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自发表以来便广受关注。历来对于《伤逝》的解读不胜枚举,尤其对于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原因的探析,众说纷纭,争议不断。本文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对《伤逝》进行解读,从内因和外因这两个方面来探讨涓生与子君爱情悲剧的缘由。
关键词:《伤逝》 涓生 子君 悲剧缘由
《伤逝》发表于1925年,是鲁迅先生唯一一篇描写爱情的小说,小说故事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退潮后的北京,青年男女涓生、子君,无视封建礼教的束缚,不顾封建家长的阻挠,勇敢地选择了自由婚恋。两人历尽磨难后走到一起,然而与同时期的其他“五四”爱情题材小说所不同,故事的结局并非涓生与子君从此过上了王子与公主般的幸福生活,而是以涓生出走,子君死亡的悲剧结局收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典型的爱情悲剧。
对于涓生与子君之间的爱情悲剧,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运用不同的评论方法,对其悲剧缘由进行深入分析。对于这一问题,笔者将从内外因的角度切入,来分析涓生与子君之间的爱情悲剧缘由。
一
根据唯物辩证法原理,外因即事物发展的外部条件,它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涓生、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青年男女,处在“五四”特定的时代环境中,总体而言造成两人爱情悲剧的外因,主要在于封建的社会制度、黑暗的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基础的丧失而这些外部原因,它们加速了两人爱情悲剧的发生。
众所周知,尽管“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提倡民主科学,反对封建专制,但是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无法在这短暂的社会运动的影响下彻底根除。相反,正因为“五四”之后,社会进步分子大力提倡废除封建残余制度,使得当时的封建势力越发虎视眈眈。涓生、子君就生活在这样复杂的历史时期,他们的爱情与婚姻也正是在这样紧张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
(一)封建制度与封建旧势力的恶意破坏
在涓生与子君的爱情婚姻里,封建势力无处不在。子君的父亲及胞叔作为旧势力的残余,秉持封建旧思想,认为婚姻应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倘若像涓生子君这般私定终身,简直就是目无伦理纲常,大逆不道。于是,子君的父辈们极力反对涓生子君的爱情与婚姻。在子君喊出“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后,父辈们便毫不留情地与子君断绝了关系。这不但使得涓生子君的爱情与婚姻得不到家庭的支持与祝福,更背负了违背伦理道德的骂名,成为了大逆不道的“典范”,而这对于一段爱情是巨大的打击。尽管起初涓生子君都对此满不在乎,勇往直前,但最终却不得不向封建旧势力妥协,两人的爱情最后也以悲剧收场。
(二)黑暗的社会环境的无情伤害
以涓生曾经的朋友、合租屋里的官太太、搽雪花膏的“小东西”、鲇鱼须的“老东西”、局长等为代表的麻木不仁的社会大众——这些无情看客对于涓生的恶意伤害,在涓生子君与外界之间立起了一道无形的墙,双方格格不入,瞬间涓生子君成为了两个与世隔绝的“孤独者”。在这些麻木不仁的看客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涓生曾经的朋友,如涓生所说:“他们或是出于为我好,或是出于嫉妒”[1],但最终都选择了与之绝交,使之被无情地孤立起来,失去了社会交际的权利与机会。其次是小东西、老东西、官太太、公园里的路人等,他们对涓生子君的爱情“嗤之以鼻”,无情地嘲讽,不断伤害这对青年人追求爱情的决心。再次,在小东西的唆使下,局长解雇了涓生,使得涓生失去了工作,彻底地成为了一个除了爱情以外,一无所有的“多余人”。在黑暗的社会环境中,这群麻木不仁的看客,时充当着旧社会的刽子手,无情地残害着涓生与子君的年轻生命,最终动摇了这对苦命鸳鸯相伴一生的决心,使得两人的爱情之花一步一步走向凋零。
(三)经济基础丧失的致命打击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先进的女青年,求学上进,追求自由,但这些都是在封建家庭为她提供经济来源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而当父辈们与子君断绝来往后,也就直接切断了子君的经济来源。失去了旧式家庭的庇护,子君的生计便全落在涓生一人肩上。而这对于只是一个普通文员的涓生来说,经济压力是非常之大的。面对经济窘况,两人开始奔波租房,生活节俭,甚至为节省雇佣开支,子君一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务。在两人共同的努力下,姑且能够勉强维持正常的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这样的好时日并没有持续多久,就在双十节的前一晚,涓生收到了局里的信件,被告知今后不用到局里办事了。自此涓生便失去了局里的工作,这意味着这个小家庭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于是两人的生活瞬间陷入了困境,涓生为了翻译整日苦恼,子君为了吃饭问题日夜焦愁,最终子君的小油鸡无法继续饲养,就连子君最喜爱的小狗阿随也难逃被抛弃的厄运。经济来源的丧失,直接摧毁了涓生子君对美好婚姻生活的向往。正如俗语所言,贫贱夫妻百事哀,爱情要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没有了经济来源,人便无法继续生存,爱情又如何继续下去?最终涓生选择离开,子君选择死亡,悲剧就这样无可避免地发生了。
由此不难看出,经济问题始终羁绊着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的爱情与婚姻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鲁迅先生在《娜拉出走后怎样》中曾说过:“自由固然不是钱所能买到的,但能够为钱而卖掉。”[2]爱情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没有了金钱,人就无法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已然无法满足,其他的又何足挂齿?而这也是鲁迅先生思想深刻之所在。即便是今天,这道理依然发人深省。
综上所述,家长的反对、亲友的冷遇、社会的歧视与迫害,迫使涓生、子君的爱情在恶劣的条件下发生、发展,最终也难逃悲剧结局。然而,除了这些外部原因,悲剧中的男女主角应该对自己的命运负更多、更直接的责任。涓生、子君本身内在的弱点与不足,是造成其爱情悲剧的决定性原因。
二
内因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对于涓生、子君来说,恶劣的外部环境固然是造成其爱情悲剧的重要原因,但自身的弱点与不足,才是其爱情悲剧的根本症结所在。
(一)涓生方面
就男主人公涓生来说,他是一个思想先进,追求自由独立,为了自由与爱情不顾一切的先进知识分子的代表。不论起初涓生是如何地思想积极、行为先进,但与子君之间的爱情悲剧,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段爱情悲剧中,涓生的弱点与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爱情观不健全
涓生、子君两人因兴趣相投、思想先进,常常一起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易卜生、泰戈尔,进而惺惺相惜,结下了无话不说的君子之交。随后在子君分明地、坚决地、沉静地喊出“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3]的旷世宣言时,涓生便狂热地爱上了子君。正如涓生的自白:
这几句话很震动了我的灵魂,此后许多天还在耳中发响,而且说不出的狂喜,知道中国女性,并不如厌世家所说那样的无法可施,在不远的将来,便要看见辉煌的曙色的。[4]
子君的积极勇敢,子君的善良纯真,子君的旷世宣言……一切都令涓生狂喜,就这样,涓生迅速爱上了子君,爱得热烈而纯真。紧接着涓生便鼓起勇气向子君告白,子君在一阵惊疑过后,欣然接受了涓生的求爱,不顾一切地选择与涓生长相厮守。涓生不顾封建礼教的桎梏,不顾父辈亲朋的反对,无视社会舆论的压力,义无反顾地与子君恋爱同居,因为他急需逃离那破屋中无穷无尽的寂寞与空虚,子君让他看到了希望——生的希望,于是他对爱情充满了美好的幻想与期待,但对于其他,涓生一无所知,对于子君更是知之甚少,对于爱情以外的一切他都不曾有过更多的思考。可见涓生对子君的爱是何等的盲目。
从涓生爱上子君的过程以及之后在两人婚姻生活中的言行可以看出,涓生只是爱上了子君身上的闪光点,且是那些在他看来光芒无限的地方,而对于子君个人本身,他并没有全面了解。对于子君内心真实的想法,他也从未过问。如涓生指着雪莱的半身像给子君看,子君居然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可见子君并不是他所想象的那么积极先进,那么无所畏惧,那么思想前卫。而这些弱点,在他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子君的身体、子君的灵魂之后,在他与子君同居的琐碎生活之中,一一暴露出来时,涓生便觉得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却成了真的隔膜了。这些隔膜在之后繁杂的日子里日渐增多,涓生便开始在精神上厌恶子君,并时刻想“启蒙”子君,然而子君却始终没有听取涓生的“劝诫”。当这种隔膜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时,涓生便刻意冷落子君,最终还产生了离开子君,两人各自另寻“新路”那样不负责任的想法。
在爱情萌芽的阶段,子君是那般的美好,涓生把子君看成是他摆脱空虚与寂静的希望所在,对于子君有太多的期待。可当平淡的生活把子君的全貌展现在涓生眼前时,涓生却无法接受子君的落后与怯懦。仅仅因为对方的某些优点,便不假思索地以为是真爱;求爱成功后,只能接受爱人的优点,却无法接受爱人的缺点,正是这种错误的爱情观,一步步将两人的婚姻推向了悲剧的边缘。假使最初涓生能够对子君多些了解,思索再三,再决定是否向子君求爱,或是在之后平淡的同居生活中发现了子君的缺点与不足后,能够宽容接受,会不会又是另一种结局呢?涓生不健全的爱情观,致使他一次次做出错误的决定,一步步将两人的爱情推向万劫不复之地。
2.人生认识不明确
涓生作为当时的进步青年,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热烈追求“民主、自由、平等”,为了自由与平等不顾一切。但是对于如何才能真正获得个人的自由与平等,涓生并没有清楚的认知。仅仅怀抱着一句美好的口号,对于未来的路并无深刻的思考。正当涓生在他的破屋里备感寂静与空虚时,子君出现了。子君的积极,子君的先进,子君的勇敢,仿佛让涓生看到了万丈光芒。子君之于涓生如同女神,带给他希望与温暖,带领他走出了寂静与空虚。于是涓生错误地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弱小的子君身上,寄托在脆弱的爱情上。
涓生无时不期待着子君的到来,没有子君他无法专心做任何事情,见不到子君他就控制不住地胡思乱想。
子君不在我这破屋里时,我什么也看不见。在百无聊赖中,顺手抓过一本书来,科学也好,文学也好,横竖什么都一样;看下去,看下去,忽而自己觉得,已经翻了十多页了,但是毫不记得书上所说的事。只是耳朵却分外地灵,仿佛听到大门外一切往来的履声,从中便有子君的,而且橐橐地逐渐临近,——但是,往往又逐渐渺茫,终于消失在别的步声的杂沓中了。我憎恶那不像子君鞋声的穿布底鞋的长班的儿子,我憎恶那太像子君鞋声的常常穿着新皮鞋的邻院的搽雪花膏的小东西!
莫非她翻了车么?莫非她被电车撞伤了么?……[5]
子君成了他生活的希望,拥有子君就如同获得了新生,获得了自由与光明。对于爱情以外的一切,他都毫不在乎,比如对于身边的朋友、局里的工作,甚至对于今后的路,他都抛之脑后,不曾深思细想。爱情蒙蔽了他的双眼,使得他无视前行的道路,却在其中乐此不彼。直到与子君的婚姻再也无法继续下去时,涓生才渐渐从盲目的爱情中清醒过来,逐渐开始思考人生,才明白过往自己对于人生全无思考。
那里虽然没有书给我看,却还有安闲容得我想。待到孤身枯坐,回忆从前,这才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虽然比先前已经颓唐得多……[6]
当涓生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加清楚的认知后,他又开始错误地将爱情置于从属地位,一心去追寻他所谓的新路,全然不顾子君的感受,最终居然为了更好地开始新的生活,而选择无情地抛弃子君。可悲的是自始至终,涓生对于自己的人生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前盲目地爱,之后决绝地不爱,都没能使他找到新的出路。回望来时走过的路,涓生只不过是在寂寞与空虚中走了一遭,在一个“无爱的世界”里做了一场盲目的挣扎而已,而他与子君的爱情竟成了这场无谓斗争的牺牲品。
3.对爱情婚姻缺乏责任感
纵观涓生与子君的整个婚恋过程,可以发现涓生对于爱情与婚姻是缺乏责任感的。最初他不假思索地求爱,不顾一切后果地与子君同居。过后却又没有真正地替子君着想,让子君一人承担了所有的家庭劳务。当子君全身心投入到两人的小家中,不再有时间与他谈论从前的话题,不再散步读书,不再与他有精神上的交流时,涓生对子君的心意便开始慢慢动摇了。
在两人同居的日子里,涓生对于子君的诸多行为都表示反感,认为子君不该不喜欢养花草,不该在家中光景颓唐的情况下还饲养小动物,更不该与官太太为饲养小动物而发生争吵。在涓生看来,这些都是旧社会的陋习,他的子君不应该有。失去局里的工作后,涓生便在家翻译作品维持生计,子君每天便为了两人的生存,为了“川流不息”的吃饭犯愁,涓生却责怪子君不该在自己翻译外国作品的时候打扰自己,甚至觉得子君到点叫他吃饭于他都是一种烦扰,对子君十分冷淡。当子君正因涓生无情抛弃小狗阿随而万分痛苦时,殊不知涓生已经开始计划着抛弃子君,寻找他自己的新路。
在与子君的婚姻生活中,因发觉子君不再像从前那样积极上进,看书学习,谈社会解放,对于未来充满希望后,他的内心动摇了,他开始冷落子君,厌恶子君,排斥子君,甚至通过一些有意的言行伤害子君。原因就是,他不能接受婚后的子君不再美好,终日劳碌且庸俗。他开始为自己寻找新的出路,同时出于大男子主义思想,他还试图将这种想法强加给子君,期盼子君能够接受他的离弃,也去寻找自己新的生活。这种思想,一言以蔽之,就是涓生不再深爱子君,不再愿与子君过这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举步维艰的同居生活了,不再愿意与子君患难与共了。也正是由于这种不负责任的思想,之后涓生抛弃子君就如当初抛弃小狗阿随一样,果断且决绝,没有半点的不舍,仅仅是在目睹子君把所有的钱财统统留下时内心有丝丝愧疚,仅仅是在听闻子君死讯时内心有阵阵不安罢了。在涓生之后的生活里,表面上对子君多了许多的怀念,期待着子君再来吉兆胡同,其实内心里他知道子君永远不会再来,永远不会再来拖累他,而种种的悲痛悼念,只是涓生用以自我欺骗、自我麻醉的借口与假象。
在爱情里,子君义无反顾,全身心为了爱人涓生付出一切,而涓生却始终只想着自己。因为一时的狂喜而爱,又因之后的隔膜而不爱,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子君始终是她的附属品,他不爱了,就丢弃了,丝毫没有想过被抛弃的子君该如何生存下去,而一心为着自己的新路,为了自己的生存,糟蹋了子君的一片真心。难道涓生不知道子君是何等地依赖他?难道涓生不知道子君作为一个女子,被他始乱终弃后将会遭受怎样的灾难?难道他不知道子君没有了他根本活不下去?这些问题的答案,涓生肯定非常清楚,只是他根本不理会自己的离弃会对子君造成怎样的打击,依然我行我素,依然对自己的新路满怀期待。可以说,正是涓生对感情极度不负责任的态度,直接造成了子君后来的悲剧。同样可悲的是,他并未因此而如愿以偿,相反却因此遭受到了比死亡更加惨痛的惩罚,他将在这无爱的人间一直寻找,再也无法停留,这世间于他再无温暖。冥冥之中涓生仿佛就是过客的前身,今后他将在绝望中行走,在无望中生存,在不尽的寂寞与空虚中寻找他所谓的“新路”。
由于涓生对于爱情的盲目无知,对于人生缺乏清楚的认知,更因为他对于感情极其不负责任的态度,造成了他与子君之间的爱情悲剧。
(二)子君方面
女主人公子君,作为“五四”时期先进女性的代表,最初积极上进,追求自由,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并为此喊出旷世宣言“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可谓巾帼不让须眉。但不幸的是,子君的勇敢无畏仅仅表现在她对待爱情的态度上,而对于人生,对于自我,子君却是怯懦的。尽管子君是悲剧的直接受害者,但是她依然要对自己的爱情悲剧负一定的责任。
1.为爱完全失去自我
子君是一个为爱不顾一切,为爱而生,最终为爱而死的悲壮女子,在“五四”时期,像子君这样的女子并不罕见。她们不顾封建礼教的束缚,不顾父母的反对,不顾社会的唇枪舌剑,勇敢追求自由恋爱,选择与心爱的男子私定终身。但选择了爱情,她们便失去了父母的庇佑,选择了自由,她们便失去了社会的宽宥。于是乎所爱男子成为了她们唯一的依靠,而她们一生的幸福也就完全寄托在这个男子的身上了,倘若男子对其始终专一,便是皆大欢喜,倘若不然,则其苦苦追寻的爱情便是之后无尽悲剧的源头。
子君便是如此,为了爱情与自己的父辈断绝关系,不顾一切与涓生同居。在之后两人的婚姻生活当中,子君更是不顾一切地付出自己的所有。为了租房子,她把自己仅有的首饰当了。为了减轻涓生的经济压力,不雇家佣,一人承担起所有的家务。为了照顾好涓生的起居,每天操劳不已。为了两人的小家,子君奉献了自己的所有,日夜劳作,以至于她再也没有时间散步看书,打扮自己,甚至连与涓生沟通的时间都没有。对此涓生曾经劝诫过子君,但子君没有改变。
我曾经忠告她:我不吃,倒也罢了;却万不可这样地操劳。她只看了我一眼,不开口,神色却似乎有点凄然;我也只好不开口。然而她还是这样地操劳。[7]
对于子君而言,这便是她爱涓生的方式,爱他就为他倾尽一切。子君整日沉浸在这样付出不求回报的爱情里,她唯一的乐趣就是一次次地在夜晚的油灯下回忆涓生求爱时的场景,全然不知,为了爱情与婚姻她已然失去了自我。更不知,此间的改变已令涓生心生隔膜。在她的世界里,涓生与她相亲相爱,涓生就是她的一切,她为涓生、为爱而活。即便是在爱情的最后阶段,明明觉察到涓生对自己态度的变化,明明知道涓生不是自己心里想的那般善良仁厚,明明知道自己在倒退,但却自欺欺人,不予回应,直到涓生无情地说出那句“我不爱你了”,子君才从自己一心编织的美梦中醒来。自古女子在爱情中失去了自我,也就失去了原本耀眼的颜色,日子久了男子自然就会倦怠,久而久之也就难逃被抛弃的厄运了。就如同涓生所说:“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和创造”,人又何尝不是呢,没有了自我,爱情又如何能长久呢?
2.对于人生完全缺乏思考
前文说到涓生对于自己的人生缺乏清楚的认知,子君却是对自己的人生从未有过思考!首先,这表现在她对于爱情的态度上。子君在爱情中,一直都是处于被动状态,被动接受涓生的爱和不爱,自己对于爱情也从未主动思考过,一直处于依附的地位。未摆脱封建家庭的束缚时,她依赖的是父辈的庇护。离开封建家庭与涓生恋爱同居后,她便将这种天生的依赖性转移到涓生的身上。却不料,涓生本身就是个没有真正得到思想解放的“被启蒙”者,如何能够承担得起她这份沉甸甸的依赖。子君固然勇敢,但是她的勇敢只是针对她的爱情,她之所以发出“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也仅是针对极力反对她追寻自由爱情的父亲时说出的辩驳之词,而对于人生对于未来,子君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子君的勇敢,无非是对爱情的懵懂向往,无非支撑她从一个父权主导的大家庭走向了一个夫权主导的小家庭,这对于从未在思想上得到过真正解放的子君来说,实际上是一个悲剧的尚未结束,另一个悲剧的已然开始罢了。因为她从未思考过除了爱情以外,她的人生将如何继续。
因此当涓生对她说出“我不爱你了”之后,她根本无力承受,完全失去了继续生存下去的勇气。一直编织的梦真的破碎了,面对这样的结局,子君表现得十分怯懦。她没有反抗,没有挣扎,她也从未想过新路。而是匆匆地向父辈投降,走回到旧路上去了,跟随她的父亲回到村子里去了,回去不久后便自杀了。从一开始,子君对于自己的人生就没有认真思考过,爱情就是她的一切,涓生没了爱情,还期许着新的道路,子君没了爱情就没了一切。假使她对于自己的人生有过一些思考,她便会知道在她的时代里,她选择自由与爱情就意味着冒险,赌注是自己的一生,成功了从此了无遗憾,失败了从此遗憾终生。假使最终两人无法白头到老,她该如何面对以后的人生呢?但是这些她没有想过,她只执着于她的爱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3.思想上的封建落后性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积极女性的代表,为了自由和爱情勇往直前,但是其思想上依然存在着许多封建落后性。不论是在她与涓生恋爱之前,还是在两人的同居生活当中,乃至被抛弃之后,这种封建落后的思想一直都存在,并不断驱使她走向悲剧的边缘。
与涓生恋爱之前,同涓生谈及雪莱时,涓生指着雪莱的半身像给子君看,而子君却只草草一看,便低下了头,好像不好意思了。原本子君的思想是多么的先进,居然会有这样的反应,正如涓生所说,子君并未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觉得不好意思了。与涓生恋爱同居之后,这种封建落后思想便显得尤为突出。子君不爱养花草,却喜爱和官太太一样养油鸡、小狗,为了油鸡和官太太争吵。子君不再散步、读书,不再谈及封建家庭、自由解放,不再与涓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不再更新自己的思想与灵魂,不再勇敢,遇到一点小事就怯懦不已。子君给小狗起名为“阿随”,即“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寓意将自己完全寄托于涓生,一如封建时代女子出嫁以夫为纲,一切都以丈夫为主,为了家务操劳,全然不顾及自我的提升。得知涓生不再爱自己之后,子君表现得如古代的弃妇一般怯懦,非但没有反抗,没有挣扎,反而默默地回到父亲的身边,最终在无爱的人间选择了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这完全不像当初那个勇敢的子君,却像是一个旧社会的无辜妇女,默默地承受着命运的不公。这一切,归根到底在于子君思想上并不如她的那句“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的口号般决绝清醒,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解放,仍旧残留了封建社会的旧思想,在这些落后思想的左右下,她对于自由与爱情的追求只能说徒有其表,而无法真正得以实现。
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女子,有着自身无法规避的弱点,她为了爱而迷失自我,对于人生了无思考,喊着自由解放的口号,却无法摒弃封建落后思想的禁锢,这些都无益于她的爱情与婚姻,成为了其爱情悲剧的原因所在。因为妇女真正的幸福与自由,不是为了家庭生活倾其所有,更不是成为丈夫的附属品,而是争取自我人格和社会地位的真正独立。
面对这样的涓生与子君,作者鲁迅先生,虽同情他们的不幸,但却异常严峻地揭示了他们的弱点与不足,将他们的爱情悲剧深刻地展露无遗。正是因为这个悲剧爱情故事,让人们目睹了“五四”时期青年男女追求自由与爱情最真实最残酷的原貌。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曾拥有过短暂的自由与幸福,但面对黑暗的社会环境,个人的力量显得那般渺小,最后自由与爱情便如海市蜃楼般转瞬即逝,所剩的只有悲哀与悔恨。一如涓生与子君为了爱情都努力过、挣扎过,但是最后都无法逃脱命定的悲惨结局,成为时代的牺牲者、反封建的牺牲者。
综上所述,涓生与子君作为“五四”时期追求自由与爱情的青年代表,为了自由与爱情付出一切,但最终都无法逃脱悲剧命运,主要是由两人自身的缺点与不足造成的。与此同时,也说明了脱离社会的大解放,而单独追求个人的解放是不可能实现的。知识分子的解放如此,妇女的解放亦如此。涓生一心追求个性解放、自由独立,最终却在无爱的人间里做无目的的彷徨;子君起初追求自由婚恋,最终却在无爱的婚姻生活中迷失了自我。可见“五四”新文化运动,虽使青年们看到了一条新路,但他们却不知道怎样沿着这条新路走下去。单纯追求某个群体的解放,只会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痴梦,梦醒过后,仍不知路在何方。
从拥有到失去,从喜到悲,既有外界的迫害,又有内在的不足:黑暗的时代环境,容不下涓生、子君渺小的爱情;自身的弱点与不足,维系不了两人脆弱的婚姻;单独追求个性解放,脱离社会的大解放,根本无法实现个人真正的幸福。涓生、子君在这样的内外因的作用下,终成了分飞燕。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一言以蔽之,生在这“无爱的人间”,纵使涓生、子君粉身碎骨,也无力回天。
注释:
[1][5][6][7]鲁迅:《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第105页,第115页,第110页。
[2]鲁迅:《坟》,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54页。
[3][4]鲁迅:《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06页。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演讲全集[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2]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3]朱正.鲁迅研究百题[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
[4]李希凡.《呐喊》《彷徨》的思想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5]吴媛媛.浅析鲁迅《伤逝》中爱情悲剧的原因[J].文学评论,2014,(4).
[6]杜子美.《伤逝》中的基层悲剧[J].安徽文学,2011,(11).
[7]罗小茗.涓生的思路——重读《伤逝》[J].中国现代文学丛刊,2002,(3).
[8]王澄霞.迷失在男权文化中的当代女性——论《伤逝》中子君悲剧的现实意义[J].鲁迅研究月刊,2014,(7).
[9]李景刚.男性权威在启蒙语境中的变异——也谈《伤逝》中涓生的反思[J].现代文学研究,2012,(3).
[10]毕新伟.爱与善难两全——论《伤逝》[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0,(2).
(李莎莎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