为,关注大客户应该成为商业模式的主流思维;这种模式在蓝海战略、长尾理论主导的新时代被颠覆。尼尔森大学的主流客户是尼尔森公司以前关注不足的10亿元以下收入的企业客户,这些客户将有可能成为未来的市场主导者,也将是尼尔森潜在的客户群,也自然成为尼尔森大学着力培养的对象。这是大数据思维观的体现:我们的用户乃至客户不仅仅是一个重要的人,而是每一个人。
另一方面,尼尔森客户反馈表,每门课程结束后进行学员反馈调查,以确保课程的长期有效性。大学会将相关学员客户资料收集整理输入公司客户管理系统,对学员客户的相关信息会保持密切跟踪状态。除这些客户数据外,公司将进一步进行客户数据开发,并针对性地推出下一步的产品。同时,由客户经理与学员客户密切沟通,进行关系维护。
协同模式:平台思维、跨界思维、社会化思维
平台思维。尼尔森大学充分利用尼尔森现有平台,将其打造成员工的平台,以及多方共赢的生态圈。尼尔森大学参与尼尔森自身的大型营销推广活动,也自己创办尼尔森大学同学会。同时,大学的很多讲师也是利用了此平台效应进行资源互换而形成的。外部讲师因此而有机会接触更多客户,内部讲师也认为是一个推广其自身业务的机会,形成的结果是讲师在很多情况下是免费讲课的。目前的讲师,内部和外部各占一半,内部讲师来自于尼尔森内外部资深专家,外部多是曾经服务于尼尔森的前高管,这又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围绕着尼尔森大学的培训圈,进一步整合了资源,促进了平台发挥更大效用。
跨界思维。尼尔森大学是一个培训机构,进入到360度人员测评等领域,又有人力资源咨询的概念,意味着大学有研究、咨询、培训一体化的深化服务的趋势,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跨界经营。
社会化思维。从传播角度,很多学员客户是通过人际传播寻找到的,如内部人员推荐等。通过关系链的建立,来推动平台的搭建,如尼尔森前高管的讲课,形成更强有力的关系,促进了大学的社会资本的形成。尼尔森大学正在考虑进一步和外部视频机构合作,针对刚毕业的学生,探索新的推广运营方式。本质上说,这些传播链、关系链的建立,都是社会化思维的产物。
3.行动
实际上,尼尔森大学的发展,还是基于大学的创办理念,基于互联网思维的精神,按照年度经营计划一步一步,将理念和精神逐步落实,形成目前良性发展的成果。
互联网思维下中国企业商学院变革
物质和精神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先进的文化,蕴藏着先进的生产力。东方西方企业、国企民企外企,作为现代企业,都应该更重视新的管理精神、技能和方法。从尼尔森大学的案例中,我们将能学习到很多内容。
从这种角度来说,我们认为,中国企业商学院,尤其是国企的企业大学,应该在以下三方面,进行体系性创新和结构性变革。
(一)观念与文化变革
中国的众多企业商学院,很多已经长期习惯于“大一统”思维下,遵从上到下金字塔式的单向的、层级制的管理模式;而国企系统则有很强的行政导向思维,听到“去中心化、去权威化、去等级化”等表述,可能还不习惯。
中国的80后和90后,都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走上了企业中层,乃至高层的领导岗位。他们天生就有互联网基因,前文提到的很多理念,对于他们似乎感觉很正常,在现实的企业商学院发展中就会产生管理冲突。
在这种背景下,我们也相信,中国未来的管理阶层,一定会既具有儒雅的东方哲学思想和典型的中华民族个性,同时也兼具西方发达企业那种开放、自由、勇于冒险、追求自我实现的实用哲学思想和对市场高度敏感的头脑,也能将互联网时代“平等、开放、共创、共享”的精神相与自身契合。
时代在发展,国企在改革,作为国企精神高地的企业大学,应该走在变革前列。或许我们可以将观念和文化变革作为变革的起点。
(二)思维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同步变革
从模式的角度看,互联网思维模式,是可以伴随着商业模式的变革,形成同步进化状态的。
当然,由于企业商学院的所有权、历史、产业、战略定位与目标有所不同,可能具体商学院变革的模式有所不同,但未来的模式必将是网络化的生态圈模式,是互联网思维与价值网络的统一模式,是我们未来企业商学院的主体模式。在这个生态圈下,企业商学院类似网上的点,与其他机构或个体全面合作,相互之间找不到谁是起点谁是源头,互为平台,每个人也都是网络上的节点;一方面大家是彼此的渠道、彼此的平台,而另一方面生态圈本身的存在又是大家共同打造和维护的。
既然企业商学院的生态是个系统,就应该体系化去考虑。从这种角度说,重要的还是客户导向下的互联网思维模式、商业模式的系统导入与学习。
(三)行为变革
互联网思维是一颗种子。思维决定模式,模式决定了行为,未来的中国企业商学院企业应该形成想法、说法和做法的统一,就像把互联思维种在土里,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样。
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我们首先是要改造我们的精神,形成符合时代特点的互联网精神。同时,结合互联网思维与商业模式对应统一的商业模式变革,进一步通过无边界的整合,与合作者达到共生共荣的状态,才能做到企业商学院的永续经营。最终,我们需要的是通过行动,将互联网思维、商业模式变革融入到年度经营计划里、融入到每一天的行动里。
中国企业总体、乃至企业商学院的变革,要从领导做起,上行下效,机会更大。我们相信,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商学院的未来是美好的,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商学院一定会自立于强企、强商学院之林。既然我们不是被竞争淘汰,而可能是被时代淘汰,索性就让我们融入时代,做时代的创新者吧!
(执笔: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研究中心博士后邵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