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与应然路径

2015-07-23 02:35周海波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价值院校职业

周海波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150088)

示范性建设以来,“文化”成为众多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着力点,把视野投向文化,既标志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由自发转向自觉,又标志着我国高职教育跃上了一个新的层面。然而,由于历史短、积淀少,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分析,要求我们从根本上反思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应然状态和应然使命,并在此基础上,判断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将以怎样的文化身份出场、坚持怎样的文化定位、呈现怎样的文化气质等等,这些问题实际上关涉两个层面: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与应然路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研究高职文化的起点,直接影响到文化建设的方向、载体、措施和评价标准。

本文从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追问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推出高职文化建设的应然路径,希望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研究提供借鉴。

一、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一直是我国高职教育研究的重点。当前,高职院校文化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

1.定位不准

很多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没有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质,出现定位偏差和方向迷失。要么模仿和复制普通本科院校的文化建设模式,力图升为本科,不仅机构改革、教学模式等向本科看齐,甚至代表学校文化理念的校训也有严重的本科化倾向;要么简单移植企业文化,将学校办成工厂,将教学等同与企业生产,功利化倾向明显;加之大多高职学校都脱胎于中专或技校,在文化的机制和模式运行上,既带有其升格前母体(如中专或技校)的烙印,又带有模仿本科院校的痕迹,没有真正形成自身特有的体制和模式。这些偏差都是因为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没有厘清自身在整个社会组织中的位置,没有弄清楚高职文化应该以怎样独特的文化气质而区别于大学文化、中专文化和企业文化,使得文化建设缺乏自身特色,没有体现自身的类别归属。这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根本性的前提缺陷。

2.内涵不清

很多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准确把握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内涵,既没有站在一个组织实体的高度,也没有遵循文化建设规律,内涵把握窄化,导致以偏概全和形式不当。比如,在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中,一些高职院校认为文化建设就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误将“高职院校文化”等同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错把载体当做实体;还有一些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中将物质文化建设等同于场地、设备投入,将精神文化建设等同于标语和口号,将制度文化建设等同于制定规章制度,将行为文化建设等同于硬性管理等等,“物表化、文本化、标语化、简单化、低俗化”现象严重;而高职院校自身的急剧发展,缺乏文化的沉淀,反映学校底蕴和风尚的精、气、神尚未形成。这些现象反映出目前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形式大于目的,既没有体现高职文化建设内涵,也没有充分发挥文化的熏陶、凝聚和认同功能。这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内核缺陷。

3.个性不显

在整个高职院校系统内部文化建设同质化现象严重,很多学校看上去差不多,从校园建筑、校训到专业设置、建设思路等,都惊人地类似或雷同。比如,有论者曾经对200 所全国示范、骨干高职院校的校训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校训没有显示出校与校之间的区分,在这些校训中,围绕中心词“德、新、实、能、业”的不同组合形成的校训使用率高达40%,这些没有差别的校训显示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个性迷失。在有限的资源竞争中,没有突出自身差异性和独特性的学校文化,必将导致高职院校之间的恶性竞争、无序发展和无效投入,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上述问题,要求我们从价值的层面反思高职院校文化应该怎样建设、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应然使命是什么,从而给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一个明确的价值基础和应然路径。

二、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

文化建设的应然状态由文化主体的存在价值所决定。高职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应首先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只有在对这一问题反思的基础上,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才有可靠的根基和标准。

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中的“高等”二字界定了高职教育的层次,从而确定了其在教育体系中的位置。一般认为,高等教育是在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培养高级人才的活动。其人才培养应具备“高素质”和“高技能”两大特点,高等教育的价值是满足人的高层次发展需要。

其次,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职业”二字界定了此种教育的类别,从而明确了其在教育体系中的特质。职业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它和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社会性是职业的首要特点;同时,职业自身内在包含着与从事某种职业相关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技术技能的特点,每种职业都随着技术化的发展而变化,在现代社会,职业越来越成为技术的,技术创造了人的生活方式,职业承载着人的生活方式。对主体的社会而言,职业代表着社会发展水平和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对主体的人而言职业承担着满足谋生、满足兴趣特长、实现人生意义的价值。职业教育就是在普通(义务)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为适应社会生产分工,满足人们及其社会的职业需要,而对受教育者进行的职业知识、能力、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职业教育的价值一方面要满足社会的用人要求,另一方面满足人的求职需要,承担着面向职业需要,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使命。

再次,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教育”二字界定了此种活动的性质,从而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何在? 从古至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都是人们思考教育价值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两种观点: 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认为,教育首先要满足社会需求,要根据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来规定教育的目的、内容和人才规格,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个人本位论是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导向的一种价值取向,认为教育就要围绕个人的需要和兴趣来进行运作,教育价值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而今,人们越来越科学和辩证地阐释两者之间的关系,普遍认为人的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是辩证统一的,二者互为条件、互为目的和手段。因此,高职教育存在的首要价值就在于追求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在现实条件下最大限度的统一。

总之,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内在的三方面规定赋予了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价值,即满足人的高层次发展需要,满足社会的职业需求,实现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

三、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应然路径

高等职业教育的存在价值决定了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价值诉求,也为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提供了应然的路径选择。

1.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借鉴大学精神,凸显职业情怀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借鉴大学精神以满足其“高层次”的内在规定。一般说来,大学精神通常包括人文关怀、理性主义、自由独立、批判创新、追求卓越等内涵,这些独特精神使大学千百年来始终站在时代高地,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和灵魂寄托。作为一种孕育历史短暂、积淀缺乏深度的文化,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积极借鉴传统大学精神中的高尚追求和文化品位而提升自身文化建设层次,避免低俗,加强凝聚,在较高层次上形成自己独有的精神魅力。

同时,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也要兼容其教育的职业性。高职院校可以说是大学发展到20 世纪中期时产生的一种新类型,有自己独特的办学主体、办学目标和办学路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借鉴大学精神也不能简单地模仿和套用,而应从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出发充实和完善大学精神。比如,传统大学从人文主义的角度主张宽泛的厚德载物,而高职院校则应将“德”的理念与职业理想融通,使这面精神旗帜带上鲜明的职业情怀色彩。所谓职业情怀,是指高职学生在求学过程中所形成的职业认识、理解、情感和态度。它以对职业价值的理性认识为核心,同时展开对职业目标、职业道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信念、职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从显性角度看,如果说,大学精神重在追求“大写的人”(公民)的塑造的话,那么,高职教育语境下的大学精神的文化指向则更专注于对“合格的人”(职业人)的培养。

总之,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建设要具有大学文化所共有的特征,又要有其自身的特色。高职文化是具有大学文化精神和品位的职业教育文化,或者可以说,是具有职业文化内涵和特征的大学文化。

2.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融合企业文化,服务社会需要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融合企业文化以满足其“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定。与大学不同,高职院校与“职业”具有天然的联系,高职院校办学主体多元,绝大多数是行业、企业办学的产物,这种办学首先是为了满足社会行业、企业的职业需求,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定位既符合其内在规定也决定高职院校文化的气质类型,即职业性。因此,融合企业文化是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实际上,选择高职教育的学生是以社会的职业需求为本位,怀揣着就业梦想开始他的大学生涯的,习得一技之长、满足求职需要是他们对职业教育的首要期待,他们毕业后首先面对的就是企业,与企业文化相匹配的职业能力是他们求职的独特优势。高职院校采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安排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就是为了让学生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企业文化的理念,尊崇企业文化的氛围,融入企业文化的轨迹,使学生更符合企业的职业需要。反过来讲,当前,社会、行业、企业对高职院校学生的认同和接纳,不再是一个大专文凭,而主要是对高职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的肯定,或者是高职学生非常直观地具备了行业(企业)所要求的、与市场相匹配的专业能力和所反映出来的企业文化,能够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因此,高职教育的办学主体、社会责任、职业期待,都要求高职院校的文化建设融合企业文化,吸纳企业的价值观,而通过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办学路径等显示其独特文化内涵与文化个性。

3.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扬弃工具理性,体现教育责任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扬弃工具理性而满足其作为“教育”活动的内在规定。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具有的“职业导向属性”特征,使其易受工具理性和功利主义侵蚀。现实中,高职院校迫于生存压力,其文化建设上也呈现工具理性泛滥、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的现象。长期以来,职业教育被看成是培养受教育者的职业技能,秉承“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注重对学生的技能训练,而忽视对学生人文素质的教育,这一倾向背离了教育的本质。实际上,人不仅要谋生还要生活,职业不仅为社会服务也要满足个人生活,教育并非只是服务社会的工具,更要以服务于人的自身发展为终极目的。一种只有职业技能训练而没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是“单向度的机器人”,而一个只有文化修养而没有技能的人将缺乏赖以生存的工具,是不完全的、难以立足于社会的人。教育的本质在于沟通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使其相互渗透,促进个体成长的完全性,同时,也保持社会的有机完整。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该在自身特点的基础上扬弃工具理性,以工具理性(技术)为基础,以价值理性(人文)为旨归。在人才培养上,强化价值理性在工具理性中的渗透,以技载道,来达到工具知识、技术技能与人文底蕴的平衡。在提升学生技术技能的同时,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社会责任和文化品位,实现技术技能、创新精神与健全人格的和谐融合。

高职文化的这种取向将使其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社会变化和职业转变,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也会使其自身以独立之文化品格,免于受市场、企业的调整与变化的影响,而承担起引领社会先进文化的责任。

综上,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应在高度上借鉴大学精神,在广度上融合企业文化,在深度上扬弃工具理性,才能真正展现高职教育独特的文化魅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文化建设促进职教发展、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

[1]王琦,邢运凯.高职教育文化的建构[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

[2]卢峰.高职院校文化建设的出场路径研究[J].职教论坛,2011,(12):59—61.

[3]彭振宇.基于校训视角看高职院校精神的凝练[J].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4]唐林伟.高等职业教育文化研究述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猜你喜欢
价值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