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视域下高校师生关系发展阻碍因素探究
文/张燕
摘要:现如今,社交网络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广泛应用,使得师生关系的发展不仅局限在课堂,还可以超越空间的限制,利用社交网络实现互动沟通,可以说社交网络为发展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路径。但是,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好社交网络这一平台,师生关系没有朝着预期的希望发展,本文从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和互动性两方面对阻碍师生关系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社交网络;师生关系;阻碍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志码:A
随着微信、微博、QQ等社交网络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应用,师生关系呈现出新的特征,如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加深,师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等。相对于传统课堂,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但是实际上,教师和学生并没有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带来的这些优势,师生关系的发展仍然存在障碍,基于这一背景,笔者对社交网络视域下阻碍师生关系发展的因素进行了探究,将阻碍因素归为:
(一)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不足
在社交网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显现,教师与学生两者都是地位平等的主体,是教育共同体。处于共同体中的个体主体性,是一种既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得到加强,也可能使其他个体主体性受到制约的主体性。这样的个体主体,既要时时意识到自身作为主体的存在,又要处处估计他人主体的存在,协调好主体之间的关系。由此可见,共同体中个体的主体性发挥的重要影响,它不仅会影响其他个体主体性,同样也会对共同体的整体发展有直接影响。
在社交网络平台上,教师传统的主体地位被弱化,其主体性的发挥受到观念、技术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社交网络的特征来看,社交网络服务具有无限扩展人际脉络的优点,学生可以利用社交网络平台扩大并累计自己的社交资本,同时社交资本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流通渠道,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和传播。对教育信息和资源,教师不再处于掌控和支配地位,不再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对学生网络空间所传播的内容,因缺少上下文境脉,教师不能及时有效的参与到与学生交互中。从掌握技术层面上看,社交网络技术的应用和更新总是被容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学生先掌握,从掌握的时间和掌握的熟练度来看,各种因素的原因导致教师总是存在滞后性,这就造成了在某些时间段,教师在社交网络环境中会表现为“失语”和“缺位”,造成师生交流存在隔阂。
社交网络平台上,作为另一方主体的学生,其自主地位显著增强,创造性和能动性得到极大提高,但是学生能动性的提高更多的体现在对信息的挖掘、传递以及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上。虽然借助社交网络平台免去了空间范围的限制,减少了与教师面对面交流的束缚感,但是在这些平台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并没有因此增多,受教师权威等因素的影响,与教师的交流仍然处于哑口状态,更谈不上通过利用网络社交工具与教师对话从而来实现改善师生关系的愿望。
(二)教师和学生交往互动性沟通的缺乏
师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双向的形式,而不是静态的、单向的形式。这是我们把握师生网络互动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区别课堂师生互动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真正具有互动性的沟通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信息必须是针对明确对象发出的;第二,在交换的同时,所传递的信息内容可以被调动、讨论,以获得新的价值;第三,传播渠道必须是双向的,这样才能保证交流的畅通。互动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它不是简单的施加与接受、刺激与反应,它需要互动的主体之间有沟通、有反馈,有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否则不能称之为互动。
根据以上理论观点,反思社交网络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其显然是缺乏真正的互动性沟通。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由于身份认证,师生之间彼此认识,师生之间的互动填补了现实中师生交往的空白,把师生之间的交往更多地转向体制外交往,有助于拓展师生关系的深度和广度。但是,目前社交网络平台上,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仍然都是以单向性的信息传递为主,多数情况下教师充当的是信息传递者的角色,完成信息发布的告知性工作,学生便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师生之间的交流停留在教师发布信息、学生“点击信息”—“浏览信息”的层面上,缺乏来自学生的反馈,长此以往增加了师生互动的惰性。而这些被动接受信息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班长、团支书、学习委员,教师的互动对象具有局限性。可见,师生之间的互动多为对象式的、简单机械的、任务性的交流,缺乏情感互动。霍曼斯(GeorgeCasperHomans)对于小型基础群体的研究发现,三类因素—互动、情感和活动之间,存在着互惠关系与正相关关系。个体之间互动越多,他们越有可能共享情感;同样,个体之间共享情感越多,他们越有可能产生互动和参加集体互动。这里的重要假设是:情感和互动之间的正关系。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师生之间的互动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情感,师生之间的情感会影响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心理距离会影响下次互动的意愿、态度或者行为。所以,社交网络环境下师生之间的互动越是缺乏,所分享的感情就越来越少,感情的减少使心理距离越拉越大,最后致使师生互动率降为零,以此使师生之间的互动陷入了恶性循环。若充分利用社交网络平台增加两者之间的互动,能逐渐消除师生双方的心理壁垒,使师生双方情感交融,激发师生的激情和创造力,以此推动言语性或非言语性、现实中或虚拟网络中的互动。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郭湛.论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3).
[2]胡民众.试论网络教育中的互动性.南京社会科学.2006, (10):135-139.
[3]胡文稀.Web2.0时代网络传播的方式研究—以豆瓣网为例.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4]Homans,GeorgeC.TheHomansGroup.NewYork:Harcourt,Brace.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