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2015-07-22 09:27王文娟
新媒体研究 2015年10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5)10-0042-02

作者简介:王文娟,河南科技学院辅导员,研究方向为互联网与新媒体传播、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1 研究缘起

20世纪末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将人类社会推向信息时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飞跃发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不断涌现,移动终端设备迅速普及,网民数量爆发式增长,我们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23日发布了《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其中,20-29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在网民的职业结构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 [1]

新媒体深刻地影响和塑造着当代大学生,改变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交流方式和凝聚方式。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使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问题、新情况,也呈现出新的特征。

时代发展和科技创新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难得机遇,也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挑战。而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强大生命力的灵魂。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如何运用新媒体的优势,把价值引领等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新媒体内容与活动之中,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2 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态

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泛指所有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讯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为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2],具有的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多媒体传播、即时互动性、开放性和个性化强等优势。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已经影响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个领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

“媒体即人的延伸”,与这个时代的人密不可分。新媒体同样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新媒体的诞生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改变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内容、模式和方法,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2.1 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

互联网和新媒体与大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日益密切,“青少年对互联网信任度高、依赖性强、评论和分享的参与度也非常高 [3]。网络已经融入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成为他们搜集信息、表达思想、交流交往的重要渠道,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平台,开辟了新阵地。

顺应时代发展,更新教育理念,主动占领网络阵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是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的新追求。深入把握新媒体的运行规律,认真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构筑立体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是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导向。

2.2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新媒体是把“双刃剑”,它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消极影响。

从正面影响来说,网络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它为各种思想观点、先进文化、专业知识提供了传播平台,有利于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结构的完善;新媒体也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交往的物理载体,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促进交流,使他们在更加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参与社会生活;新媒体还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与完善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与条件;新媒体带来的新鲜事物不断增强大学生的自主意识,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激发着大学生创新和探索的勇气。

从负面影响来说,网上涌现着大量西方的意识形态、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判断是非和分析形势的能力尚浅,极易受到腐朽观念的冲击。许多大学生缺乏对媒体的清晰认识和科学引导,不能科学、合理、安全地使用媒体,网络世界里道德缺失、行为失范的现象数见不鲜。

2.3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拉氏和默顿在《大众传播、大众鉴赏力和有组织的社会行为》一文中指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也可以为恶服务的工具;而总的说来,如果不加以适当的控制,它为恶服务的可能性更大。”媒介的双刃剑性质使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期而艰巨,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科学、合理、安全、有效、正当地使用新媒体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在开放自由的网络媒体世界里,正面信息与负面信息同样存在,反主流、反权威、反传统的声音与理性、温和、正能量的声音同时存在。大学生是新媒体的主要使用者,如何帮助大学生们正确的分析和获取信息,合理合法地使用网络,增强学生网络文明素养,积极有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如何增强他们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甄别能力和拣选能力,筑牢思想防线,树立坚定信念,纯洁思想道德,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重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教育引导,又要加强管理监督。

2.4 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们走在时代潮流的尖端,他们不但使用高科技,思维方式也层出不穷 [4]。新媒体的发展使育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网络的开放性使德育工作者不再有信息和地位上的优势和权威,90后大学生又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新媒体时代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客体、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以及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适应新形势,体现新特点,满足新要求,深入把握新媒体的规律,不断探索网络教育的方法与途径,依托新媒体的教育功能,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把他们培养成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履行高校立德树人的重任。

3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研究,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新媒体时代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内容创新、工作模式创新,高校应该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创新之路,并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方法,努力使思政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3.1 转变教育理念是先导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体现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内在要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和实施具有指向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所在 [5]。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转变教育理念是先导。

笔者认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和新媒体时代的思政载体的不同带来了以下变化: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视教育者为主导,受教育者是被动的,而新媒体时代以学生为本、受教育者为主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封闭,而新媒体环境下的教育应该注重开放;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是单向、自上而下的,而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方式应该是双向的、互动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说教,而新媒体环境下的思想教育方式更侧重于平等的参与式的交流、引导;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较为单一,新媒体环境下的育人方式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思政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人人平等”的现实,树立以生为本、与时俱进的理念,树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理念,树立开放、平等、互动、疏通与引导相结合的理念,树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学生”双主体观,以适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需要。

3.2 内容与形式创新

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转型的新要求和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新变化,需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深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深入进行公民基本道

德与法制教育。

在新形势下应该把握潮流、丰富内容、拓展形式,不断推进高校思政内容与形式创新。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善于捕捉大学生的视线,不仅要不断拓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要把经典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变换成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要善于打造“微平台”,加强“微传播”,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渠道打造融思想性、引导性、服务性、娱乐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建立起长效、特色的互联网教育阵地。

3.3 工作模式及机制创新

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长期工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形势新需要,必须推进高校思政工作模式与机制创新。实现工作模式创新,要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网络空间”教育与“现实空间”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大学生自身教育的有机结合,构建高校“全员教育”、“全程教育”、“全媒体教育”的有机结合,优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构,创新大学生思政工作模式与机制,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序、健康、有效地开展。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