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鹏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450000)
客观记录下的戏剧冲突与精巧结构
卓 鹏 (河南电影电视制作集团 450000)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除了对于现实描写的“记录精神”,以及“生活真实”的把握外,还包含有精巧的戏剧结构、人物冲突,以及相对复杂的蒙太奇结构,而这部分内容经常受到忽视,本人将在本文以下部分进行浅析和论述
新现实主义电影;二战;纪实美学;戏剧冲突
意大利电影大师德·桑蒂斯执导的《罗马11时》是新现实主义的高峰制作,拍摄于1952年,在最大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战后意大利经济复苏时期的社会现状,揭露了当时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是具有社会批判力度的一部杰作。
《罗马十一时》在中国放映后同样得到了热烈的欢迎,以及电影界的积极讨论,一是该片作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所呈现的社会意义,第二是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在影片中的实践。我本人通过对影片的解读,认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美学除了对于现实描写的“记录精神”,以及“生活真实”的把握外,还包含有精巧的戏剧结构、人物冲突,以及相对复杂的蒙太奇结构,而这部分内容经常受到忽视,本人将在本文以下部分进行浅析和论述。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发源于二战后,这些作品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人道主义思想,他们的创作原则是忠实地反映历史真实和现实的生活真实,同时在创作中大量运用非职业演员和实景拍摄。《罗马十一时》这部影片坚定的运用了这些美学原则,不但是通过求职这一贯穿事件来表现了一个群体的形象,即青年失业妇女,反映了意大利当时的社会下现实;同时还成熟的运用了多线索、多人物、多角度的叙事手法。
求职面试是本片贯穿的事件,这这一事件中,出场每个姑娘的故事都独立成篇,但又彼此交织,每个人的出场以及行动都表现出了其性格特征,最终交汇在求职场所,在经历了楼房坍塌的事故后,每个人物又都有其归宿和去向的描写。从整体的结构来看,导演并不是淡然的在“记录精神”的指导下进行观察,而是将多达十余个人物的性格、命运、动作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大的群体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对主题进行诠释,并取得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这种描写并不是狭隘的“观察”和体现“生活的真实”,而是高度戏剧化和浓缩的结果,并巧妙的铺陈在从清晨到傍晚这十一个小时中。
西方古典戏剧的“三一律”在早期电影中的应用十分普遍,遵循着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性,维持着戏剧动力和的充实。在《罗马十一时》中,舞台可以被看做求职场所,出场人物众多,且个性迥异。但动力和行动都是直指这个“唯一”的职位,最后,这个故事在傍晚收场,每个人继续走上自己的生活大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片也遵循着“三一律”,且一直保持着戏剧冲突的丰满,并通过各个人物的个性带来的动作保持内容的充实。
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理论提出要突破美国电影那种戏剧化叙事特征,树立了一种“反戏剧”的电影美学样式,努力去再现生活,而且是基本上“按生活的原貌”去再现。新观实主义电影的理论奠基人,著名新观实主义电影剧作家柴伐梯尼也曾指出,新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征及其最重要的新意就在于它证实了一部影片并不一定需要有一个“故事”,新现实主义的影片要从素材本身产生结构。
《罗马十一时》原型来源于社会新闻,导演在在忠实于事件本来面貌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暗藏具有很强动力的冲突关系的叙事方法。这冲突种关系不仅是出场人物之间的,同时也是人物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人物与自身境遇之间的。冲突的存在,也就是戏剧性展开的基础,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职位,每个人也都为此担惊受怕,每个人在观察他人的表现时都会为自己感到失落。这种自然而成的人物关系和冲突,自然就形成了极大的戏剧张力。
新观实主义电影在理论上提出表现事件尽可能使叙事浅显,讲得尽可能简明,使其不完全是“故事”,而是一种“实录”。那么《罗马十一时》的故事本身作为社会事件,可以只是一个简单的新闻事件,但在导演手中,将众多人物限定一个狭小空间里,并设立了一个单一的目标物。在个体性格、背景都不同的情况下,赋予她们同一个目标和动机,自然就取得了戏剧性。
《罗马十一时》的主题鲜明,但却内涵丰富,不但对整个社会的经济状态有准确的描写,同时对众多普通人的境遇和生存状态也有细致的笔触。在影片中,多达十余个出场人物,且大多有名有姓。这些人物虽然都有同一个目标,且动机类似,但却性格迥异。更重要的是,这些出场人物各自的身份与背景都各有特征,在一个空间内,组成了一个多样化的小社会,这样的设定明显也是区别于单纯的记录和事件重现。
在影片中,人物之间的关系涵盖了广阔的社会层面,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纠葛,使得这些角色不仅有前史,同时还有现在时和未来时。同时,每个出场人物的境遇和特征都有着鲜明的区分,她们各自的出身及性格色彩都是对影片主题的一个侧面诠释。例如出场人物佳娜是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少女,她对于社会的认知较浅,所以胆小懦弱,在影片中被动惊慌,在变故面前没有任何招架的能力。另一个人物洛丽塔则老练强势,在机会面前总是很主动,但却能力不足脾气有余。
这种对位的人物设置在影片中运用的十分纯熟,一方面是对于“现实生活”的充分把握,另一方面是围绕主题展开的多层面描写。这不仅是表现了人物生动的形象,更重要的是将人物的自身境遇和环境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对主题的多层次诠释,让观众对社会现实有更深的感触和把握。
新现实主义电影工作者提出的口号是:将摄影机搬到大街上去,在实际空间中进行拍摄。在此美学原则感召下,德·桑蒂斯的摄影机跟随着求职者在实际空间中进行观察,但影片能如此深刻的表现出战后意大利的贫困和失业状态,绝不是一次新闻报道式的采访与记录能做到的,而是匠心十足的设计。从人物形象,到出场动作,一直到每个人在事件中反应与归宿,《罗马十一时》充满了高超的导演意识,将群像化为缩影,将个体化为社会“人”的总和,既对现实进行了生动的表现,又提升了主题的深度和密度。而这种“记录精神”的美学原则,在创造者的实际掌握中,更依赖于精巧的结构和“戏剧冲突”的高超使用。
卓鹏(1982— ),男,河南郑州人,研究方向:电影艺术。